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时代背景下李冰文化的保护与校园传承研究

2019-03-16刘依君廖虹森张芮嘉

艺术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旅游+旅游

刘依君 廖虹森 张芮嘉

摘 要:李冰是都江堰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名片,也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瑰宝,挖掘、传承、弘扬李冰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旅游+”时代背景的探析,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现状,总结“旅游+”互助互融的新道路,旨在将其应用到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校园传承中去。

关键词:“旅游+”;李冰文化;保护与校园传承

0 引言

自古以来,杰出人物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基于历史人物的文创产品开发,不仅是对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更是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当代价值,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时代背景下,市场和消费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政府制定和颁布了大量政策推动旅游和文化发展,这对于旅游以及相关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戰。

1 “旅游+”时代背景阐述

1.1 “旅游+”时代背景阐述

“旅游+”代表了一种新的旅游经济形态与体系,它可搭建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还可提升相关衍生产业的整体价值。可以搭建“互融互助”的交流传播平台,如“旅游+文化”“旅游+娱乐”“旅游+农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从而促进地方文化传播及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1.2 “旅游+”时代背景下都江堰景区旅游现状

(1)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促使人们的需求发生了重大改变。物质的消费需求逐渐变少,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加,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都江堰市正紧紧围绕文化大繁荣的主题,积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积极实施李冰文化传承创新“六个一批”工程,加快规划建设李冰博物馆、创作《李冰传》、拍摄李冰题材电影、打造提升“李冰文化节”等文化品牌活动、研发相关特色文创产品,为都江堰市传承创新李冰文化,打造西部文创中心窗口基地,加快推进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

(2)市场需求的转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旅游。然而大多数旅游产品趋同化严重、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迫使旅游相关产业从业者需要开拓新思路,寻找新路径。例如,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现代市场的迫切需求。有些旅游景点需要增加其文化符号,丰富文化内涵,刺激文化消费。就都江堰而言,作为“天府之国”的源头,“三大世界级遗产”的所在地,其文化特征和识别度明显,因此,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必须做到文化贸易的核心创意。

2 “旅游+”时代背景下李冰文创产品开发设计路径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许多国家都非常看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组织和建立了文创产业研究机构。文化创意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甚至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甚至是主导产业。根据目前相关文献资料搜集与市场调研来看,虽然李冰文化IP价值潜力巨大,但是现在开发的李冰文创产品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李冰文创产品的开发仍以旅游纪念品为主,并未向生活化趋势发展,忽视了功能性与创意性的结合。其次,部分文创产品依旧停留在文物复刻上,缺乏文创产品的多元创意表现,造成各地文化景点所贩卖的文创商品都十分雷同,无法凸显其文化特质,且没有实际融入当地的旅游产业中,没有形成“旅游+”的产业模式。

都江堰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承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旅游文化创意设计带动旅游业发展将成为都江堰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之一。同时,如何通过创意设计提升旅游文化品质也是都江堰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李冰文化文创产品特色设计的重点,就在于要切实解决李冰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方法之间的矛盾,使其能够更完美的匹配。文创产品的设计要重点体现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性、纪念性、便携性、多样性等。以李冰文化为主题进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与开发,契合都江堰全域旅游的定位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其重点是解决李冰文化产品设计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就是在深入挖掘李冰文化的基础上,将李冰文化的传承性、特殊性、地域性等与现代创意设计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实现李冰旅游文创产品在功能、技术、外观、理念上的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注入新的元素,加强李冰文创产品在当代消费族群中的使用价值的研究与开发,以此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使基于李冰文化开发的文创产品更加具有艺术性,从产品包装、生产与营销方面整体考虑,提高文创产品的附加值。充分结合都江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出路,为四川古蜀文明遗产的传承提供新思路,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旅游+”背景下,将地方资源特色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加强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共鸣感。在文创产品中,结合相关产业的融合,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播,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将旅游文创产业与其他衍生行业相结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同时将地域文化传输给大众,从而形成“旅游+农业”“旅游+产品”“旅游+网络”“旅游+娱乐”“旅游+网络+科技”等融合模式。

3 “旅游+”时代背景下李冰文化的保护与校园传承路径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高校教育资源,工业设计专业在文创产品开发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并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很好的宣传。要改善这种状况,同时保护和传承古蜀文化遗产,以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结合李冰文化继承与开发为尝试或突破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及完善教师培养体系

将李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和高校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或实践实训课程中添加历史名人、巴蜀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对历史名人、巴蜀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有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完善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结构,开展校内培训、外出进修等方式,提升相关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校内建设历史名人及巴蜀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团队,以确保历史名人及巴蜀文化相关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结合学生的课程作品、毕业设计作品、实训作品等定期在校内举办历史名人及巴蜀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展,结合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高校官网等,以此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强化历史名人、巴蜀文化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知悉度。以此宣传历史名人的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文化记忆和气质风范,让历史名人的良好言行影响当代,让历史名人在当代人的视野中“活”起来。

3.2 创建历史名人、巴蜀文化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室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在高校内建设历史名人、巴蜀文化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室,与巴蜀文化研究学者、历史名人研究学者等构筑良好的关系,以此培养综合型文化遗产传承者。另外,也可以聘请巴蜀文化研究学者、历史名人研究学者为荣誉教授,参与制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学中承担部分实践内容或开展专题讲座及培训,发挥学者的学术带头及文化传承作用。

3.3 组织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

在校内组织相关历史名人、巴蜀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竞赛,将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贯穿于教育体系中,让其接续相传;此外,在校外加大校企合作,如建立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让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其社会实践和就业相结合。

4 结语

都江堰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厚重,旅游资源丰富。都江堰水利体系工程自秦汉以来就对岷江流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修建这一工程的蜀守李冰堪称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形象代言人,为今天的文化产品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和形象。

历史名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将历史文化遗产项目“生活化”“创新化”,是历史名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首要任务。历史名人文化遗产要想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将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专家、巴蜀文化研究学者、高校创新設计团队、高校学生组织在一起,借助社会及政府搭建的学术平台,长远部署历史名人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走进校园的教育教学规划。

参考文献:

[1] 张杰,赵丽苹,章跟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校园的传承与保护——以茶坑石雕刻技艺为例[J].智库时代,2019:119-120.

[2] 薛凯迪.“旅游+”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

[3] 易晓蜜.跨文化语境下的古蜀文化遗产情景化产品设计研究[J].四川戏剧,2018(3):157-160.

[4] 罗业恺,朱薇薇.李冰神话的演变及审美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01):31-34.

[5] 张祖耀,孙颖莹.朱媛.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传递模型研究[J].包装工程,2016.

[6] 王川,刘朋乐.历代所撰与李冰相关碑记述论[J].西华大学学报,2018(07):19-24

[7] 耿蕊,易晓蜜.基于“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9-20.

[8] 毛宏萍.基于“情景故事”的产品设计分析方法探讨[J].设计,2015(18):129-130.

作者简介:刘依君,成都东软学院讲师,从事旅游产品设计、文化产业研究。

猜你喜欢

旅游+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新时代下江苏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旅游+”视角下海南影视旅游互动营销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