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闭与探寻

2019-03-15王沅薇

北方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谍战爆炸案封锁

王沅薇

摘要: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封锁》,以其独特的叙事模式、高超的艺术手法、深刻的人性挖掘讲述了“甜蜜公寓”在被封锁的七天里演绎的各种生存法则。作者通过对密闭空间中人性的拷问并以虚与实的碰撞的写法,表达了一场不仅仅是物理层面上的密闭空间中的调查,还是一场针对人心、人性的密闭之所的调查和拷问,而最终的答案,则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键词:虚与实;密闭空间;封锁

源于特殊的家国情怀,谍战小说一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拥有一席之地。而相对于谍战文学来说,大家更熟悉的是通过改编被搬上荧幕的谍战剧,比如说前几年红极一时的《潜伏》,近年来上演的《风筝》、《麻雀》、《伪装者》等等,收到了观众的强烈喜爱,吸引大众的眼光和关注。血腥、暴力、神秘、伪装、暗杀、偷袭等各种因素构成了谍战文学的主旋律。但是,小说家小白的作品《封锁》却一改血腥和暴力,以独特的叙事模式、高超的艺术手法、深刻的人性挖掘表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谍战文学法则,进而探寻隐藏在“甜蜜公寓”里的真相。

虚与实

虚与实结合的描绘方式亦古已有之,从诗词到绘画,再到小说散文,虚与实的对比和互相嵌套、观照,历来为文学作品中津津乐道的一笔。而在中国传统中,“‘虛实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弈论中的‘虚实,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思路,以重‘虚、重‘无为特色。另一方面,在围棋中,‘虚实更是伴随棋局始终的既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一对范畴,虚实结合成为围棋的生存之本。”(1)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如绘画等比较看中“虚”的意象和留白而非实际的大片描绘。但是,传统中也并非一味的重虚,而是看重虚实相生,讲究相辅相成。而在小白的《封锁》中,这虚与实却是有些如挣脱了绳索的小鸟一般,展开翅膀,尽情翱翔。这虚与实被写活了,甚至反过来吞噬了自身。

文中,鲍天啸通过一场虚构,用制造出来的“女人”,相关的情节将前来调查爆炸案的林少佐吸引住,然后好奇和急迫驱使着林少佐让鲍天啸将这个故事讲下去,而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又令林少佐似乎是在和鲍天啸一起丰富完善这个故事,在这场将虚构出来的故事力图实物化的进程中,美食(对美食的描绘等情节)和丑恶(饥饿与恐惧,苍蝇逼供等情节)穿插其中,虚构的故事开始反噬,推动着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甚至左右了最后的结局,这时,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虚构故事,不是鲍天啸为了结束这场封锁而取材其之前的小说内容编造出来的“真事”了,它由虚拟、虚构变得真实,这真实不是指其内容的真实(因为这故事依然是虚构出来的),而是其形体的真实,它成了一件不能回避的事实,鲍天啸必须将这个故事合理地解释出来,为何该事件和其之前的小说内容一致?故事中的女人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是爆炸案的真凶?鲍天啸本人和这个女人之间到底有何关系?他们是否合谋完成了这场爆炸案的过程?这种种的追问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林少佐需要弄清楚这个故事到底是其彻头彻尾的编造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甚至和鲍天啸本人有关的一个精心策划。因此,这种真实强势嵌入到小说的后半部分中,左右了最后的结局(鲍天啸引爆炸弹,和林少佐同归于尽)。在这里,这“虚”完成了它的反噬,吞噬了“实”,并取而代之。

密闭空间

说到密闭空间,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小说,即“暴风雪山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们被置于某种密闭的、与外界隔绝的空间中,为了某个目标(生存、利益)等而活下去,随着时间的流逝,求生的本能会战胜一切,于是人性中恶的层面开始凸显,将善吞并,人们开始自相残杀,会做出在文明社会和道德层面中根本不可能做出的恶事,人性在这里被无限放大,凝聚在这狭小的密闭空间中,将某种寓意深刻而最大化,是为此。

而在小白的《封锁》中,首先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其密闭空间的轮廓,封锁,围困,意思差不多。于是,在正文中,密闭空间逐渐显露,林少佐将一起爆炸案的全部嫌疑人都关押在事发地甜蜜公寓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饥饿和恐惧占据心田,有的人开始了私下里的粮食买卖,冒险从堆满搜刮来的粮食的房间中窃取粮食并卖出,赚得利益。有的人开始烦躁不安,期待着解封。而有的人则开始了一场冒险,鲍天啸,他走进审讯室,对着林少佐讲出了一个有关女人的故事,女人,真凶,预谋,这种种吸引住人的关键词被他组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野心的故事,未完待续。于是,林少佐被勾住,用美食等待着他的讲解,他甚至亲自出面来完善这个故事,让其听起来更加的合情合理,在这个密闭空间中,交织着私自买卖粮食、抓狂不安和铤而走险的故事,物理空间的固定让这些极端的情况都有了共生的合理性,这密闭的空间给它们以生存的食料和寄存的土壤,但是狭小的空间毕竟容量有限,当这些因素过度地膨胀开来之时,必然会有一个最大的负荷承载量,当超过了这个承载量的时候,将会失控。于是,在小说的后半段,所有的走向都预示着失控的不可避免,随着私下买卖粮食的被发现,人们的焦躁氛围无法止息,鲍天啸的这个看似严丝合缝的故事也被认出来是他的某篇小说的情节,林少佐,这个一直主宰着整个情节的发展的人物,继续发挥着他的作用,他在行将失控而擦出点点火星的轨道上浇了一点点汽油,于是,火星变成大火,轨道即将毁于一旦,鲍天啸被喂食苍蝇而催吐,为的是让他道出真正的秘密,他的身份,他的目的,他和爆炸案的关系,最后的最后,密闭空间无法承载而失控的最后局面中,鲍天啸,这个火星喷涌的“责任人”之一,也进行了最彻底的负责,用暖水瓶炸弹和林少佐同归于尽,密闭空间下的失控局面得到了最终的缓解。

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类型不同的是,这里面的同样的密闭空间,但是对于人性的反馈却也是另一种类别,在这篇小说中要强调的不是人性之恶在密闭空间中的展现和放大,而是在一种密闭的局面中,随着饥饿和恐惧的侵袭,随着事态发展的未知,人们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自暴自弃、放弃生存还是放手一搏,亦或是铤而走险,密闭空间所能给出的固定的生存空间,对于即将超负荷的人群数量来说,为了抵消这种超负荷,人们将如何去做?

总结来说,小白的《封锁》是一部运用了多重手法和技巧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密闭空间内的饥饿与恐惧的碰撞,还是那种“虚”将“实”反噬的反转,都在这部小说中被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甜蜜公寓”,一个密闭的空间,但是,这场同样密闭的封锁调查,也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同样设置了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人性在这里得到了彻头彻尾的拷问,而最后的答案,拷问的结果,则如那与人同归于尽的暖水瓶炸弹一样,灰飞烟灭而不可寻了。因为,真正的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注释:

谢伟.虚实相生——中国古代文论与棋论中“虚实”范畴的比较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7.

参考文献:

[1]谢伟.虚实相生——古代文论与棋论中“虚实”范畴的比较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7.

[2]小白.封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谍战爆炸案封锁
面粉厂爆炸案
AI谍变
《在被封锁的武汉,他运送的还有希望》新闻谈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
DECODING A SPY SAVANT
DECODING A SPY SAVANT
二战以来三次岛屿封锁作战的战略决策及启示
战后局部战争中的海上封锁作战及启示
二战中德对英海上封锁的思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