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教学改革探索
2019-03-16李钰田
李钰田
摘 要:本文针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传统教学现状存在的难题,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达到优化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并对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起到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历史演变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许多传世作品对后人的哲学思想、构图意蕴、构成法则、色彩学说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装饰图案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与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宝贵素材库。“中国传统装饰艺课程”是设计类专业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认知、创造和审美等能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将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增强等有机渗入教学的每个环节。深化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引导学生重点探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知识在形象设计、商业标志、品牌打造、室内装饰等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并尝试把自己的设计作品“卖出去”。这可以增强学生设计创作和联系市场用户的意识,有利于盘活史论课程教学;是新时代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增强创新创业能力起到双重促进作用,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现状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知识容量大,重点难以划分,学时往往较短。授课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每一专题内容,以便较好地完成备课,向学生全方位展示传统文化的原貌,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目前,本课程教学上主要遇到以下几个难题:
第一,本课程属于史论课程,对注重应用实践的设计类专业本科学生而言,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明显低下,容易感到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更多地关心这些知识有什么用,能如何用。除了传授知识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及时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力量,这就意味着单纯讲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第二,考查形式存在局限。作业的安排一般是经典作品赏析、临摹描绘,或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展示等。设计类专业学生可能对作业形式感到厌烦,提不起深入研究的兴趣。相比之下,动手实践和创新更具难度,喜欢冒险、刺激的大学生更愿意去挑战自我。期末考核一般是闭卷考试或撰写论文,闭卷考试使得学生应付考试多于真正接受知识,未能达到融会贯通并加以运用的教学目标。假若是布置撰写论文,对本科在读学生而言,往往出现严重的抄袭情况,并未能真正体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水平。
第三,课堂教学手段主要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在信息爆炸时代,某档纪录片或综艺节目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呈现更为生动、精彩,如何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而不是被线上资源所取代,正考验着新时代教师。
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些现状,必然导致本课程教学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在设计专业中所占比重,对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有极大的影响。
2 在专业课程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自2015年以来,国家在多次会议和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同时,广东省的高校面临新形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挑战和机遇,在专业课程特别是设计类专业教育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综合分析“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教学难题,积极思考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理念培养纳入本专业课程质量评估的标准中。在知识方面,以创新思维开发为基础,训练学生基于专业的创业品质和技能;在能力方面,重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情感素质方面,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尝试、团队合作等素质。这不仅响应国家的要求,而且也为创新创业活动增加专业性、实体性,还能为传统课程带来丰富多样的讲授和考查形式,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有利于增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信息的动力和学习兴趣,具有现实意义。
3 教学改革的要点
3.1 教学内容建设
改变被动的单向专业知识输出模式。教师在开课时即全面讲解本课程引入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突出课程研究的重点在于应用理论知识,打破学生对史论课程的固有印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参加创新创业实践。
课程教学安排采取理论基础学习与创业创新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理论基础学习部分,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内容,与历史时代发展脉络相匹配,运用大量的实例或图例传输知识,归纳艺术特征,进行专题讲座式授课。创新创业实践部分,结合课程知识以专题训练、项目植入、赛事实践、考察调研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識的融通和交流,突出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训的紧密联系,加大对学生的创意组合和技术整合的创新能力训练力度。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交流、讨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师生沟通,激发学生对创新设计的热情和灵感,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并从中锻炼设计思维的表达。此外,在学生先修“创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计划模拟,体验创业过程,特别是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分析市场需求点;充分利用学校共享资源,取长补短,寻求不同专业的创业合作伙伴,培养学生勇于拓展知识和寻找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力和综合竞争力。
3.2 教学方法建设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系统化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媒介和渠道结合,运行“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师讲生听+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建设SPOC平台,拓展课程深度,把大量知识拓展环节设置在SPOC平台,让学生自助选择完成,开阔学生视野。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多空间、多通道融合教学,为实体课堂腾出更多学时来进行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
理论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式授课,老师讲和“以练代讲”相结合。每2~3个专题内容设置一次“创新重于描摹”训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传统艺术与现代潮流的关系,通过训练创造性地体现文化气息。如讲授彩陶艺术知识时,展示原始图案演化过程及先民装饰行为的特点,布置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教师预设的事物抽象成为装饰图案,并运用所创作的装饰图案装饰纸盘。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强调动手吸收知识,强化学生主动学习和拓展思路,这比机械灌输式教学更具实效。
3.3 学习效果评价建设
结合设计学科的特点,关注评价的多元性,以应用成果考核为主,以过程掌握考核为辅。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除了考核学生日常训练作品的“硬表现”外,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个学习、研究和实践过程的“软表现”,给出最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的必修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的水平,以及赛事参与、创新设计或创业计划实践等环节的完成情况,强调应用性和有效性。对学生方法能力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法运用情况,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对学生的情感素养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分析、学习态度、职业道德等素质养成情况,强调综合性和情感性。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表达、技术知识创新性,强调专业性和策略性。突出专业竞赛的技能考验,把课程展览作为成果考核的重要方式。专业竞赛和课程展览的形式,能够督促学生保证原创性,发挥创造性,有助于将创新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充分应用于课程实践中,真正体现设计学科的前沿性和开放性,并且能够接收到除任课教师以外的多方意见与建议。
4 结语
在新形勢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地位不可忽视。学生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积极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时代浪潮,为“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注入活力,形成教学资源共享互利,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以全新角度讲述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具有探索性和示范性。
参考文献:
[1] 蔡佩.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模式下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装饰(理论),2016(05).
[2] 游艺,李德平.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8(02).
[3] 董敏子.应用全脑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艺术类基础课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8(03).
[4] 周雯.冲破艺术设计学科史论课程教学禁锢——谈以应用为导向的中国传统装饰教学改革与创新[J].艺术评论,2015(05).
[5] 张翠真.艺术设计专业传统装饰图案课的教学研究——反思与新起点[D].曲阜师范大学,2011.
[6] 潘阳,刘婷婷,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设计类实践教学改革[J].文教材料,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