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文学理论课程中的原典阅读

2019-03-15殷伟

北方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殷伟

摘要:文学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课程,但目前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而通过原典阅读教学模式则可以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善,本文就文学理论课程中的原典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进行探讨,鼓励学生通过原典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提高文学理论水平。

关键词:文学理论课程;文学原典;阅读教学

文学理论教学是文学语言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专业必修课程,而这一门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系统性的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强化学生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及阐释的能力。而在文学理论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材料及教学内容之外,还可以引进文学原典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合理选择文学原典

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采用文学原典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首先保证文学原典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文学原典开展理论教学。现阶段,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阅读量较少、阅读范围窄及阅读程度低等问题,相较于艰深的文学原典,大多数学生更加喜欢阅读门槛较低、故事性强、节奏较快的网络文学作品,学生的阅读基础差,就对文学理论教学及文学原典的选择提出较高要求。一般情况下,文学理论课程被设置在一年级,此时学生通常产生一定的阅读意识,尚未完全进入广泛阅读状态,快餐化及碎片化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常态,许多学生缺少自律能力,则难以养成健康的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

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尽量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原典,比如在进行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当代后殖民女性主义先锋斯皮瓦克《三个女性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这一相对简短的作品,首先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意识,进而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逐渐由《三个女性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逐步拓展至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学》作品,循序渐渐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质量,深化学生对于学生文学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奠定良好的文学理论基础。

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文学原典的难度较高,许多学生因此而在文学原典阅读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原典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就文学原典中的各种细节加以思考,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進行集中讨论与沟通,教师则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表扬与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文学原典的阅读效果进行检验,可采用多种检验形式,可以采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开展教学检验工作[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会,在讨论会上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及想法。教师需要在讨论会上对每一个学生的表达及阐述进行细致观察与倾听,接收学生的陈述及反馈,发掘学生的优势与特点,鼓励学生就其优势加以放大,从而进行针对性培养。例如,有些学生表达能力较好,在公开表达观点时,能够清晰、顺畅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一观点进行资料查找并进行公开演讲;又如,有些学生在文字处理及写作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则教师可以鼓励这一类学生利用文字文本进行课后作业,或者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笔谈,在书写中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

三、保证充足阅读时间

教师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利用文学原典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对国内外古今文学原典有较高程度的认知与了解,文学理论水平较高,文学阅读涉猎广泛,并且能够以较为宏观的教学视角对学生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原典的阅读。教师应当保证文学理论原典的广泛性及丰富性,可以涵盖多民族及多国家的文学理论远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及提升空间。

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文学原典的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引导文学原典与文学理论课程相互融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衔接。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方法,减少碎片化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避免由于阅读时间的被分割而影响阅读效果。教师可以组织课外读活动,带领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进行集体阅读,可以按照学生的课程分布,选择较为空闲的周末下午,组织学生集体阅读,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给学生以深度阅读及思考的空间,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文学原典深刻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这样连续而系统的阅读时间,组织读书会活动,要求学生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原典,就其中一段进行分享,由全体同学共同讨论其内涵,深化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理解与感悟[2]。

四、结语

针对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可以通过文学原典作为支撑,强化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在运用文学原典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合理选择文学原典,进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并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及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宋晓云.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向原典阅读的回归[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 (02):107-109.

[2]宋晓云.向文学理论原典阅读回归——关于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29 (04):70-73.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