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浙东才子俞强的画

2019-03-15戚子平

北方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板桥水墨君子

戚子平

当微风掠过之时,枝叶纷披,竹竿挺拔,枯笔淡墨更显阳光。从而有机地将笔墨饱满、参差错落的画面与兰花紧紧呼应着春风的韵味,逸枝横出的兰叶,蕴逸出疏朗有致、灵活巧偃的天姿国香,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作者的自题,又赋予出作者的休闲人生和深刻思想性。题曰“清竹一竿立乾坤,千枝万叶分浅深。枝须浓淡相衬托,叶宜疏密来呼应。顽石添势恰有度,幽兰烘景应无痕。一笔一划气贯注,神思妙构出奇品”。看着这幅《兰竹图》,我想起了板桥郑燮的一段话“满幅皆君子,其后以棘刺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石桥老哥君子也,持此意以处京畿,无往不利,千里之外,无所见赠寄,姑以此为压缄之物耳。”

这就是诗人俞强画的意象。

说起当代著名诗人,浙东才子俞强的画,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板桥先生的诗:“一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何能信手挥,不顾前人迹。”是啊,不到半分钟,寥寥数笔,就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非常逼真传神,你说绝不?!

阅读诗人的梅兰竹菊,一股文气扑眼而来。尤其是诗人在大醉之时,其诗意汹涌喷薄而出,不到三分钟,就在画面上一首鮮活的好诗呼之而出了。这是诗人与一般书画家的最大的区别。

事后,诗人不知道“醉诗”内容。这里我择录几首:“一生难离酒与茶,酒神茶仙两相舍,醉向明月舞清影,醒品佳茗赏兰花。”“水仙伴幽兰,风来别有香。悦纳千瓯雪,春宵暖未央。”“江南清气何处寻?上林坊畔古城门。纵笔挥洒无人见,一枝乾坤自纵横。”“山青水秀情意重,老友遥归逸兴浓。一路彩云盈玉壶,春光沸出是滇红。”“雨后绿涌翠屏苏,千枝万叶新芽舒。年年佳茗如期约,秘色香沉透玉壶。”“今日水仙开,清香滤心肺。千瓯雪意暖,相待笑语飞。”

我有时在想,诗人有点像李太白,是个性情中人。因此也是个很率真的人,这在画中已很有体现。

多美,“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歌颂子陵之时,将画意之气魄、心胸之豁大,尽皆出之。亦观照出作者的高洁、洒脱和道家的处世哲学来。因此在送客人挂大堂的书画时,亦就画上君子画的一丛墨竹。老干新篁、疏密有致,浓浓淡淡,错落重叠,既有贝多芬的第五生命交响曲的雄浑壮烈,又有莫扎特《第十九钢琴协奏曲》的纯美、天籁。虚虚实实将两者的感觉艺术、灵魂艺术、艺术的艺术和人生的艺术交相辉映迭影而出,共同递进。拿板桥先生的话说是“当使天趣淋漓,烟云满幅。”

诗人的群竹图,气势自然而出焉。

不少文人称诗人俞强的竹画为“江南一竹王。”我想一点也没虚传。

诗人俞强在创作思想上突破了中国文人画自我表现的局限,主张师法自然,向大自然学习,追求艺术的自然美。同时注重艺术直觉,将西画的印象派、表现主义、野兽派的感觉与气息融会贯通。大量书画,率性表现,天籁之音,尽皆出之。

诗人俞强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古典水墨艺术精神与以崇尚体验为重心的生命直觉和生命符号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入即兴与墨戏的因素,用水墨的演绎与洇染,点线面的舞蹈与变幻,来捕捉人与世界相遇的瞬间与灵感,并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悟,理解与发现。因此诗人的画就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风格。

而诗人画的荷花,在热烈中,洒脱率性;在雅致中,又文质相含、寓意深刻。浓浓淡淡,几朵大写意荷花脱颖而出,十分超脱和悠闲,赋予出莫扎特的自然之美和贝多芬的复合之美。为水墨艺术增添了一处独特的令人回味的风景。

总之一句话,诗人俞强的画是画如其人,文气十足,很有韵味。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邮政局)

猜你喜欢

板桥水墨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水墨
君子无所争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有君子之道四焉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