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的生命关怀
2019-03-15常乐梅
常乐梅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一种思想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不仅是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产生的,更是个人背景和生活经历下自我的感慨与沉淀。对于鲁迅而言,他生活在社会发展变革、时代更替的关键时期,不仅接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还经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这些独特的经历使其思想更为丰富。因此,在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中,他总能展示出自己独树一帜的一面。鲁迅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对“生命”的探讨,这一话题既包含了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又承载了其对不同生命的温情关怀。从儿童到妇女,从底层劳苦大众到知识分子,再从人到动物,鲁迅面对不同的角色带着不同的情绪,表现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以及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的独特生命关怀。
一、对妇女儿童的生命关怀
在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对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怀。这种情感不仅仅停留于对她们人身遭遇的关切这一层面,更多的是关注其精神世界。
鲁迅对于国人精神层面的关注主要开始于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当时,“尼采热”盛行日本,鲁迅敏锐地洞悉了尼采“反抗为本”的力量,赞赏道:“其说出世,和者日多,于是思潮为之更张,鹜外者渐转而趣内,渊思冥想之风作,自省抒情之意苏,去现实物质与自然之樊,以就其本有心灵之域;知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颠,非发挥其辉光,于人生为无当;而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1]54。此时,他已经从尼采身上吸取了“解放”“个性”等现代意识。后来又广泛学习各国思想,并对照中国的国情进行审视,提出了“立人”思想。他坚信“人立而后凡事举”[1]57,只有将自由、平等、个性与解放等先进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愚弱的国民”[2]417获得新生,才能解决根本。而传统文化中女性是长期生活在压迫之中的弱者,“古代的社会,女子多当作男人的物品。或杀或吃,都无不可;男人死后,和他喜欢的宝贝,日用的兵器,一同殉葬,更无不可”[3]91。中国历史上,儿童曾一度被当作成人的附属存在,他们不但没有应有的地位、尊严,甚至美好的天性也被成人扼杀。于是,妇女和儿童群体自然成为鲁迅所关注的焦点。
(一)为女性鸣不平
鲁迅笔下成功地塑造过一个又一个生动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对每一个形象他都赋予了极大的关切与怜悯。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在小说的开头,她是以一个吃苦耐劳、安分守己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出现的。但是由于她生活在为夫权笼罩社会的最底层,既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再嫁与否完全取决于亡夫的家族,这使得她受尽侮辱与伤害。即使是被亡夫家族卖掉后有过短暂的平静生活,最终也难逃丈夫病死、儿子被野狼叼走、再次守寡的悲剧。两次丧夫、一次丧子,对她的打击非常之大,但祥林嫂不但没有从任何人那里得到关心与帮助,反而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对象,最终她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成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有人认为:“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4]但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因此从本质上说,他必然具有独立性,是一个自由的个体”[5],而鲁迅所强调的“立人”便是如此:它不仅要求人的身体摆脱奴性,还要人的思想得到解放。这既要求人们反抗别人的压迫,还要求保持个性。在多数情况下,人类的活力与动力都来源于个性,所以保持个性才是生存之道。
另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明天》中的单四嫂,她在小说中不仅是一个善良淳朴的劳动妇女,还是一个守节妇女。在丈夫不幸去世后,单四嫂始终遵循“从一而终”的思想,独自一人养活宝儿。但单四嫂的艰难度日并未换来上天的垂怜,宝儿生病了。因深受封建落后思想的影响,可怜的单四嫂在宝儿抱病时只是一味地求签、许愿、求单方,乃至将希冀寄托在庸医小仙的身上。这些愚昧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宝儿的死亡,而单四嫂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寄托与希望,从此过上了混沌空虚的日子。在单四嫂的身边,除了那些觊觎她想占她便宜的人,依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给她温暖和帮助。在旧社会中,封建等级制度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公平待遇不仅影响生活甚至影响生存。位高权重者好似皇帝,地位低下者如同蝼蚁,妇女儿童的生命更是不值一提,长期生活在“吃人”制度和思想之中,即使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也没人会为他们呐喊,更没有人会为他们进行现实的反抗。
鲁迅生活的时代,像祥林嫂、单四嫂这样可怜的女性不计其数,她们不仅被“三纲五常”的行事准则所压迫,还要忍受“节烈观”的束缚。鲁迅在其杂文中曾提到“节烈观”,即“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3]93。在众人眼中,遵守此观念的女子会被赞扬,反之则遭人耻笑与唾弃。“节烈难么?答道,很难……节烈苦么?答道,很苦……单是生活一层,已是大宗的痛楚。假使女子生计已能独立,社会也知道互助,一人还可勉强生存。不幸中国情形,却正相反。”[3]95单四嫂始终坚持为夫守节,生活清苦又遭人侮辱,而祥林嫂即便被亡夫家族强迫改嫁他人,也遭人轻视,以至于做出“捐门槛”的荒诞之事。祥林嫂、单四嫂两位寡女不同的经历却都体现了“节烈观”下中国女性生存之艰难。因此,鲁迅希望以自身的力量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帮助广大女性追求个性与解放,争取早日得到自由与尊重。
自从胡适翻译的易卜生的《娜拉》在中国传播开来,关注女性的呼声渐长,文学界出现了很多颂扬女性解放的作品,如胡适的《终身大事》、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欧阳予倩的《潘金莲》等等,迎来了书写女性解放的黄金期。但鲁迅却在这股热潮中进行了冷静思考,这就是《娜拉走后怎样?》,如果没有经济支撑,结果就是堕落或者回来。鲁迅的小说《离婚》和《伤逝》直接展示了这一观念。《离婚》中的爱姑虽然看似强势,敢于与夫家人对抗甚至给夫家埋厕砸灶,但这种虚张声势在七大人的威慑下很快灰飞烟灭。《补天》中的女娲有造人补天的丰功伟绩,但却被后人利用和嘲讽。《奔月》中的嫦娥取得了家庭地位,但却不是一个能够共患难的妻子。《伤逝》中的子君形象是一位解放女性,为了恋爱和家庭决裂,但当爱情不在就只能踏入死地,因为彼时女性还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和保障。《伤逝》给当时中国众多的因女性解放思潮而头脑发热的人们以警醒。
(二)为儿童谋未来
在封建社会,“‘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阜,阜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6]215。可见,儿童和妇女同样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
鲁迅在南京已经服膺进化论思想,“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有如单细胞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繁复,无脊椎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发生脊椎。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7]129。儿童作为新兴力量,不仅优于老者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理应得到正确的指导和解放,因为“立人”“立国”思想得以实践的关键即在于此。儿童还作为新生代群体,不仅受封建思想毒害程度较浅,而且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长者而言更强。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对于孩子应该“理解”“指导”和“解放”,“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7]135。关于儿童的教育和儿童的未来,是鲁迅终生关注的问题。小说《明天》中孩子死了,成人的世界只剩下晦暗一片;《祝福》中孩子死了,孩子的母亲开始了非理性的思维;孩子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也因此,便有了《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呐喊。在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先写“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8]2,然后又提出疑问“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8]11。小说最后以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8]12的呼声来作为结尾。众所周知,《狂人日记》是鲁迅以迫害狂患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自述式的描写来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而结尾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则是同前文中“吃人”的大人和被大人教唆已经“吃人”的孩子形成对比,希望大众看到封建礼教对青少年的毒害,关爱儿童不仅要爱护他们的生命,更要关注他们的教育。
正是这“救救孩子”的祈望,使鲁迅不但坚定了儿童本位的观念,还着手于儿童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儿童适合他们的读物,但是“中国古书,叶叶害人,而新出诸书,亦多妄人所为,毫无是处……少年可读之书,中国绝少……”中国书不但思想迂腐,而且内容陈旧,“有蜡烛,有洋灯,却没有电灯……”[9]要产生新的儿童,必须有新的作品,正如《表》的日文译者所说:“一定要给他新作品,使他向着变化不停的新世界,不断发荣滋长”[10]。也就是说,原有的书籍都不适合儿童阅读,要么创造新的,否则就只有翻译外国童话给中国儿童这一条路可走。鲁迅从日本回国后近十年间,其创作和翻译都少得可怜,创作只有一篇文言小说《怀旧》,翻译也只有4种关于儿童和教育的作品,即上野阳一的《艺术玩赏之教育》《儿童之好奇心》《社会教育与趣味》以及高岛平三郎的《儿童观念界之研究》。虽然都是论文,但都和鲁迅最关心的“立人”问题直接相关,也和儿童本位观念直接相关。“1921—1923短短三年间,鲁迅翻译俄国流亡作家爱罗先珂的童话《池边》《狭的笼》《春夜的梦》《雕的心》《鱼的悲哀》《世界的火灾》《两个小小的死》《为人类》《古怪的猫》《小鸡的悲剧》《时光老人》《“爱”字的疮》《红的花》《桃色的云》14篇童话作品。1934—1935年的苏联文学翻译只有童话,包括高尔基的《俄罗斯的童话》16篇,班苔莱耶夫的童话《表》1篇。”[11]可以说,鲁迅不但是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者,更是实践者。
二、对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生命关怀
农民和知识分子一直是鲁迅小说中的两大题材。尽管二者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社会经历,但在鲁迅的眼里,他们都是需要被关注、被关爱的群体。
(一)关注农民的不幸与麻木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母亲是农村的,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12]尽管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但是鲁迅经常与农民接触,这为他成功塑造农民形象奠定了基础。鲁迅笔下的农民有很多,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阿Q这个形象,既具备光鲜的个性特征,又具备典范意义。一方面,阿Q糊口在社会底层、受尽剥削与压榨,穷得只剩下一条裤子,乃至是连姓名都没有;但另一方面,阿Q精神扭曲,自己被人欺辱的同时又去欺辱别人,还一味地利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从前者来看,阿Q是社会制度下的受害者,是需要被人们同情与关爱的。但从后者来看,他又是一个选择逃避、无法直面内心的人。鲁迅曾指出:“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13]对于阿Q这一类人,鲁迅内心的情感是复杂的,除了悲悯与同情,还有痛恨甚至于诅咒。这就像怜爱一个传染病患者的同时却不能爱他的病,鲁迅为他们的遭遇而心痛,但更痛恨他们将现实中的弱者荒谬地转化成幻想中的强者。其次便是《药》中华老栓这一人物,他同样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故事中华老栓为了给患有肺痨的儿子小栓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换来人血馒头,可小栓并未挣脱命运的枷锁,仍旧长辞于世。最讽刺的是,华老栓斥“巨资”换来的馒头是带着革命者夏瑜的鲜血,他是在用一条生命来解救另一条生命,这不仅是对于革命者生命的不尊重,更是对一切反抗力量的不公平。像华老栓这般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农民在当时屡见不鲜,他们身上暴露的弱点更是当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鲁迅不仅仅是要改变他们贫穷的生活现状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更是希望以农民的悲苦与愚昧来引起大众的反思——追求人性、解放自由已经刻不容缓。
在鲁迅的小说中,其实也展示有理想中的农民形象,只是这样的农民仅存在于记忆当中。《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捕鸟、捕猹、讲故事……是一个活泼健康的农民孩子,但是20年后,却变成了一个面目沧桑、语言木讷、心理麻木的老农民形象,这更突出了中国农民的悲剧,“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8]64,农民的本性被残酷的现实无情扭曲。对于现实中愚昧麻木的农民,鲁迅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思想健全的农民却只能存在于回忆或理想的虚幻世界中。
(二)苦恼知识分子的苟活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旧知识分子,另一类则是现代知识分子。在《孔乙己》中,鲁迅用滑稽而又诙谐的语言展示了一个旧知识分子的形象典范:满嘴“知乎者也”的孔乙己,固然是和那些做工的人一样站着饮酒,却始终看不起这些劳动者;尽管长衫又脏又破,为了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仍旧不肯脱下;虽然写得一手好字,宁愿去偷鸡摸狗也不以此谋生……在当时的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孔乙己,他们受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的影响,内心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思想,即便身处困境也要摆出自己知识分子独有的“清高”,始终保持着一种瞧不起下等人民的傲慢心理。像孔乙己这样自命清高但实际上“苟活”于世的人,鲁迅是心怀讽刺又带有同情的,因为鲁迅认为“苟活就是活不下去的初步”[14],像孔乙己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是需要变革的。
于是,鲁迅的笔下便出现了以魏连殳和吕纬甫为代表的现代觉醒知识分子,他们都是具有进步思想和现代知识的人物。魏连殳作为一个先觉知识分子,在革命期间经常发表一些蔑视封建礼教的言论;而吕纬甫,在辛亥革命时期便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反封建的革命知识分子。他不仅积极参与改造中国的讨论工作甚至去城隍庙拔了神像的胡子,这些都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具有先觉意识的进步者。但是随着革命事业低潮的出现以及生活中各方面的打击,他们都放弃了奋斗与反抗,一个违背自己的心意投靠了军阀,另一个意志消沉,从一个无神论者沦为了为弟送葬的鬼神论者。五四运动后,革命阵营内部出现了将牺牲精神绝对化的倾向,以至于出现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蔑视,鲁迅再一次进行了思想启蒙,此时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国民而是这些先觉者。面对越来越多像魏连殳和吕纬甫这样的先觉者,鲁迅发表了这样的言论:“只有先烈的‘死’才会转化为后人的‘生’”[15]。鲁迅希望他们明白,生命是第一要义,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力。在许多天灾人祸中,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固然是不幸的,而这些知识分子他们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反而不爱惜生命,如同旧社会中麻木、愚昧的人一样自私,不仅没有关爱他人生命的意识,甚至是对自己的生命也持有一种随意的态度。这种态度无从证实生命的意义,鲁迅小说也就从正面表现出来了对于生命的应然态度。觉醒知识分子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苟活,要么弃世。
对于觉醒知识分子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哀,鲁迅也深有同感,因为他自己就身在其中。这不只是他们这一代觉醒知识分子的困惑,而是整个民族的迷茫。身处乱世,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绝望与焦虑。
鲁迅小说所刻画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常常令人感到绝望,鲁迅“所能做的仅仅是固执地让人们相信,有缺陷、有偏颇、有弊病、有限才是生活的常态,才是正常的人生和人性”[16],关键在于如何从迷茫中突围,鲁迅展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精神困境,“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7]。
三、对动物的生命关怀
对于出生在封建士大夫家庭并上过私塾的鲁迅来说,无论是做文章还是做人都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影响。不论是《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是《孟子·告子》中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都强调出了生命的珍贵以及儒家的仁爱意识。而这些仁爱与尊重,在鲁迅这里就变成了对社会不同阶层、等级的生命关怀。在鲁迅的小说中,对于人类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与探索体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关怀。这些生命关怀,不仅包含了对妇女儿童以及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关爱,还有对动物生命价值的考量。
鲁迅小说集中关于动物的描写主要有两篇:《兔和猫》《鸭的喜剧》。在《兔和猫》的开头中,鲁迅对兔子的外貌进行了详细描写,毫不吝啬地流露出自己对兔子的喜爱。但是《兔和猫》的故事里还有一只大黑猫,“三太太说,鸦鹊倒不打紧,至多也不过抢一点食料,可恶的是一匹大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地看,这却要防的,幸而S和猫是对头,或者还不至于有什么罢”[8]128。实际上大黑猫不仅看了,还真的吃了刚出生的两只小兔子。尽管损失了两只可爱的兔子,但随着又一窝小兔子的诞生,大家渐渐遗忘了那两只兔子,只有鲁迅始终不能忘却那两条小生命,“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8]131在众人眼中,小兔子只是打发时间的消遣品,甚至是其他动物的一道美食。尽管人们对它们充满了怜爱,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情感都是可以被遗忘和磨灭的。只有鲁迅一直在追问和反思——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并且能够将它们提升到生命的高度,还对其怀有一颗自责愧疚之心,这种态度难道不是一种关怀吗?
在另一篇小说《鸭的喜剧》里,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鲁迅对于动物生命的重视。盲诗人爱罗先珂君为了打发寂寞养了许多小动物,有小蝌蚪、小鸡,还有小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存留下来的只有小鸭子。小鸭子刚褪了毛,爱罗先珂君就回到俄国看望他的母亲,可是从夏末到冬初他再也没有回来过,只留下四只孤单的小鸭子。小说中对于其他小动物的死亡与消失都没有过多的描写,更多的笔墨是围绕小鸭子从被领养到被抛弃的过程。尽管小鸭子没有遭遇死亡的命运,但是被遗忘、被抛弃更能引起人的反思。在鲁迅眼里,仁爱平等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动物与人也是如此;人与动物的生命都是同等珍贵的,这些生命都有独特的地位与分量。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和无视其他生命的存在,唯有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才能更好地生存。
鲁迅翻译的爱罗先珂14篇童话也都高扬平等、博爱的旗帜。《狭的笼》中老虎逃出牢笼后没有一味享受自己的自由,而是关注着其他动物和人类的自由。《池边》的“蝴蝶因为不忍目睹世界的黑暗,想救世界,想恢复太阳”[18],努力向太阳飞去,结果浮尸海边。从这些作品来看,爱罗先珂“只是梦幻,纯白,而有大心,也为了非他族类的不幸者而叹息。这大约便是被逐的原因”[19]。《春夜的梦》中,有火莹和金鱼的爱,它们为拯救对方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翅子和鳞片;《两个小小的死》中,有劳动者的儿子对狗、金丝雀、鲜花的爱,为了保全它们的生命宁可自己死掉;《古怪的猫》中,有猫对老鼠的爱,因为爱惜老鼠而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不再捕鼠;《小鸡的悲剧》中,有小鸡对鸭的爱,为了这份爱,小鸡淹死在了池塘里……鲁迅“觉得爱罗先珂所要叫彻人间的是无所不爱,然而不得所爱的悲哀”[20],所以博爱与互爱同行,才能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无论是同类还是异类的死亡,都说明“生与死是相联的,有生必有死”[2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从一出生开始,便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所以更要提高生存的质量这便是鲁迅眼中的“向死而生”。但即使生命终将消逝,鲁迅仍旧重视同类与异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就体现出他对于生命的爱与执着。这里的爱,首先是指博爱。博爱,广义的说是爱人的一切,但它绝不是滥爱,而是在“人人平等”的条件下爱每一个人、爱每一个民族、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这种爱既可以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可以给毫不相识的陌生人。其次,是指真爱。鲁迅认为“爱基于人的天性”,这是一种自觉的、天生的行为,而所谓的真爱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不受因果限制、不求回报、不含杂质的爱。鲁迅所处的社会之所以冷漠和黑暗,便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了博爱与真爱。如果人与人之间有所帮助、有所关爱,又怎会有如此多的不幸?因此,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多一点关怀与温暖,从而建立一个互爱互助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