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服务中心的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初探
——以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
2019-03-15王彦昌王全营
卢 花,王彦昌,王全营
(陕西师范大学 远程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校外学习中心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是传递教学内容,实现远程教学过程的重要保证;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以下简称试点高校)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对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营造教书育人环境的重要渠道。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试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试点高校的要求和工作安排,配合试点高校开展招生宣传和组织生源等活动;承担试点高校下达的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以及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1]。作为试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校外学习中心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职能作用。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的合作是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也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模式现状的基础上,阐述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基于管理服务中心的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并提出完善该模式的措施,以期促进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一、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模式的现状
首先,在校外学习中心的设立方式上,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 (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2〕1号),目前已建成的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基本模式包括三种类型,即自建自用、共建共享、社会化公共服务三种类型[1]。自建自用模式的优点在于学院有较大的自主权,学校的各种政策、规章、制度能够得到较好的执行,各种新的想法也能较快付诸实施,学生容易对院校形成较强的归属感,有利于学校建立正面的公众形象。不足之处在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英国开放大学等多采用这种模式[2]。共建共享模式的优点在于经济,远程院校的投入和管理压力都比自建自用模式要小一些。不足之处是远程院校对校外学习中心的行政控制力较弱,加上有时依托单位往往和不止一所远程教育院校合作,易使远程教育院校陷入被动局面。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一般是指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的服务,目前教育部批准的公共服务体系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知金教育咨询公司,它们分别与有关试点高校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主要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签订委托协议,为委托高校提供资源传输、资源建设与制作、技术支持、招生教学支持以及考试等系列教学支持服务[3]。
其次,在网络教育学习的理论探讨上,雷庆等根据合作目的、模式、深度等方面的差异,将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模式概括为“联盟式”“同盟式”“联合式”和“合伙式”四种[4]。他们认为,在联盟式合作组织中,高校在教学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将合作限定在教学和课程以外的“非核心”资源或活动中。在同盟式合作组织中,高校之间在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方面建立了正式的、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为学生选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在联合式合作组织中,高校共同开发和建设网络课程或网络教育项目,形成“共建共用”式的合作。在合伙式网络教育合作中,企事业单位或力量薄弱的高校与开展网络教育的高校合作,形成网络教育“输出—引入”式合作关系。
最后,在网络教育实践中,国内许多试点高校为了便于管理,在部分地区设立“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等地域性教学服务机构,协助高校完成区域内的远程教育相关建设、支持及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设立地域性教学服务机构的试点高校超过40所,如郑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超过200多个区域性的管理与服务中心。这些中心作为高校管理职能的延伸,协助高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完成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统筹、教学支持、服务管理等工作。此种管理模式在众多高校进行了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关理论研究开展的较少。
二、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基于管理服务中心的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合作模式的多样化是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完善现有的合作模式,不断开拓新型的合作模式,才能促使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的合作模式更加多元化。
管理服务中心是陕西师范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负责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管理机构,主要从事区域内校外学习中心的布局与建点初审、日常监督与协调以及较大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陕西师范大学在网络教育试点过程中基于远程教育学院、管理服务中心、校外学习中心三个层级,对网络教育学生进行教学教务管理及支撑服务,此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2006年,基于榆林管理服务中心的“面向县乡农村一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案例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远程教育》《教育部简报》等刊文表彰,为榆林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做出了贡献。
2017年陕西高等继续教育《陕西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组对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从合作模式、软硬件建设、招生管理、财务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及支持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相关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在教育部阳光招生管理与服务平台备案的校外学习中心共计107个,其合作模式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高校+管理服务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校外学习中心数量占校外学习中心总数的57%。考虑到地理距离较远,学校对设立在省外的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及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会有一定困难,为了使远程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省外的校外学习中心主要采用了“高校+管理服务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模式,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山东、浙江、江苏、江西等省份。陕西省内目前只有一个管理服务中心——榆林管理服务中心。
第二类是“高校+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校外学习中心数量占校外学习中心总数的40%,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等。“高校+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采取直接管理方式,使高校的指令传达、数据上报等信息传递工作快捷有效。直属学习中心的设立需经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高校考察签订合作协议后上报教育部阳光平台批准方可开展招生教学活动。
第三类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校外学习中心数量占校外学习中心总数的3%,其主要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对校外学习中心进行管理。
项目组研究认为,管理服务中心尚需发挥更多的管理协调作用。首先,基于“高校+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虽更加直接,但因要面对众多校外学习中心和学生,对学院的管理人员数量及能力要求较高,而“高校+管理服务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模式更加便捷,学院管理人员只需面对较少数量的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有效降低了学院的管理成本,但因管理程序中多了一个层级,在信息传达及时性及准确性上稍显不足。其次,管理服务中心的制度建设及部分管理服务中心自身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管理服务中心定位不清晰,与校外学习中心功能重叠,在日常管理、教务考试、支持服务等管理过程中双方责任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重复性劳动或者工作环节缺失现象。需进一步明晰高校、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最后,管理服务中心在监督、规范校外学习中心招生、教学行为等工作中应该发挥更多的管理协调作用,在对校外学习中心的办学行为监督监管中应有明确的指标任务和奖惩措施。
三、完善基于管理服务中心的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制度
注重制度建设,明晰管理服务中心、校外学习中心和高校三方在网络教育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中的责任,逐步建立一个“一层主导、二层监管、三层服务”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新机制,从制度上规范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的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招生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学习支持服务等工作,理顺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责,使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严格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工作流程,从而保障网络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过程管理监督,保障远程教育办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办学机构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及时向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传达国家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明确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有效调动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对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将校外办学机构自查、教育主管部门检查、主办高校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使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始终处于有效监督之中;最后,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务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的规范化运作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在报名指导、入学资格控制、入学前的培训,作业服务、考试提醒、考试纪律规范、成绩通知、学籍帮助、毕业帮助、证书发放、开学或毕业典礼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均需建立质量观测点和评价指标,对其管理行为进行评估和校正。
(三)进一步健全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学生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
首先,学院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意识,明晰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行动方案;其次,要充分关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运行情况,有效开发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增加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实效资源,全面确保网络教学过程的连续完整;最后,要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支持服务方式,建立人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总之,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校外学习中心三种类型的分析比对,着力从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健全支持服务建设三种途径入手,重新确立管理服务中心的定位与功能,明确管理服务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职责,加强办学过程管理,达到进一步规范校外学习中心办学管理行为、提升网络教育的招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