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及性格的影响
2019-03-15罗子言
罗子言
摘 要: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及性格有关键性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往往可以让孩子独立自主、积极乐观,相反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失当,可能让孩子变得性格乖张、胆小懦弱。要想给予孩子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家长一方面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平时可以尊重孩子人格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强调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进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性格;影响
时代的进步往往提高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能力,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还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受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试图帮助孩子谋求更好的学历、能力以及未来。但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是否存在科学合理的方法呢,答案肯定是的。这点在诸多名人事例和身边事例中均有所体现,这也成为本文论述的一个基本前提。
马克思曾说“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林肯曾说“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先人的谆谆教诲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特别是正确的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个并印刻最深,这是毋庸置疑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也。道,即做人之道,立身之道,也是反映一个人心里的直观渠道。而父母,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作为我国最早成名的心理专家之一李子勋说过:人的性格,世界观人生观一般在人生的三个重要时期:2-5岁;11-16岁;18-25岁形成,一般人过了25岁以后就很难发展了。很多人的创伤都来自妈妈早年对自己的伤害。一个疯狂的孩子后面,一定有一个疯狂的母亲。父母的很多信息是通过言语来传输的,父母通过与孩子共處的生物场去影响孩子,父母内在的稳定、宁静对孩子十分重要。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性格,以让父母可以在孩子成长中提供更多助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做有责任有担当的父母
自私、缺乏责任感、目光短浅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印刻着相似的模样:易怒、缺少朋友、没有担当,坐在角落一个人玩耍的是他,在同学群里脏话连篇、诋毁他人、狂妄自大的是他,集体活动让大家望眼欲穿还不到场的人是他······这样的人步入社会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会给我们传递出正能量吗?值得怀疑!
例如,有一位好友赵某。她的妈妈便是一位“严母”。赵某在妈妈的引导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负厚望十分优秀。然,这“严”也有巨大的副作用。平时稍有差错就是轻则罚跪重则罚饭。例如有一次班级球赛,赵某也前往加油,其母突然造访,在偌大的教室,几个发奋的背影中没有识别出女儿,周末回家劈头就骂“学习都不够还有资格吃饭!”。正是这些心切之语,给赵某带来巨大的影响。唯恐不满母亲的意。譬如考试后常常会情绪低落焦虑,稍有不顺则自罚不食正餐,仅仅以馒头或水果果腹。平时心理偏阴暗。
赏识孩子一定有限度,惩罚孩子一定有分寸,并且需要明确的操作方式----林格。这是这位母亲缺乏的正确方向。
二、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不一致这个问题在如今较为常见,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存在冲突,或者家庭内部本身就存在矛盾等。这种要求的不一致,很可能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听谁的。因此,父母需要在平时加强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在教育孩子前达到意见的一致,即便一方觉得另一方的教育方法不恰当,也不要立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事后的沟通和协商来进行弥补。另外,目前农村存在很多留守儿童,其平时大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爱往往表现为宠爱或放宽要求,当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教时,就可能会过多的插手。要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就需要父母及时与爷爷奶奶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使其可以明确溺爱的后果,只有保证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上的一致性,才能让孩子尽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对待事物才能勇敢、果断。
三、懂得适时及早的放手
父母对子女负有责任,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一管到底。现实生活中,部分父母怕孩子受苦受累,因而对孩子的所有事务进行大包大揽,还有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生活技能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这些思想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从人的发展规律来看,如果缺乏锻炼和自主的机会,孩子就难以获得成长的空间,甚至是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父母要懂得适时及早的放手,起初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教会孩子一些能力和做事的方法,尽可能让孩子健康独立的成长。
有一位小c的妈妈则是众所周知的“面面俱到”,只恨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包完了。究其根源,小c的外婆在c妈的成长过程中几乎丝毫不管,就连c妈的婚姻大事也是任其而为。C妈十分遗憾小时候缺失母爱,在女儿身上便事无巨细,件件关照。结果小c自理能力极差,性格懦弱,忍到极处就爆发。其实她并不想被包裹的这么“好”。
愚爱带来的必然是愚果,爱有时候需要我们藏在心里,适时的及早的放手。
四、与孩子平等相处
父母能够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这似乎就成为了父母权利的主要来源,也是诸多父母认为自身可以对孩子进行奖励和惩罚的理由。但实际,平等相处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当孩子较小时,父母是孩子的权威,孩子的一切都需要听从父母的意见,而当孩子逐渐长大,其开始存有自身的思想,并且与父母间的差距逐渐减少,就可能会故意反抗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这种行为看似“叛逆”,实则是对父母专制的不满,家长对孩子施加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反叛也就越强烈。因此,如果父母在遇到上述问题时,不妨蹲下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尽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和看法,并鼓励孩子大胆做出选择,这样孩子才能更加勇敢、大胆地去面对未来。
五、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一个温暖的家庭,一种开明的氛围,一对积极的父母,随时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却也可以放开即使舍不得放开的手让孩子飞翔。孩子成功一起鼓掌,失败一起落泪,围坐一起带上长远的目光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对错,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责任。薛灿芝说过: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舍恩活的甘甜!这样的家庭培育出的孩子不一定会是最出彩的,但一定懂的担当,会阳光开朗,即使是螺丝钉也发挥出它的最大光芒。美国的教育家、哲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说过:优秀和明智的父母总是以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好的教育会带给人无穷的益处。小甘的妈妈十分支持女儿的爱好发展,即使面对生二胎也不放松对大女儿的教育和爱。生二宝时对小甘说:‘生了弟弟后,爸妈的注意力和宠爱肯定会分散一些。但你永远是妈妈的女儿,爸妈会永远爱你和弟弟。弟弟懂事后也常被教导:‘在你出生前,姐姐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你来了,姐姐的宠爱就少了一些,所以你要爱姐姐。如今,弟弟会给课业繁重的姐姐洗衣服。。什么都想着姐姐。自己也成绩优秀,为人正直善良。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曾说“誰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可以说,自信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孩子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并努力完成自身的目标。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尊重孩子。虽然父母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其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只有充分尊重孩子,才能更好调动他们做事的积极性。比如,对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往往可能让孩子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相反一味的批评和打击,就可能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然后,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夙愿,但更应该力求实际,避免把目标定得太高,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孩子如果轻易完成,就可能变得骄傲自满。最后,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
由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发现她们的父母在成长中带给他们的影响有多深。而她们也表示在教育自己未来孩子的时候会尽量规避这些问题。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其实代代相传,每一代人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记,且无法摆脱上一辈人留下的或好或坏的影响。
七、结论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基于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及性格的重要性,家长就需要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学习和摸索方法,避免走弯路。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则成为了教育的基础。冰冷的言语总会拉远父母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家都不愿意待了,孩子还会听父母的话吗?其次,是父母与生俱来的一种责任感,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快乐成长,并不断为之学习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来履行父母的职责。然后,一定要懂得放手,孩子往往都具有一颗想自立自理的心,在学习和生活琐事上,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和自我约束,让其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最后,要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尽管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很多想法和观念显得较为幼稚,但只有通过童年的经历,才能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所以,家庭教育的落实,正确的、积极的施行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培培.浅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性格的影响[J].新校园:理论版,2012(12):238.
[2]吴贤萍.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行为和智力发育关系的探讨[J].社区卫生保健,2004(1):38-39.
[3]李建新,阳春.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作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5(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