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19-03-15黄倩任李刘书涵蒋禹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困境及对策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

黄倩 任李 刘书涵 蒋禹

摘 要: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存在,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加强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为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挥有利作用,才能有效化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阐述不足,大众传媒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和大学生自身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了解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困境及对策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必须牢牢掌握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在改革和建设中形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态,因此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并内化于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之成为我们的信仰、指导我们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和成长成才极为重要,因而在面临新问题的新时代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必须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四个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借由全球化不断的渗透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阐述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和重要手段。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5月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彰显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必须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严谨和学术底蕴,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性、理论性、逻辑性和实践性。

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疑便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人物,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工作能力不足与少数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足的问题,使之的讲授不具备强大的说服力与感召力,教学方法的不恰当等都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的阐述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发起挑战

科技革命的兴起,我国逐步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交流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超越时空,大众传媒的产业化、全球化和数字化发展使得高校大学生接触的意识形态日趋多元化。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借助自己在互联网中的技术优势和地位优势,通过电影、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大肆的宣传其国的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而我国大众传媒的能力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使得我国文化的输出远远低于外来文化的输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脱离政府的掌控,政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也被严重削弱。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可避免的和互联网产生交集,且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最为广泛和娴熟的一代。所接受的由大众传媒的传播带来的各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对于在高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发起挑战,对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马克思主义产生众多意识形态上的阻碍。

(三)高校大学生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知半解

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调查中,大部分的高校大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知道而已。另一小部分的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更是一点关注都没有,甚至对之毫不在意。而在如今,西方的各种错误思潮传入中国,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种种价值观念都是不可取的,这些错误观念一旦被大学生所接受,便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干扰大学生接受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更是不利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导致最后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而被迫学习,缺乏主动性且效果不佳。另外,大学生由于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了解,因而更容易轻信对于诋毁马克思主义的言论,误入歧途。

二、解决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意識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要发挥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应首当其冲。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应及时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从教育内容出发,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自觉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打造一支素质高,本领强的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倘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都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又谈何能够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在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作用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在高校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犹如一把双刃剑,要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关键在于:其一,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营造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对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严密监管,阻止有害的信息的进入,从源头上防范,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其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信息传播系统,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让大学生在互联网上随时随地的能够获取到正确的意识形态信息,加大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和输出方式。总之,加强舆情监控和引导,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领先性,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服务。

(三)高校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为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挥有利作用

大学生在高校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提高辨别善恶、好坏的分辨力和思考力。首先,大学生自身应加强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促进自身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和融合,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大学生中宣传教育活动的完成。其次,大学生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跟随党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抵制任何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良思潮,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守护者。最后,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的工作阵地,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的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活动,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弘扬者和传播者。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是培养国家高品质高素养人才的主阵地,是人才的摇篮,当代大学生就是这所摇篮的核心与灵魂。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担,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深深植根于高校这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已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6-15.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5-4.

[4]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5]姚青.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6]康振隆.关于大学生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淡化问题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7.

[7]陈春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遇到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2):15-18.

[8]赖荣珍.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术论坛,2013,36(10):33-36.

猜你喜欢

困境及对策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制度中的困境及其对策
微课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