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安康学院构建“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2019-03-15胡景乾钟生海
胡景乾,钟生海
(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人才培养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在学校层面称之为人才培养定位,具体到某一个专业则称之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通过深入调研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来确定。“怎样培养”则更为复杂,它是由一系列参与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要素以一定的方式交互融合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参与教育教学的各要素质量优良,至少是合格的;其次要保障融合方式科学有效,符合人的成长成才规律;再次要能够聚焦人才培养目标,避免“耗散”,形成合力。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育教学各要素及其融合方式具有统领作用,能使各要素在人才培养上产生集体效应,从而有效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而这需要一个前提,即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科学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和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高校的首要任务。由此,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仅成为地方本科高校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约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等方面[1]。应当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方面,我们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有泛化的倾向,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混为一谈,把本不属于“培养模式”的一些元素,如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与构建培养模式相关但并不直接构成模式元素的内容塞进模式之中,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如“隔靴搔痒”。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理论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模糊不清,必然制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有庸俗化的倾向,把“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混为一谈,降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应用型大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应用型人才既区别于学术型人才以探索发现客观世界为价值导向,也不同于技能型人才把重点放在实际操作或实务性课程上,应用型人才的特质是善于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而忽视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理念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正确轨道。
最后,不重视理论研究和学理分析,片面强调社会需求,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有学者认为,“教育活动和行为,无不体现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这些都折射和反映了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所秉持的教育哲学或教育观念,因此教育哲学决定和影响着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决定培养模式的提出与实施”[4]。应用型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构培养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敬畏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而这必须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学理分析为基础,才能使应用型人才培养从盲目走向自觉、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因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为起点,以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为遵循,以先进的科学理论原理为指导,构建科学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仍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和高等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二、“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内涵
安康学院是2006年升本的新建本科高校,升本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走“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发展之路,以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愿景。学校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同类高校中一直走在前列。近年来,政府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安康学院积极申报并于2014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首批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支援高校[5]。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开展了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合作育人等多项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这些局部或单项改革中,各教育教学要素的综合效能难以发挥,存在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匹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校内与校外(合作单位)、教育与教学“两张皮”,实践教学薄弱、第二课堂虚化等问题。为从根本上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局,学校领导班子逐渐认识到,必须从创新办学机制入手,协调学校内部各子系统以及校外系统,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一)“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synergetic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称“协同论”或“协同学”,其创立者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协同论研究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探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该理论揭示了物态变化的普遍程式:“旧结构—不稳定性—新结构”,即随机“力”和决定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把系统从旧状态驱动到新组态,并且确定应实现的那个新组态。此外,哈肯还提出了“功能结构”的概念,认为功能和结构是互相依存的。
协同理论有三条重要的原理,即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第一,协同效应。它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对千差万别的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而言,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任何复杂系统,当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或物质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第二,伺服原理。它从系统内部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描述了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即系统在接近不稳定点或临界点时,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正如哈肯所说,序参量以“雪崩”之势席卷整个系统,掌握全局,主宰系统演化的整个过程。第三,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自组织原理解释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6]。
协同理论具有普适性、开放性等特征,将其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解决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也为我们构建“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四协同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以整体性教育思想、协同理论为基础,以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内在要求为依据,基于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开放性特点,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四协同”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起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四协同”指课程协同(指课程体系优化并对接专业培养目标)、课堂协同(指课堂教学要素优化并实现第一、第二两种课堂有效整合)、校企协同(指促进企业等合作育人单位与学校育人理念、培养目标协同)、教育教学协同(指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与教学工作协同)。“一体化”指通过创新,实现办学机制一体化运行。“四协同”是路径方法,“一体化”是保障措施。
1.课程协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课程协同是基于对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按照“实基础、重应用、强素能、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深入研究各门课程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融合,使各门课程之间形成功能耦合关系,从而构建起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建立“课程—能力矩阵”,确保每门课程的内容对接该专业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并注意处理好先行课程与后行课程的关系,使各门课程共同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2.课堂协同。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协同是依据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两种课堂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以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和有效衔接,服从并服务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既重视第一课堂的高效性,又关注第二课堂的实效性;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积极推进“课堂革命”,通过有序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预留接口,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拓展和补充。实行第二课堂进课表、师生进课堂,学生主导、教师指导,学生计学分、教师计报酬,强化过程和效果考核,把第二课堂做实。
3.校企协同。这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放性特点和校内外两个育人组合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注重校内育人系统的主导性、校外育人系统的主体性和协调性,共同对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校外系统对于校内系统的有益补充和促进,以及学校对企业用人需求的及时回应。合作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合作伙伴包括企业、行业,也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在育人理念、培养目标上做到校内外协调一致;在平台搭建上,实行“校内外一体化”建设,避免校外系统教学效能“耗散”,力求校内、校外的教学实践活动相向而行。
4.教育教学协同。这是对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组合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强调教育活动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活动的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通过整合、协调课堂教学系统与学工系统、共青团系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实行学团工作与教学工作协同,共同服务于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工系统、共青团系统通过导师制、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社团建设、假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专业竞赛等路径,协同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办学机制一体化。如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多个子系统,如课程系统、课堂系统、课外系统、教学系统、教育系统、校内系统、校外系统等。即使是课程系统内部,每门课程也是一个子系统。协同理论告诉我们,这些系统均具有协同作用(准确地说,均具有协同可能)。但协同作用真正实现,须在一定“外力”(序参量,即集体力量)的推动下,使各子系统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有序结构”是系统间“协同”的前提条件,而推动形成“有序结构”的“序参量”,就是学校党政主导下的高校办学机制。实施“四协同”培养模式,涉及所有二级学院和学校工作的多个系统,必须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办学机制进行一体化创新,从而构建起人才培养各子系统的有序结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机制保障。
三、“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标准样式,构建模式的目的在于应用。再好的模式如果不实施,就不能对人才培养发挥效用,并且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也无从检验。近年来,安康学院以“四协同”模式为统领,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校范围的改革
围绕“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重新审视每门课程的功能及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对课程进行增减调整,构建课程模块,再通过“课程—能力矩阵”,使每个课程模块聚焦人才培养目标所对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教学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开展混改课程、双师课程以及教改示范课建设,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每个专业确定5~8门专业骨干课程,实行两种课堂形式教学,第一课堂教师主导,以“教”为主;第二课堂学生主导、教师指导,以“学”为主。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研讨等学习方式,突出对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的深化理解与运用。大力组建专业社团,要求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至少参加1个专业社团,实现专业社团对大学生的全覆盖。开展课外学科专业竞赛,把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技能、学生发展中的重要素质凝练成竞赛内容,通过竞赛及赛前的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协同。并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实行学业导师制度,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校内外协同方面,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与阳晨现代农业集团联合开办阳晨班,与美华酒店集团联合开办美华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双师课程、双教学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一线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试点学院的改革
为稳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遴选了文学与传媒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作为试点学院,按照“四协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制定改革试点方案,率先开展“四协同”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文学与传媒学院以“能说会写”为核心能力的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引领,成立了学生诗社、戏剧社、文学创作社、演讲社、书法社等一系列专业社团,定期开展演讲比赛、创作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等多种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经济与管理学院对接“以地方问题为学习引导,面向基层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小微企业,解决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以建设“应用能力为核心、区域需求为导向的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地方园林绿化设计、富硒生物资源普查和秦巴生物标本馆建设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教育学院构建“全程实践,校地合作”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实行本科四年见习、实习不间断,从中小学、幼儿园常年聘请优秀教师及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六个一”改革,并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学生参观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调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受红色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网管理与维护,以及地方政府服务平台的开发研究与技术服务,把专业学习由课内延伸拓展到课外和校外。
(三)办学机制的改革
为保障“四协同一体化”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实行了二级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交叉任职(院长兼任副书记、书记兼任副院长),建立了党总支书记主管、科技副院长协助,学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合力实施课内外协同工作组织新机制。围绕学生思想品德、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在活动项目上实行“课内课外一体化”设计,在平台搭建上实行“校内校外一体化”建设,在工作组织上,推行“教学与团学一体化”实施,破解团学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问题,初步形成了党政、教学、团学有序参与,第一、第二课堂协同发力,校外与校内系统协同育人的新组态。“耗散”现象减少,人才培养各系统的整体效应得到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