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2019-03-15袁宏禹王佳斌
袁宏禹,王佳斌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民族文化缺失、文化自卑心理一直存在于国人内心,同时,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冲突、博弈和交融,重塑文化自信是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对自身生命力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流交融的历史中,在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形成的共识。关于“文化自信”的表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40—41)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P40)可以说,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需要澄清辨明文化自卑、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联系。文化自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体主体的文化自信,而是上升到国家主体、民族主体的文化自信。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形成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认同,当然也离不开文化上达成的共识。目前学术界对如何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有待深入展开,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凝聚力、文化认同感,揭示出文化自卑和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聚焦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展开,从而强调坚守文化自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文化自卑、文化自信的历史和时代的关系
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是矛盾的对立面。目前学术界有学者从反面提出“文化自卑”以对应“文化自信”[注]参见黄有东. 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对“五四”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的诠释[J]. 中华文化论坛, 2005(3). 徐瑞仙. 从自卑到自信: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程与进路[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2).。所谓文化自卑,就是对自己民族的现有文化不认同感,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失去信心而自卑。文化自信不足自然会倒向对立面文化自卑,树立文化自信则是对文化自卑的弃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还在实现的道路上,当代中国宣扬文化自信,是对曾经中国历史上文化不自信,即文化自卑的扬弃。
(一)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的历史关系
从文化自卑过渡到文化自信,需要经历岁月的磨砺。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人民大众历经了战乱频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民族优越感江河日下乃至丧失殆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逐渐瓦解,民族意识无处安放。自晚清始,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下,西方文化的强势使得东方文化趋于不利地位,中西双方平等对话不复存在。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论是洋务派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变法,还是孙中山通过“揖美追欧”来实现“旧邦新造”,中国在学习西方制度文明的路径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甚至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并且试图用西方的文化来改造中国的意识,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文化自卑基础上的自我意识对传统文化信任不足,甚至是釜底抽薪的毁灭,进而导致国人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自弃。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断寻找植根于中国国情与优秀文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自信一点一滴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神州大地,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和支柱。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文化认同则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每一个民族个体和文化内容凝聚而成,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逐渐形成,并且在无形之中不断强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着重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任务和目标;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民族特色源远流长且融于民族文明的血液里,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成为联结各个民族共同体的纽带。
(二)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的时代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克服文化自卑、信守文化自信,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需要56个民族的共同努力。要加倍珍惜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艰苦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光荣传统,使之渐渐融入到民族的意识世界,不断汇集新的意识凝聚力,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走出文化自卑、增强文化自信,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新时代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人民共同的努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只有对中国文化满怀信心,对中国文化满怀认同感,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建立在当代民族自强的基础之上,依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坚守的信仰和信念。205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如果缺少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自信感和精气神,便无从谈起文化自豪感。今日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无比切近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谱写中国的新篇章,为建设文化大国、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二、文化自卑消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占据绝对优势,乃至我们文化自信渐渐溃散,国人产生文化自卑心理,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思想的守旧、文化的过时。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反传统的思潮,并被一部分知识分子所接受。文化不自信、文化自卑的论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历史虚无主义。二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一)全盘西化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的消解
全盘西化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在中国现代哲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批评了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不可否认,它在反对封建独裁专制、反对愚昧,宣扬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过程中,起到过进步的作用。但是,它鼓吹完全接受西化的主张,是一种极为偏激的西化派理论。
胡适认为中华民族是不思进取的民族,他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倡导西方思想为导向的全盘西化论,试图转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正如张利民认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上,‘全盘西化’论持彻底否定的态度;在吸取资本主义文化方面,‘全盘西化’论者主张全面照搬,等等。”[3]这是对中国文化极不自信的表现,加剧了民族意识文化认同的失落感。
百年来,中国从西方借鉴了很多舶来品,既有被迫,也有自愿、主动。西方文化虽然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但要思考它能否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兼容的问题。一味模仿、吸收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人的自尊心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受到极大的伤害。受妄自菲薄和崇洋媚外观念桎梏,仰视西方、唯洋是从的观念弥漫于中国大地,人们消退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的消解
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以改变旧中国人民的悲催命运。守旧势力的强大和西方文化的强盛抑制中国文化的发展,文化、观念的革新实居孤立无援之境地。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借口,歪曲历史事实,渲染中国文化的倒退。
历史虚无主义来源于虚无主义哲学,它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产生破坏作用。历史虚无主义造成民族意识的文化认同感受挫,与文化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鼓吹者否认革命,嘲弄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污蔑中国社会的伟大发展。他们不但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甚至公开称颂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历史虚无主义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在一些人的笔下,我们的民族是愚昧、丑陋的,民族认同感严重地被削弱,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也被恣意抹煞。如果否定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根据,会导致民族自身优秀的文化被淡化甚至消亡,民族凝聚力渐趋离散。如果疏远自己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逐渐成为被边缘化的隐学,文化自信将不复存在,汇聚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将逐渐被瓦解。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流传和泛滥会导致严重后果,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
三、文化自信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要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吸收时代的优秀成果,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从历史文化层面,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价值文化层面,文化自信是民族价值认同的基础,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扬华夏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从精神文化层面,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内核,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现在正是应该品味和重视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时候,而这正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基础。”[4](P8)汇聚民族共识,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在新时代的感召下,我们要切实担负起繁荣文化的历史使命,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一)文化自信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来自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丰厚的文化资源促使我们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满怀信心。放眼世界,中华民族拥有辉煌的文化历史。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再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直至明清晚近实学。古代丝绸之路的开创、四大发明的成就,无不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优秀文化不断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民族,能够吸收大量的外来文化,在自己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外来文化,既不能全盘否认,也不能全面接受。我们要更好地加强共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回顾历史,着眼现在,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历史延续性和传播性。“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5](P15)。我们不能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开去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做好文化的传播。只有文化自信,才能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是梁启超先生等先辈仁人基于深厚的历史意识及国家情怀所创。中华民族反对分裂,热爱和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了团结、坚韧等文化自信的基因。
(二)文化自信提升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文化认同
党的十九大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又提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观之基,没有文化自信,价值观就无从谈起。
凝聚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大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P42)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思想追求,还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从根本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当下文化自信及其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与现实感受,积淀着其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并承载着民族自我认同的价值取向”[6]。与中华文明年龄相仿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有过中断,有的甚至消亡了,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及蕴含于其中的价值观念时,必须使华夏儿女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对文化自信产生共鸣。
(三)文化自信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认同
坚定文化理念、促进文化交流的主体是人。文化交流不是事跟事的交流,也不是物跟物的交流,而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交流、沟通。有魅力的文化不是静态的,自信的文化不是封闭的,获得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凝聚民族的共识,让文化流动起来,让文明活动起来,才能生生不息。我们要从文化中找出发展的思想资源,在中华民族意识中凝练文化的哲学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深透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世魅力和时代风貌。
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中,面对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冲击,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手段。“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软实力”[1]。文化软实力主要呈现出一种精神上的整合力,为国家的凝聚力的形成和民族性格的养成提供重要的养分,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在物质生活丰富之后,给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
四、结语
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从意识的溃散到凝聚共识,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层面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优秀的中华文化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民族共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企图移植西方文化以彻底转变中国的思想,都是文化自卑心理的反映,是对中国文化缺少自信的表现。我们必须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信仰,对外来文化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包容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也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