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现象下欧洲古典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比较研究
2019-03-16陈展樑
陈展樑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0 引言
广义而言,风化来自于自然环境对人工造物的侵蚀,表现为一种对人工造物中人为特性的消解与遮蔽,可视作一种自然环境作用于人工造物的同化作用。同时,风化又是一个“既减又加”的过程;“在减去建筑‘完成’的过程中,风化增加了环境的‘完成’。”风化作用使一切人工痕迹逐渐消弭最终回归至自然状态,而自然环境也试图通过风化这一媒介将被建筑异化分割出去的空间重新融入大环境中。风化在组织和重塑建筑结构体系时充当了代理者,赋予建筑历史积淀的魅力。从建筑现象学的视角,探讨风化现象下欧洲古典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不同变化及其抵御方式,不仅能从深层次上探讨2种建筑在现象学视阈中的特性,也能由此探寻如何通过保存风化痕迹进行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1 建筑作为过程:风化塑造建成后的建筑品质
风化作用和当地自然资源直接影响了近代以前欧洲和中国传统工匠建造房屋时的材料选择。同时,建筑从建成之日起即暴露于自然环境的风化作用影响下。大气中的自然力与物质,同时也包括使用者与建筑的互动塑造了建筑建成后的形态。风霜雨雪的侵蚀、曝晒、严寒造成的温度变化都在建筑外表面留下痕迹,而不同的建筑材料在风化作用下将呈现不同的建成品质。木材和石材都是早期建筑的首要选择;建筑建造者根据所在地的材料分布情况,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和中国,由于自然资源、社会生产力、运输工业的制约,工匠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建筑体系和建筑观念。这2种迥异的建筑体系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其建造过程中各自对不同自然资源的使用上:在长久的建筑实践中,东方工匠使用和发展了木材纵横联系的梁柱结构,而西方建筑则以石材取代木结构演化出了砖石堆叠的砌体结构。
1.1 石材与木材在建造中的使用偏好
追溯欧洲建筑的发展历程,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拱与穹窿是贯穿千年的主题,而欧洲古典建筑发展的一大特征便是石结构对木结构的取代。欧洲建筑可概括为石质台阶上搭建的砖、石、木结构并存的混合结构体。石材对于欧洲建筑的意义重大,石材的利用占建筑所有构件材料中的绝大部分;但同时很多构件的最初形式是仿造木结构,譬如古希腊的柱——梁结构有明显木结构的影子。因而,木材与石材的使用在欧洲古典建筑中都相当重要。从米诺斯建筑时期开始,石材就大量在建筑中使用。希腊城邦时期,木结构房屋与木-石、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曾一度并存。但由于木材易被腐蚀,并且出于防火、防洪涝等方面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建造实践和试错,在古希腊建筑和构筑物中石质结构大量取代了木结构。欧洲自古希腊时期起大力发展石质建筑,结构的材质也关系到建筑整体的成败,西方古典建筑从“木”到“石”的转变是必然的结果。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抑或是后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其梁柱体系与墙体穹窿体系石建筑的室内空间跨度与高度都是木建筑不可能达到的。对于石材的大量运用及砖石这一单元叠加式的砌体结构的钟爱,赋予欧洲古典建筑独特的性格,使石建筑成为欧洲古典建筑表达的共同语言。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建筑并非单纯的木结构集合体,其中木材和黏土砖、瓦是主要的构筑材料;在以木结构为主干的复合结构体系中,各种不同的材料按照其物理性能不同分别应用在不同的部位,承担不同的结构功能。与欧洲建筑类似(欧洲的坡屋顶建筑绝大多数同样采用木骨架支撑的瓦屋面),瓦的发明使中国传统建筑在抵御风化这一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由于砖石基座隔绝地面水,同时又庇护于大屋顶的保护,中国传统建筑的屋身部分重要的木结构构件很少直接暴露在雨水风霜等自然环境的侵蚀中。因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结构的梁架一直不曾被砖石取代。
1.2 建筑材料决定建成品质
自然环境的风化侵蚀在建筑外表面上留下痕迹,不同的建筑材料使建筑在风化之下呈现不同的建成后品质。欧洲古代建筑中大部分使用石材,在风化作用之下逐渐形成与其建成时完全不同的品质。在表面涂料和彩画装饰被雨水和人为因素从建筑表面剥离之后,建筑的石材主体直接暴露在大气之中,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都在与其发生互动:在水分作用下,石材的切割痕迹被逐淡化和消隐,形成圆滑的边缘;同时由于气温的循环变化,石材中不同晶体的膨胀与收缩比例不一,部分结晶从石材主体逸出形成细小的孔洞,这些孔洞在积水与风力作用下逐渐被打磨圆滑,并扩大成更为明显的痕迹。同样作为时间中的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在风化作用下的反应也十分明显,甚至比欧洲古代建筑更加脆弱,这是木材这种易腐烂、脆弱的材料特性造成的。而风化的痕迹往往被用作对时间的感知工具:①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木材出现膨胀和收缩,由于是纤维束状结构,不同的密度分布呈现出不同的收缩比例,不同程度的收缩使木材的纹理加深,这也是区分“老料”和“新料”的标准之一;②风化的痕迹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刻意追求的品质:石材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景观装置,使用时讲究“瘦、皱、漏、透”,为达成这样的效果,工匠们往往需要把刀斧初步加工的石块原材料放置在海滩,任潮汐、砂石冲刷打磨,最终形成有机的形态,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数十年。
风化使不同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建成后呈现不同的品质,使建筑在时间中被留下不同的痕迹,而这些痕迹让人们对经历风化的建筑物有同其初建成之时不同的感知。正如莫里斯·梅洛-庞蒂所言:“知觉综合是一种时间综合,在知觉方面的主体性不是别的,就是时间性,就是能使我们把它的不透明性和历史性交给知觉的主体的东西。”通过对风化痕迹的感知,作为知觉主体的人们能够获取建筑物所传达的自然和历史的时间信息。人们既通过这些痕迹感知时间,同时又希望其造物在更长时间中保持稳定,这就需要维护与更新既有的建筑物来抵御风化的侵蚀。而由于营造体系与建筑材料的不同,欧洲与中国的传统工匠发展出不同的建筑维护观念。
2 维护与更新:建筑对风化的抗性反馈
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工匠们在营造建筑的过程中都抱有这样的期许,即在一定时间内人工造物在自然环境的风化作用下保持坚固、适用及美观。是以人工环境的边界在建成之初即对自然环境具备抵抗,工匠们往往倾向于使他们的造物在其使用寿命中保持坚挺。为达成这个目的,工匠们逐渐形成了2种不同的处理办法:①使外界面更加坚固即用难以留下痕迹、坚固、稳定的抗性材料筑造空间的边界。这无疑是一种一蹴而就的想法,希望建筑尽可能地在没有翻修的情况下,更长时间地保持原貌。②迭代更新与维护,即用相对容易加工、也较容易获取的材料,如木材等建造建筑,在日后使用的过程中高频率地翻新与修复。这种迭代更新赋予了边界一种裱糊的属性,与拼贴不同的是,裱糊的本质在于用透性的界面层叠在一起实现迭代更新,每一次被更新的界面的裱糊和叠加呈现出时间上的透性,显示出过去痕迹和当前的状态。在古代欧洲,工匠们似乎更热衷于用第1种方式抵御风化;而在古代中国,人们把建筑的维护与更新看作是建筑生命中的动态过程。
2.1 新旧并置:工业革命前欧洲建筑维护观念及实践
由于石材耐久的特性,较于木结构建筑,自然作用下的侵蚀之于石材的结构承载力显得“微不足道”。即便如此,砖石结构建筑也会因自然或自身因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比如由于长期荷载会破坏砖体或石块的自身结构,会出现破损或裂缝的情况,而建筑的主体结构却保持稳定且不存在结构隐患。因此,对于欧洲古代工匠而言,建筑维护往往与改造、加建等工程挂钩。在古罗马时代,出现了以保护建筑遗产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使用为目的而进行的加固、修复活动。这类维护与更新在不断推敲、加以完善建筑功能与类型的同时,往往倾向于使用石材代替损坏的木构件,以使建筑得以长期保存,如古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古罗马万神庙的重建及罗马城的维纳斯和罗马庙的修复改造。由于砖石建筑的风化特性与其柱结构自身的构造特征,使文艺复兴时期以前的欧洲工匠可以对建筑进行局部修复。同时,修复往往伴随着改造同步进行,这是由于砖石砌筑的建筑无法进行大的改动,修复和改造工作往往更着眼于形式而非功能。砖石建筑中墙承重体系的局限性也体现在其功能兼容性较弱上,这正是欧洲建筑在更新与维护后往往呈现出新建筑与旧建筑并置共存的原因之一。欧洲中世纪的旧建筑改造和修复活动大多围绕着宗教运动的更迭而展开,改造更新的建筑类型也比较单一,多集中于教堂、清真寺等。由于工期常常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些建筑各部分建造于不同时期,形式和风格很不一致,其外貌往往不及内部完整,尤以法国哥特式教堂为代表。施工工期过长,使各阶段的改造增建风格也很难完全协调统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时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特点。建筑经由持续性的改造修复,自然地形成多元共生共存的面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出现了欧洲古代旧建筑改造实践活动的亮点,集中体现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体量改造、功能改造,对立面改造也上升到美学层次,以阿尔伯蒂设计的安农齐阿教堂立面改造、伯拉孟特设计的梵蒂冈宫改建、帕拉第奥设计的维琴察巴西利卡改造为代表,还有米凯朗琪罗等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建筑群扩建等。同时期,对改造的探讨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也是受当时的建筑思潮之影响。以“实用,经济,美观”为代表的活跃建筑理论的发展,为当时的建筑改造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纵观欧洲古代建筑的发展,建筑维护同时包括改造和更新,形式的多样并存与功能更新上的掣肘都是由于石材的特性,这种坚固的材料驱使建筑师们倾向于用“加法”更新建筑。正是由于石材的稳定,单体建筑往往是各个时代建筑风格与形式之“和”,历史的痕迹也因这种“一劳永逸”的建造方式变得“可识别”。
2.2 迭代更新:木结构建筑体系抵御风化的尝试
中国古代的旧建筑维护与更新活动的发展脉络并不明晰,如古代欧洲那样的旧建筑改造在中国古代并未受到相当重视,留存于世的改造案例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维护与修缮才是中国古代建筑更新的主题。这是由于中国古建筑多为具备显著先天优势的弹性建筑体系,这种优势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在功能、构造和材料3方面所具备的极强的兼容性上:从东周就已出现以宅为庙的实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做法也开始流行。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工匠均尽可能地避免大修大改;与存量修复相比,改造活动比较鲜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本着“革故鼎新”“物尽其用”的原则,大批旧建筑被拆除取材另建新厦,因而留存至今的改造案例更是凤毛麟角,当代中国对于历史建筑的态度则是更倾向于修复而不是改造,这也部分体现出中国历史建筑的稀少存量。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材一直是不可替代的首要结构材料。分析其原因,木结构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灵活性高、施工时间较短等优点,缺点则是耐久性相对较差,暴露于外的木构件由于自然条件及虫蚁的影响,会受到腐蚀损坏。柱、梁、枋等结构构件由于长时间承受屋顶荷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变形等情况。由此看来,木材在中国建筑中的盛行更重要的来自于对房子耐久性的忽视已经成为一种观念。正是由于对木材的青睐,同时也经过长期的发展,工匠们能更加有效地规避木材的缺陷;同时,随着生产力和加工工艺的发展,木结构建造体系在中国趋向成熟。一种继承性的建筑建造、维护、改造的观念成为中国建筑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欧洲建筑那种“一劳永逸”的耐久性似乎不是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追求;木结构的使用形成中国人特有的建造观念,这是一种“可替换”的态度。“可替换”的观念是古人对待建筑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工匠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风化的建筑是一个动态过程,建筑之于风化是一个长期、迭代的抵抗过程,也是建筑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自我修复与更新的过程。为完成建筑的迭代更新、抵御风化作用的侵蚀,中国的传统工匠采取多方面手段,围绕建筑材料的特性和建筑技艺的传承为核心展开。这是因为:①顺应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物理特性;②由于修复工作的频繁开展,中国的工匠因师徒制的方式而有更多的机会将建筑技艺传承下来。尤其在中国南方,以丈杆为核心的工作图件在建筑完成后仍被收藏并保存在建筑中,以为数百年后的修缮提供依据。
3 结语
人之存在体现为“共同体的形成方式、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及生产方式和房屋建造式样”。风化现象视阈下,欧洲古典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所呈现的种种差异,体现了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人存在方式的不同。由于工匠们对待风化的态度不同,长久的发展,欧洲和中国形成了迥异的建筑观念。然而,无论是“以石代木”的欧洲古典建筑及其所采用的“新旧并置”的修缮方式,还是以木复合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及其对风化所采取的“迭代更新”的抵御方式,都传达着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存在和栖居的理念。在后现代时空压缩的语境下,建筑趋同现象日益明显;而在风化影响下,欧洲和中国古建筑物的异质性展现,既可以风化为切入口梳理此2种建筑体系的特性,又为抵御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同质化的趋势探寻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