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研发支出真实盈余管理和企业绩效

2019-03-15夏宇轩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发支出真实盈余管理企业绩效

摘要: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有关盈余管理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着重关注基于研发支出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分析内部控制在抑制该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企业绩效上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内部控制;研发支出;真实盈余管理;企业绩效

盈余管理可分为应计制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部监管的日益严格,我国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采用隐蔽性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所谓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构造真实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具体可分为操纵销售、操纵生产成本和操纵酌量性费用三部分(Roychowdhury,2006);其中,酌量性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研发支出。

Dechow(1991)发现,行将离职的CEO会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来提升公司的短期盈余水平。Graham等(2005)的调查显示,约80%的财务总监有意愿通过减少研发支出来实现目标利润。Gunny(2005)认为,如果管理者背负着盈余目标,又难以对应计利润进行操纵,就会有动机来削减研发支出。在我国,伴随着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基于研发支出的盈余管理也逐渐受到关注。朱红军等(2016)研究发现,管理层会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来达到“保盈”目标,且这种行为在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的“微利”或“微增”公司尤为明显。

盈余管理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如何治理就成为讨论的热点。SOX法案颁布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开始出现,其结论却存在较大分歧。“内部控制有用论”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盈余操纵水平。具体到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上,方红星(2011)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同时抑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对而言,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取得合理保证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与“有用论”相反,“内部控制无关论”认为,内部控制不一定能对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范经华等(2013)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只对抑制公司的应计制盈余管理有效,而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较小。胡曲应(2016)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诸多因素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指标,也发现内控质量仅与应计制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并不显著。

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由此,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应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已有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经验证据。张川等(2009)对房地产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内部控制执行越严格、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频率越高,公司业绩越好。钟玮(2010)对我国的银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后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叶陈刚等(2016)对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后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但该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存在差异: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民营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两者的关系并不显著。

具体到与研发支出密切相关的公司创新绩效上,已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内部控制促进论”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在缓解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通过形成创新企业文化、規范研发项目流程、增强信息沟通效率、提高研发人员素质、保障创新人才福祉等途径推动组织的创新,从而对公司的创新绩效产生激励作用。“内部控制挤出论”认为,内部控制以制度和规则为核心,而创新活动以高不确定性为特征,过分强调规则可能导致企业规避创新,使研发活动陷入僵局。

回顾文献后我们发现:(1)有关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大多基于应计制盈余管理的视角,从真实盈余管理视角出发的研究相对较少。(2)在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上,已有研究尚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部分研究支持“内部控制有用论”,部分研究支持“内部控制无关论”。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选取的内控质量评价指标不一致;另一方面可能在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了销售操纵、生产成本操纵和酌量性费用操纵三类,内部控制对不同操纵手段的抑制程度可能不尽相同,故应从特定经济活动本身的特性出发,检验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3)在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方面,“内部控制促进论”和“内部控制挤出论”均得到了经验证据支持,这可能是未明确内部控制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和途径导致的。基于此,建议此后的研究选用综合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从削减研发支出这一特定的真实盈余管理手段出发,考察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检验对公司创新绩效和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高科技行业企业和非高科技行业企业间的差异。以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为内部控制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保障创新绩效、提升企业业绩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1]Roychowdhury 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0-370.

[2]朱红军,王迪,李挺.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的研发投资决策后果——基于创新和税收的分析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4):36-48.

[3]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08): 53-60.

作者简介:

夏宇轩(1994.9-  ),女,江苏省靖江人,汉族,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研发支出真实盈余管理企业绩效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对我国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研发支出与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