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心理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运用

2019-03-15陈舒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课资源整合互联网+

陈舒音

〔摘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利用RSS进行各种信息的订阅,可以更高效地获取有价值的网络资源;利用各类收藏夹对搜集到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再将各类网络图文资料、视频等资源以适当的方式巧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使现代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RSS;资源整合;活用资源;心理课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3-0044-03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网络教育资源引入教学。然而,网络资源鱼龙混杂,海量信息增加了搜索难度,如何高效筛选出有价值和值得信赖的信息,成为新时代教师的重要技能。

一、高效获取有价值的网络资源

社会的进步是一部信息储存和传播方式变革的历史。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西伯特和洛佩斯估计,全球计算机存储量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

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方式还停留在马车时代,即逐个浏览目标网站获取各类信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容易受广告信息干扰,新旧信息标识不明确,容易漏掉重要的信息,效率低下。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者,教师需要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手段。在笔者看来,利用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同步世界最新资讯,是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武器。

RSS作为信息交流方式的一种标准,其本质是一种信息聚合技术[1],通过RSS的信息聚合,可以把你关心的信息集中到一起,无须逐个浏览网站。

订阅RSS Feed具有几大优势,如即时性、私密性、易用性、免除垃圾邮件,等等[2]。它使用户不受广告骚扰,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便于管理、阅读,效率高,也便于与他人分享,且无须提供私人信息。正是有着这样的优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RSS进行网络信息搜集与管理。

作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渠道获得RSS资源。

1.微信公众号订阅

订阅一些著名的传播心理知识的微信公众号,比如“武志红”,既能帮助教师个人获得成长,也能从中得到教育方面的启示。另外,还有诸如“钱志亮工作室”、“壹心理”,以及一些青少年教育心理学研究者的个人订阅号等都是不错的信息来源。

2.科学网站订阅

虽然中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时间较大学教师少,但是实时保持科学知识的更新还是有必要的。可以订阅一些免费的期刊文献资源,或者借助RSS阅读器订阅一些科技网站新闻,例如Scientific American Science,再如国内的科学网,或者一些科普性质的网站,例如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的心事鉴定组等。它们将复杂的心理学知识以简单有趣的方式呈现,便于教师将这些资源活用于课堂教学。

3.教育新闻订阅

订阅科学网、新浪教育、腾讯教育,网易教育等科学教育网站的新闻,紧跟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各项教育政策,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

4.博客订阅

订阅一些知名的心理学家,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的博客。除了利用RSS获取各类资源外,教师还可利用时下非常火爆的各类SNS网站获得资源。例如,在论坛上多结交一些同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朋友,大家一起在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上交流。

二、收集分类整理网络资源

網上资源下载完之后,要经常分类整理。如果不分类不整理,只是一味地收藏,那样的资源永远都不是自己的。

1.利用浏览器的收藏夹分类收藏

笔者在自己的个人收藏夹里建立了这样几个子文件夹: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获取教学资源,能了解学科最前沿的东西,及时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资料库,不断地为教学注入“源头活水”由于计算机硬盘容量有限,这样可以节省资源所占硬盘空间。

2.建立本地个人文件夹

网络资源具有及时更新的特点,有时发现好的资源若不及时收集,等到想用时再登陆寻找可能已“时过境迁”。所以有必要建立个人收集下载资料的文件夹。笔者是这样建立个人教学资料文件夹的:

例如,初中各章节课件资料,有图片、视频等子文件夹的资源。平时,在上网浏览时,看到对自己教学有助益的、容量不大的,及时下载到硬盘上相应的文件夹中,分门别类,既便于储存又便于整合与运用。

三、将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到课堂中

1.什么是整合

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整合就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网络资源与学科教学等)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网络资源与心理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网络资源通过整理,使它与心理教学有机融为一个整体,使之成为教材、成为教案、成为学案的过程。

2.整合的目的

网络上的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积累得越来越多,采集、储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于教学。并不是所有采集过来的资料都能搬上课堂,因为同一节课,可能采集了很多资源,这些资源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重复,尤其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运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或脱离教学内容的彩色图画、优美的音乐、动感十足的动画等,其结果“乐”有了,却把“教”丢掉了[3]。因此,必须进行认真筛选、整合,以使课堂教学资源呈现最优化。

3.整合的方法

为了实现网络资源呈现最优化,在整合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清晰、直观的图文资料。选择网络资源辅助教学,首要考虑的是让学生欣然接受,只有那些直观形象、清晰逼真的文字、图像、视频才能为学生接受,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时代性强的图文资料。在心理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就要选择一些眼下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图文资料,而不能吃老本,重复一些过时的资料。

(3)选择交互性强的动画和视频。对于那些以“填鸭式”的资料要尽量舍弃,多选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资料,多选些有助于加强师生双边互动交流的资料,多选些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资料。

(4)选择简单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就笔者实践下来,用Power Point整合教学资源最简单实用,一个课件,可以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体,适用于有多媒体的教室。用Dreamweaver、Flash、Authorware等整合教学资源比较难,但一旦整合成功,功能强大,可以作为网页发布,除了在上述教室教学可用外,还可以在网络教室用;也可以用于远程教学,使学生在寒暑假自主学习。

四、如何活用网络教学资源

认真采集、仔细整合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运用,那么,经过整合的网络教学资源搬上课堂后,是否都能出精品课呢?不一定,有时可能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这就需要把握资源呈现的时机和呈现的方式。

1.呈现在“引入学生分享”之时

心理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由教师点破窗户纸,必须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自己去领悟、自我发掘、自我表露。这个时候,各类多媒体资源就是很好的引子。例如,在讲述“挑战自我”时,笔者使用了一个四肢全部残疾只有嘴巴能够活动的残疾人尼克的例子,并展现相应的视频段落,学生们看了之后非常震撼,不少学生主动发言,交流心得体会,有的学生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呈现在“沉闷乏味”之时

心理课不是考试科目,没有升学压力,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有时可能因内容枯燥,或者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导致课堂沉闷乏味。教师若能在此时插播些内容,活跃一下气氛,就能更好地推进课程。例如,在讲到从众时,因为理论性较强,初中生可能不太容易理解,筆者就给学生放了一个心理学的经典从众实验——电梯实验,学生们看了之后没有不笑的,沉闷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

3.呈现在“介绍一些复杂内容”之时

有的时候,一些比较复杂的题材,例如从众的实验,这对初中生来说难度有点大,笔者在课堂上采用让学生真正参加从众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什么叫从众。笔者修改了原来的实验设计,让学生能简单地参与到这个实验中,通过真实的体验,明白从众的本质。

网络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要使网络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学,成为教师的好帮手,离不开教师的钻研。利用网络采集资源,利用多媒体软件整合资源,并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建芳.基于RSS的教学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情报探索,2008(9):42-43.

[2]叶新英,曹玲.RSS技术及其应用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242-243.

[3]陈忠民.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探讨. 教育探索,2007(8):138-139.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厦门,361009)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心理课资源整合互联网+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