APP下载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9-03-17詹全友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敖汉旗旱作赤峰市

詹全友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简称GIAHS),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入选)既是世界上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一带一路”沿线民族省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佼佼者。敖汉旗粟和黍栽培历史已有8000年,被称为“旱作农业发源地”。为了准确把握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情况,笔者一行于2017年7月31到8月6日对赤峰市农科院、敖汉旗、翁牛特旗进行了实地调研(访谈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专家、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入户访谈;发放问卷)。在以后一年的时间里,主要通过电话、QQ与微信等方式开展追踪调研。现就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做些分析。

一、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自觉意识

自治区、赤峰市层面的一些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对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没有真正作为主要工作来抓。虽然敖汉旗政府比较主动作为,但旗内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除农业、文化等少数职能部门积极发挥作用外,其他部门领导与工作人员对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都不十分了解。同时,认识上也存在诸多偏差,主要表现为“七多七少”:强调碎片化保护传承多,整个系统保护传承少;强调核心区保护传承多,周边地区保护传承少;强调经济效益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少;强调管理主体作用多,村民主体作用少;强调物质性保护传承多,非物质性保护传承少;强调优良品种保护传承多,“劣质品种”保护传承少;强调小米保护传承多,其他共生品种保护传承少(2018年,全旗谷子种植面积90万亩,总产5亿公斤,形成一米独大局面)。从村民角度看,虽然村民永远是保护与传承的最大最后主体,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普遍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度不高,对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并不十分了解,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获得感也不强。

(二)法治水平有待提升

1.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国家层面,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静态保护、动态保护,都要完备的法律法规提供支持,由于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其保护与传承存在较大难度。而现有政策法规级别低,约束性指标少,对保护、传承与破坏等缺乏明确界定。即使对破坏性的处罚,力度也不大。同时,没有一个国家层面统一管理的机构。地方(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层面,缺乏保护与传承的专门法规。小米品牌相关标准还不健全,监管措施和能力有待提升。

2.投入机制有待健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属性,决定了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的资金来源只能是“输血”为主。一是各类资金整合不够,效益不明显。二是专项资金杯水车薪,无法满足保护与传承的基本需求,更谈不上使工作达到一个新高度。到2018年9月,国家、自治区、赤峰市每年都没有下拨专门经费,仅敖汉旗平均每年投入500万元左右用于保护与发展,其中,保护(品种保护、生态保护、非遗保护等)占20%,发展占80%,主要用于小米产业化。三是吸引外界投入的机制不足,支持乏力。

3.考核评价机制存在不足。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下大力气保护与传承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虽然有利大局、有利长远,但却是“潜绩”;影响GDP增长,变成“负绩”。

4.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从管理层面看,虽然成立了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但专业、业余队伍总量严重不足,层次不高,特别是专业人员匮乏。中心仅有3人(虽有5个编制,但其他部门超标且无法招到合适的人才),农业局副局长徐峰(2015年以“遗产保护管理经验分享”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奖”)兼任主任,农业局其他业务站、乡农业站协助,全旗共70—80人,大部分是边学习、边工作。二是从教育角度看,赤峰市的高职高专、职业学校未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未形成可持续的人才支持体系。三是从民间组织层面看,暂时还没有社会组织、志愿者加入保护与传承工作。

(三)碎片化问题突出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就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看,传统物质文化如一般品种、农耕器具等相对保护较好,传统非物质文化如传统制度文化、传统精神文化等面临着被整体抛弃的危险。

1.地理环境保护不够。一是敖汉旗自然风貌正在发生改变。敖汉旗的谷子基本上种植在山坡地,虽然坡改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产量,但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赖以存在的自然风貌逐渐遭到破坏,这对于它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一旦自然风貌消失,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也就失去了生存根基。二是区域联手不够。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既不是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园,也不是市级农业产业园。同时,赤峰市也缺乏市级层面的旱作农业系统产业联盟,统筹全市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导致相邻的翁牛特旗等旗县虽然历史上也是旱作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大面积种植谷子,但非敖汉小米,成了“后妈”,缺乏起码的保护与传承措施,任其自生自灭,最终将使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被逐步蚕食。

2.忽视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目前,呼图格沁、撒灯、皮影戏等传统表演形式已难见到,而在新惠镇扎赛营子村则已经绝迹。同时,传统生产技术和耕作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敖汉旗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农耕方式基本上被双垄覆膜、半覆膜、免间苗等技术取代,传统农耕器具大多闲置;另一方面,残留的白色薄膜、黑色薄膜如何完全彻底清理也是一个问题,有的村民让其在地里自生自灭,成为污染源,污染土壤,影响产品的生态质量。获得国际、国家级多种荣誉的新惠镇扎赛营子村(村支书王国军2015年以“遗产保护实践探索”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奖”),是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最好的村之一,成立的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三不”原则:不使用化肥,使用农家肥、有机叶面肥;不使用现代农药,利用倒茬轮作、生物农药防虫杀虫;不覆膜,且坚持人工收割。尽管如此,村民也坦承,虽然村产“孟克河牌小米” (2015年入选“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比用化肥的好吃,但口感还是赶不上原生态方式种植的小米。

3.传统种子资源搜集困难。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传统品种被遗弃,即使保存最好的新惠镇扎赛营子村,也只有20—30个传统品种,而以前该村有40—50个。

二、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问题的生成机制

(一)理论支撑不够

总体上看,我国学界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有许多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如何真正保护与传承?相关组织与专家学者没有给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标准。由于实践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地方政府与村民往往无所适从,出现被动应对的情况,导致保护与传承的方向出现偏差,路径出现失误。而在民族地区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中,关于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研究成果最少,仅有普及读本《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1部及数篇专门和相关研究的论文,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虽然2017年9月成立了敖汉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小米产业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将把遗产保护、生态保护、社会学等作为研究方向,但自治区、赤峰市层面却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难以获得及时而有效的理论与科技支撑。

(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敖汉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是由文广局负责,但申报成功后的管理却是农业局负责,级别太低,至少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虽然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是内蒙古全区唯一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却未能纳入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政府的主流视野,更没有成为一把手工程。加上各项任务压力之下,即使想保护与传承也是有心无力,独木难支。二是统筹力不够,自然地,各方面投入如优惠政策、财力、人力等也就严重不足。一方面,敖汉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造血力”严重不足,投入有限;另一方面,“输血力”不够,即国家、自治区、赤峰市层面投入太少。

(三)农业现代化冲击

2017 年,全旗经济合作组织覆盖率、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土地流转率分别达到46.3%、57%和32.7%。完成土地整治20万亩,实施膜下滴灌105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71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2]理论上看,虽然农业现代化与传统农业并不矛盾,可以并存,可以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和支撑,但实践中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导致“一重一轻”,逐渐挤掉传统的生存空间,甚至消灭传统。农业现代化,一是对观念的冲击,给村民带来观念的巨大变化,甚至误以为传统就是落后,就应该抛弃。二是对组织形式的冲击,导致组织形式的变化,往往组成合作社和引进企业进行企业化操作。三是对地貌的冲击,对坡改地、小块平地整成大块平地的要求,因为宽阔平地更适合机械化全过程操作。四是机械化对传统生产方式、耕作方式的影响,导致原有方式基本不用,也严重影响相关传统技术保护与传承。五是人力需求大为减少,为外出务工提供了时间机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不强烈,甚至不再需要以往的风俗习惯、民间表演等。六是杂交种的推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都对传统黍与粟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生计方式选择多元化的冲击

传统社会,村落比较集中、稳定,生计方式比较单一,选择机会不多,外出务工较少。现代化背景下,交流交融机会增多,生计方式较多,选择机会增多,加上政府的鼓励,收入更高、开阔视野等原因,外出务工增多且普遍,近年来,吸引敖汉旗近50%青壮年外出务工。2017年,全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1.6万人(次),而金厂沟梁镇年劳务输出就有1.5万人次。

三、新时代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一)全面增强主动意识

干部层面。一是由定期对敖汉旗政府各部门干部、工作人员及企业领导进行培训,增强他们保护与传承的自觉性。二是加快敖汉干部学院基础建设,不仅让干部学院成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保护与传承旱作农业系统培养培训大批管理人才,也成为展示农耕文明、乡村振兴的对外窗口和高端平台。群众层面。一是针对村民的教育。文化、农业等部门可以借助文化下乡、技术下乡等活动,制作并发放相关材料,向村民宣传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并选取成功的宣传宣讲活动形成常态化机制。开办乡村社区成人学校,让村民尤其是青年村民学习旱作农业生产、管理本领,使他们成为保护与传承的主体力量。二是针对儿童和学生的教育。与幼儿园、中小学、大学教育结合,将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知识、技能编入特色乡土教材,并争取开设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的专门课程,使他们成为传习者。

(二)促进治理现代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置专门机构。国家层面,一是完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明确“保护第一”的原则,同时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纳入生态保护区,进行双保护,毕竟它本身就是一个优良的生态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它也就不复存在。与此同时,研究制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关产品特许经营等配套法规,做好现行法律法规的衔接修订工作。二是尽快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管机构。国家层面,效仿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立统一事权、分级治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层面,出台专门法规,把保护与传承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作为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的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粟、黍等杂粮的标准化生产,完善粟、黍等杂粮品牌相关的标准,不断提高敖汉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创新投入机制。一是创新整合机制。国家、自治区、赤峰等相关项目资金不仅要进一步向遗产地倾斜,也应授权敖汉旗政府灵活整合相关项目资金,使保护与传承获取最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国家、自治区、赤峰要给予较大数量的专项资金支持,以便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敖汉旗政府更需加大投入,并充分发挥小米行业协会的作用。三是地方政府应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共同保护与传承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做到赏罚严明。同时,创新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创新规划机制。赤峰市、敖汉旗应根据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实际情况,科学制订人才培养、培训、引进、机制改革等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二是创新培养机制。学校层面,利用赤峰市高职高专、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保护与传承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所需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人才。研究团队层面,支持相关单位和个人开展研究。如从地方到国家,尤其是遗产地各级政府,在各级基金项目中,采取单列方式,向国内外招标,鼓励专家学者开展系统而长期的独立研究,着力培养一批可持续的研究团队。强调独立研究的原因是,让他们的研究全过程公平公正,结论并不是投某方所好。强调可持续,是鉴于目前只有零星专家学者在偶尔开展研究且有代级缺乏之忧的现状,目的是一旦现有专家学者退休,能够有更多更好的专家学者接力研究。三是创新培训机制。邀请客座教授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或请年老村民讲授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知识等,提高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水平。四是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志愿者的积极性,扩大保护与传承的队伍,特别是鼓励赤峰市、敖汉旗高校、中专师生利用节假日参与调研、抢救、研究等工作。

(三)原生态整体保护与传承

1.努力维护地理环境原貌。一是核心区禁止坡改地。为了彻底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精神,在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核心区域立即终止坡地改平地活动,并逐步恢复已经改变的地理环境原貌,为旱作农业系统留下完整的生存地理系统。二是联手打造。就自治区、赤峰市层面看,应尽快打造成自治区级、市级农业产业园,并联手敖汉旗周边旗县,建立赤峰市旱作农业系统产业联盟,一起打造旱作农业系统,既方便做大做强做精,也能够达到整片保护的目的,进而解决“孤岛”问题。

2.全力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全面保护优秀农耕文化遗产。除对物质形态的农耕文化遗产广泛征集、登记造册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集成。通过抢救性保护,让独具敖汉特色的农耕文化成为敖汉的底色,演绎成乡村振兴的不竭资源和永续前进的“动力源”。二是利用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公园项目的推进机遇,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表演、生产展示保护传承。深入搜集提炼升华当地的农耕习俗,如民间故事(如荞麦的传说)、民歌(如诺恩吉雅)、民间游戏(如跑黄河)等,并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鼓励敖汉旗中小学开展呼图格沁、撒灯、皮影戏等保护与传承活动,定期组织表演、比赛等。大力鼓励村民进行保护与传承活动,特别是在重要节气举行祭祀仪式。继续开展有关粟、黍等杂粮的歌曲、诗词、散文、小说、摄影等作品创作征集活动,注入文化元素。三是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全面保护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和农业遗迹,让农耕文化传承有载体;充分挖掘敖汉旱作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策划和实施“开耕节”“祈雨节”“开镰节”“敖汉小米丰收节”等。在核心区域,通过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传统品种种植补偿等多元化补偿机制,鼓励村民使用传统生产技术和耕作方式,确保农作物的绿色天然本质。应用旱地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现代技术,鼓励农户、合作社彻底清理残膜,避免污染环境。

3.加大传统种子资源保护与传承力度。一是进一步开展传统品种的搜集、建档、存储等静态保护工作,特别是加紧抢救濒临消失的传统品种。二是采取各种补贴措施,鼓励村民在适当范围全部种植传统品种,推广航天培育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活态传承。三是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究机构,并支持企业组建谷子遗传育种培育中心,培育敖汉自主品牌谷子品种。

4.延伸旱作农产品产业链。一是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思路,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努力将敖汉旗建成世界谷种研发输出基地、旱作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企业精、深加工,以开发敖汉小米营养米粉、敖汉拨面、糜子黄酒等为重点,提高敖汉农作物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借鉴青海省海东市“拉面经济”模式,利用本小利厚的特点,发展“拨面经济”,在全国各地逐步形成“拨面大军”,建成一大批“拨面馆”,增加村民收入。三是进一步扶持以敖汉小米为主的杂粮电商企业,使销售渠道更加便捷。四是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除尽快建成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公园外,应进一步建设错落有致的生态农业梯田景观、耕作体验区和原生态采摘区等,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旅游观光,逐步增加村民收入,提升村民保护与传承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敖汉旗旱作赤峰市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每一片绿叶都有黄金的质地——内蒙古敖汉旗绿化大地三十年
2018中国BMX自行车联赛第四站在敖汉旗成功举办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