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官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探析

2019-03-16张兆龙

云南农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土官苗族旅游

张兆龙

(禄丰县土官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禄丰 651209)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为发展壮大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保障

成立了土官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把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良好环境。同时加强全镇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对重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指导,强化自身特色。

(二)夯实基础,提升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水平

切实加强以交通、水利、电力、环保、林业、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乡村水利、电力建设,保障乡村旅游区用水及用电需求。抓住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施的机遇,投资6000万元余实施云钛路、茅粮大道建设工程,优先解决乡村旅游区外进入重点旅游景点的交通连接线建设。定期组织“清洁土官”行动,将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常态化工作,集中整治脏、乱、差等现象,美化人居环境,保护好乡村旅游点的生态系统。

1.乌龙潭村切实加强以交通、水利、电力、环保、林业、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基础。先后投资720万元启动旅游区内乌龙潭、海田坝、撒子妹、藤子箐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6年投资495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善了片区内乌龙潭桃园内外及海孜村道路和沟渠建设约10 km;抓住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施的机遇,投资460万元余实施寨脚—乌龙潭—海田进出乌龙潭乡村旅游道路硬化工程6.392 km,均宽5 m;投资近130万元余硬化了乌龙潭—芹菜塘村间道路2.081 km,均宽4.5 m,优先解决乡村旅游区外进入重点旅游景点的交通连接线建设。

2.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玉碗水村是苗族青苗支系同胞聚居地。土官镇党委、政府抓住滇中产业聚集区、土官工业园区建设的契机,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按照统一规划、融合发展及突显差异性的原则,将玉碗水村作为“乌龙潭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展示区”进行开发建设,与中部乌龙潭村桃文化体验区、北部芹菜塘村苗医药康复养生区形成有机互动、融合发展的态势,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3.芹菜塘村世居苗族花苗支系,历史悠久,且保留了较为完整而原始的苗族传统生产生活习俗和苗医药采集应用技能。土官镇政府按照统一规划、融合发展的原则,将芹菜塘村作为乌龙潭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中的北部苗医康复养生区进行开发建设,完善该区域乡村旅游综合体功能。以招商引资的形式,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建设以苗医药康体养生、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种养殖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旅游地。

(三)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乌龙潭乡村生态文化旅游

以“世外桃园、浪漫土官”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主题,依托土官镇寨脚社区乌龙潭一带连片种植466.7 hm2优质桃园为载体,深度挖掘其桃福寿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通过成功举办八届桃文化旅游节,不断提高乌龙潭千亩桃园的知名度。积极鼓励和扶持乌龙潭一带农户大力创新发展桃产业、开办生态农家乐,积极引导现有民间文艺组建民俗风情表演队,并加大民俗表演队的培训、管理力度,逐步形成专业表演。配合农家乐接待表演,互动开发土官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土官3-4月赏桃花、5-10月品桃子,一年四季吃农家菜的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四)弘扬民族文化,筑牢乡村民俗旅游

乌龙潭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遗存、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无疑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镇党委、政府充分挖掘玉碗水、芹菜塘苗族文化和开发苗族歌舞,每年下拨3万余元资金支持帮助培训苗族歌舞《唢呐舞》《迎宾舞》《迎客舞》《古老鼓与芦笙舞》,并组织参加各级表演活动。注重民间艺人的培养及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开发苗族蜡染、纺织、民间手工刺绣、民族民间体育竞技等特色旅游项目的现场表演,突出游客参与民俗体验,开发特色风味餐饮的农家乐项目,延长游客滞留土官镇的时间。积极申报以乌龙潭、玉碗水传统村落,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强化举措,推进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上水平

土官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二十字方针,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乌龙潭、温水塘、玉碗水和芹菜塘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的步伐,整合各类项目,大力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六)探索开发工业游潜力

依托土官镇被列为省级禄丰工业园区特色片区、样板片区、省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滇中产业新区聚集区等难得的发展机遇,合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形成高层次、高标准、技术密集型的科技产业基地,吸引消费者到各家企业参观、学习、培训等活动,向消费者展示规模化生产基地,规范化管理,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土官镇的旅游消费。

(七)挖掘文化底蕴,传承古丝绸之路过境文化资源

“青龙哨外千章树,草堡驿边万重山;日暮山中啼怪鸟,行行又上老鸦关”,这是清朝秀才李根源留宿老鸦关驿站挥笔题下的赞美诗句。老鸦关是迤西第二关,那时老鸦关是一个重镇,无论从昆明还是从大理来的马帮,必须在这里投宿,走过了这一站,就只能在关外的山上露宿了。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元素,大力宣传土官镇的悠久历史,充分发挥“昆明后花园”的区位优势,吸引外来游客尤其是昆明游客到土官镇体验生态民族文化,开展休闲、观光和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文化旅游。

二、存在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意识不强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当地群众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了解不够全面,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重视程度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发动全民参与开发的意识还不够广泛深入。

(二)乡村旅游特色、亮点不多

目前土官镇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桃品牌产业支撑力度不够,桃文化产业底蕴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建设独具特色、成体系的文化产业品牌尚需努力。

(三)旅游管理者专业知识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

土官镇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习惯,又大多未受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较低,对乡村旅游的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

目前土官镇乡村旅游主要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另外,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土官镇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基础设施薄弱

土官镇虽然投入一定资金对旅游区道路进行了硬化建设,但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编制的要求还有差距。由于项目投资较大,各级配套的相应项目资金难以足额到位,导致项目建设进度较为缓慢甚至停滞。

三、发展对策

(一)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不良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朝着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品牌效应

招商引资是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托发展优势,引进省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企业入驻投资发展,引进新理念、新模式促进发展,以适当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将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来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向上协调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融资,以快速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海田、寨脚、土官中心村规划建设,力争实施乌龙潭、芹菜塘、玉碗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和谐家园。依托乌龙潭千亩桃园和农家乐聚集优势,加快乌龙潭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实施步伐,深挖桃文化、做大桃产业。加大彝族、苗族为主要特征的多元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加快提升现有的乡村旅游硬件设施,打造全州乡村旅游示范点,促进土官镇乡村旅游消费聚集区健康持续发展。依托阿车铺新农村综合体项目和温水塘美丽乡村项目建设,鼓励农村富余劳力从事餐饮、商贸等服务行业。加大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居住设施功能,巩固扩大绿化、美化、亮化成果,不断提升城镇品味和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滇中桃花园”。

(四)保持乡村文化本色

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体现“真味”“原味”,一如既往的支持和保护好土官镇的苗族文化,鼓励村民开发苗族舞蹈,保持当地传统民族风俗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土官苗族旅游
瑕瑜互见的《土官底簿》
朝鲜王朝的土官制度
从明清时期土官与流官的权力变替过程看蒙化地区的改土归流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旅游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元代海南“黎乱”与黎族土官制度浅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