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稻品种40年变迁
2019-03-16李全衡
李全衡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云南昆明 650000)
一、云南省稻品种试验审定
1980年成立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云南省气候复杂、立体农业突出的特点,各地(州、市)相继成立了品种审定小组,实行省和州(市)两级审定。云南省人民政府1990年4月18日印发了云政发〔1990〕76号《关于转发<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通知》,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0年2月印发《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管理办法》,2015年3月17日《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关于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工作的通知》(云农种审字〔2015〕1号),2016年12月9日《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的通知》(云农种审字〔2016〕2号),2016年12月20日和2017年10月24日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陆稻、糯稻、多年生水稻、有色米、加工型米、软米、高寒稻区种植的品种为特殊用途品种类型。2016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制订了《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和《特殊用途品种范围和试验要求》。
自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组织全省稻谷品种区域试验,为稻谷品种的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区域试验由省种子管理站和有关农科院(所)共同主持,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分组进行,1993年开始组织陆稻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以前杂交籼稻品种以由各地种子部门引进为主,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多点试验。2000年以后,区域试验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单独主持,接收各育(引)种单位申请的参试品种(组合),“十二五”期间,稻谷品种试验全面实行滚动制,即在第一年试验中表现不好的参试种不再参加余下试验程序,增加了试验容量,提高了试验效率,参试品种341个,比“十一五”增加58个(相当于增加了5~6组试验),基本满足了申请者的需要。2017年启动1个联合体试验,参试品种10个;9家14组特殊用途品种试验,参试品种24个。2018年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制定了试验管理办法。
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1-1990年共审定通过了23个粳稻品种和12个籼稻品种,其中1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1991-2000年共审定通过了54个稻谷品种,其中5个粳型杂交水稻品种、2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和5个陆稻品种;2001-2010年审定163个稻谷品种,其中优质稻65个。公司选育17个,公司参与选育6个,院(所)参选3个。育成粳型杂交稻品种17个,育成籼型杂交稻品种56个(省内7个),其中楚粳27号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11-2015年审定120个稻谷品种,其中优质稻48个。公司选育17个(省内公司7个),公司参与选育16个(省内公司参与育成11)。育成粳型杂交稻品种17个(省内17个、公司选育1个、公司参与选育8个),育成籼型杂交稻品种49个(省内7个),院(所)参选3个,其中楚粳28号和宜优673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表1 2006—2015年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情况
2016-2018年云南省审定稻品种73个,其中云南省内种子企业选育12个,占省内育种数的22.64%。文优198、晶两优1125和蓉优33通过国家审定,楚粳37号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二、良种推广
(一)成立种子公司,实行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时期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种子工作,1978年8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复(1978)202号文批复,同意云南省农业局《关于省地县成立种子公司的请示报告》,省、地、县三级成立种子公司,与种子站合并,属事业性质,由各级农业局领导,业务受上级种子公司指导。同年10月5日云南省农业局、粮食局、供销社联合发出关于成立种子公司的通知(78)云农联字第58号,明确规定:“各级种子公司实行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种子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良种选育、审定、繁殖、推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经营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原种和杂交种的亲本;组织种子专用机械、器材、设备的试验推广和管理”。
全省良种推广逐步形成杂交稻和常规良种一起上的新局面,云南省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协作组和大理市农技站选育的滇榆一号1982年小面积平均亩产943.87kg,创全国粳稻单产最高纪录;1983年小面积平均亩产1014kg,又创全国一季粳稻单产最高纪录。合系水稻系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日本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后改为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1982-1996年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的总称,在15年的合作研究期间先后选育出42个品系,其中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合系品种15个。这些品种具有耐寒、早熟、抗病、高产、品质好等优良性状,而且品种数量多,形成了可供云南省不同生态条件和栽培制度选用的品种系列,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稻区的需要。1989年开始示范面积0.53万hm2,时任云南省副省长保永康亲临福海乡合系示范片参观指导,同年时任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又带领在昆明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代表到福海乡现场参观,要求加大示范推广力度,1990-1997年云南省政府一直把合系水稻示范推广项目作为全省粮食增产的重大措施之一。1992年示范推广面积6.67万hm2,1995年示范推广面积15.41万hm2,1997年示范推广面积20.50万hm2。到1998年全省推广合系水稻面积达到23.05万hm2,占全省粳稻面积的50%。在推广合系良种的同时,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对区域试验中表现高产的其他水稻品种组织示范,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楚雄州农科所选育的楚粳系列品种具有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优点,一直是云南省的主要种植品种,楚粳3号成为云南省内选育的首个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的水稻品种,楚粳27号、楚粳28号和楚粳37号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1984年以后云南省把推广杂交水稻作为增加粮食产量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各部门齐心协力支持杂交水稻生产。省委省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解决问题,不少州(市)的领导也十分重视杂交水稻生产,将其作为提高中、低产地区粮食单产的突破性措施来抓。西双版纳州1983年以前杂交水稻发展缓慢,1983年仅西双版纳州种子站推广了64.7 hm2,时任云南省长普朝柱亲自到该州做通领导思想,1984年推广6667 hm2,使该州粮食生产局面发生了改变,由粮食调入地区变为自给有余。坚持先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有计划地引进品种、更换组合;稳定制种基地,实行集中连片制种;改进制种技术,不断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扩大种植范围,扩大运用领域,在热量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利用杂交水稻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特点广泛蓄留再生稻;在湿热地区运用杂交水稻作陆稻种植。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促进了全省南部热区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在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等方面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杂交籼稻一般比常规良种亩增产100kg以上,是南部地区继上世纪60年代推广矮秆水稻良种后的又一次重大品种更换。经过我省几代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八五”以来,云南省粳型杂交水稻育种有突破性进展,寻杂29和榆杂29分别于1991年和199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85年全省良种面积57.05万hm2,良种覆盖率67.91%;其中杂交稻11个品种9.11万hm2,常规稻271个品种47.94万hm2,>6666.67 hm2的品种9个计20.36万hm2。1990年全省良种面积73.1万hm2,良种覆盖率71.24%;其中杂交稻23个品种23.99万hm2,常规稻271个品种49.11万hm2,楚粳系列12个品种8.94万hm2,云粳系列8个品种3.19万hm2。1995年全省良种面积76.58万hm2,良种覆盖率81.38%;其中杂交稻63个品种29.73万hm2,汕优系列15个品种13.82万hm2、D优系列15个品种4.37万hm2、Ⅱ优系列9个品种3.91万hm2,常规稻237个品种46.85万hm2,合系系列39个品种14.82万hm2、楚粳系列16个品种4.86万hm2。1981-1995年全省年种植面积>6666.67 hm2的品种61个,累计种植606.95万hm2。
(二)实施“种子工程”时期
1997年4月2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的通知》(云政发〔1997〕60号文件),省政府1999年1月7日云政复〔1999〕1号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实施意见的批复》。全省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实力得到提升,到2005年底,全省种子生产基地2万hm2,比2000年增长13.3%。各类种子加工单机设备500余台,主要是种子精选机、种子包装机、种子包衣机。种子加工成套设备14套,比2000年增长40%。普通仓库12.85万m2,低温库1.526万m2,晒场15.5万m2。2000-2005年云光8号、滇杂31等7个自育杂交粳稻品种通过云南省审定,1990年初成立了以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主持单位的攻关协作组,开展了光敏核不育水稻的选育和利用研究工作。2000-2005年云光8号、云光14号等5个自育两系法杂交稻品种通过云南省审定。
1999年全省良种面积83.94万hm2,良种覆盖率92.26%;其中杂交稻67个品种34.07万hm2,汕优系列15个品种11.47万hm2、冈优系列12个品种9.90万hm2、D优系列7个品种2.33万hm2、Ⅱ优系列14个品种82.98万hm2,常规稻214个品种46.81万hm2,合系系列43个品种22.84万hm2、楚粳系列17个品种3.36万hm2,陆稻27个品种3.05万hm2。2005年全省良种面积70.13万hm2,其中杂交稻117个品种29.92万hm2,汕优系列7个品种3.56万hm2、冈优系列22个品种11.65万hm2、Ⅱ优系列17个品种6.37万hm2,常规稻203个品种40.21万hm2,合系系列18个品种8.54万hm2、楚粳系列21个品种6.29万hm2;陆稻1.74万hm2。1996-2005年全省年种植面积>6666.67 hm2的品种58个,累计种植467.07万hm2。
(三)改革种子管理体制时期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文件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06〕174号)要求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剥离工作在2007年6月底以前完成。一要机构分开,二要人员分开,三要资产分开。《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08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1年8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1号)指出: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是确保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现代种业有利于发挥云南资源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用种需求;有利于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政府主导、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企业主体、坚持扶优扶强、坚持对外开放等基本原则。楚粳27号、楚粳28号和楚粳37号先后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文优198和蓉优33通过国家审定。2013-2015年省内种子企业选育并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6个,占省内育种数的10%。2016-2018年省内种子企业选育并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12个,占省内育种数的22.64%。
1.搞好品种示范、展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是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舞台,是交流最新育种动态的信息平台,是宣传和促进优良新品种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经。生产上可供使用的审定品种较多,既有国审品种,也有省审品种,还有州(市)审定品种,只有通过品种集中展示、示范,让农民眼见为实,才能选好用好优良品种。2005-2016年组织实施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在农业部办公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先后在陆良县、嵩明县、楚雄市、隆阳区和师宗县组织实施粳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分别由上述县(市、区)种子管理站实施;在开远市组织实施籼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由开远市种子管理站实施。展示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色的品种、示范新审定品种。2005年以来累计展示品种271个、示范品种57个。其中2011年以来累计展示品种120个、示范品种29个、面积223.9 hm2。通过新品种展示、示范宣传,让农民提高了选择优良品种的能力和科学种田的意识,使基层科技人员掌握了良种良法配套的有关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
2.实行品种退出机制。2011年5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公告2011年第11号公告停止推广云南省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一批),2012年1月5日云南省农业厅公告2012年第 1号公告《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退出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2013年5月29日云南省农业厅公告2013年第10号公告停止推广云南省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二批),2014年10月27日云南省农业厅公告2014年第15号公告停止推广云南省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三批)。2002年以前审定的品种已基本退出。2010年全省良种面积63.72万hm2,其中杂交稻98个品种28.45万hm2,汕优系列7个品种1.62万hm2、冈优系列25个品种4.89万hm2、Ⅱ优系列20个品种3.68万hm2、宜优系列16个品种3.7万hm2,常规稻182个品种28.45万hm2,合系系列19个品种3.47万hm2、楚粳系列12个品种11.57万hm2。2015年全省良种面积65.23万hm2,其中杂交稻235个品种31.45万hm2,宜优系列36个品种6.82万hm2、Ⅱ优系列21个品种3.66万hm2、内优系列19个品种2.55万hm2、冈优系列23个品种2.02万hm2、两系法14个品种2.93万hm2,常规稻186个品种33.78万hm2,楚粳系列13个品种11.38万hm2、德优系列5个品种2万hm2。2006-2015年全省年种植面积>6666.67 hm2的品种46个,累计种植295.83万hm2。
1979-2018年全省种植面积>6666.67 hm2的品种119个,云南省种子站1983年从福建省引入汕优63,1987年通过云南省审定,获当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2013年累计种植182.72万hm2(1991年最高达16.1万hm2)。1984-2004年西南175种植55.01万hm2、1981-1995年8126种植42.07万hm2、1982-2015年桂朝2号种植34.29万hm2、1984-2004年楚粳3号种植43.79万 hm2、 1987-2000年 D 优 63 种植 54.08 万 hm2、1991-2010年 Ⅱ 优 63种 植 32.72万 hm2、 1991-2010年冈优63种植38.84万hm2、 1992-2010年合系22-2种植28.42万hm2、1992-2010年合系24号种植29.42万hm2、1994-2015年冈优22种植61.25万hm2、1996-2010年合系39号种植37.95万hm2、1996-2010年合系41号种植42.92万hm2、2002-2015年楚粳26号种植20.95万hm2、2003-2015年楚粳27号种植30.63万hm2、2008-2015年楚粳28号种植37.43万hm2。
种子是农作物的起点,种业是农业的基石,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永远离不开种业,如何引导种植业生产和帮助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如何让好品种脱颖而出是种业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转变思路,建设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的新型种业体系,品种的选育必须突出绿色元素,大力开展新品种观摩推介活动,下大力气改善种子经营格局,扭转当前种子企业多、小、乱问题,加快实现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