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内容维度与价值意蕴
2019-03-15苟颖萍
苟颖萍,张 娟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消除贫困、让人民幸福生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扶贫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截至2018年末,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去得最多的就是贫困地区,已跑完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足迹遍布晋冀鲁豫、陕甘宁青、蒙新藏、云贵川渝、湘鄂赣闽等数十个省市区的贫困农村,即使在新年之际,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1]。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经验和立足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扶贫思想。习近平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容维度与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内容维度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通过召开会议、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亲自部署和指导扶贫工作,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扶贫思想,其内容维度体现在战略高度、实施路径、综合力量、内生动力、制度保障等方面。
(一)战略高度: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3]习近平把消除贫困看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战略定位的高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视域,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实现了深化和新发展。习近平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习近平还把能否实现扶贫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准,他强调:“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那也不是社会主义。”[5]219这就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高度,从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清晰阐发了扶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实施路径:扶贫贵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实施路径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精准扶贫思想主要体现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内容,涉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被概括为“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6],涵盖了精准扶贫的帮扶对象、帮扶项目、专项资金、配套措施、干部队伍和扶贫绩效六大方面,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首先,必须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即要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扶真贫。扶贫干部务必要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认真准确地核实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家庭的基本状况、致贫原因,经常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精准施策,努力达到因户、因人制宜。过去我国农村扶贫主要瞄准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域,以贫困县为单位开展扶贫,精准扶贫则把扶贫对象开始由贫困县向贫困村、贫困户转移,真正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其次,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即要明确扶贫主体。习近平强调,要凝聚各方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积极参与到扶贫攻坚战中,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脱贫攻坚格局。最后,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即要明确扶贫路径。精准扶贫,就是对不同的贫困地区采取不同的帮扶政策,对不同的贫困人口采取不同的帮扶方式,对不同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五个一批”工程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基本方式,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7]。这体现了扶贫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
(三)综合力量:积极发挥扶贫各参与主体的作用
综合力量是实现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动力支撑,积极发挥扶贫各参与主体的作用,发挥扶贫的综合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即是要把多方力量和多种措施结合起来并相互支撑,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扶贫方式,形成鼓励和领导社会各界一切积极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综合扶贫局面。
扶贫的推进,必须积极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作用。第一,党和政府是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的关键。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党的领导。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8]。要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在制定扶贫政策、动员扶贫资源和力量、引进和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等方面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搭建平台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保障,那么政府则是将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的执行力的关键。第二,干部群众是实现扶贫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提出扶贫要“激活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9]。首先要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行动起来,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摒弃“等人送小康”的心态,“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5]221。第三,企事业单位是重要参与力量。企事业单位具有服务社会的公益属性,要认真开展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工作,积极挖掘企事业单位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扶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提高对口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帮扶责任,中央单位和东部地区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对口帮扶,履行好帮扶责任。
扶贫是一项宏伟而具体的工程,必须激发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3]90。支持扶贫社会团体、基金会、各类非公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参与扶贫,鼓励民营企业进行“万企帮万村”行动。
(四)内生动力:重视内源扶贫与扶志、扶智
从长远来看,扶贫仅仅依靠外力实现“两不愁”和“三保障”的基本性脱贫并不能完全保障脱贫的持续性,且还有返贫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扶贫应该是着眼于激发贫困户转变观念,提升内生动力,标本兼治,拔掉“穷根”。只有具备内生发展动力和自我“造血”功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具有可持续性,扶贫的成果才能得以巩固[10]。
习近平把重视内源扶贫与扶志、扶智作为扶贫的内生动力。内源扶贫是一种注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培育和提升自身脱贫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旨在确保脱贫攻坚可持续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内源扶贫”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扶贫,即在扶贫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和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和潜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贫困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本地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依靠特色产业逐步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工作进入持续发力、良性发展的轨道。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1]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固原考察时又特别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12]可见,产业扶贫主要着眼于挖掘和释放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使其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
二是精神扶贫,即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先扶志,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对有劳动能力、欠缺脱贫志气的贫困户,做好思想引导、克服思想惰性,这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前提。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13]要阻断贫困的代际遗传,首要和根本的就是要有知识和文化武装头脑。为此,要抓好贫困地区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享受更好、更公平、更均衡的教育,拥有追求人生梦想和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制度保障:构建和创新扶贫体制机制
习近平注意扎紧制度的笼子,切实以制度管人管事,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为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创新扶贫的体制机制。
第一,强化领导责任机制。习近平强调,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执行好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要同心同向同行实现合力扶贫,尤其要下沉到深度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实地调查和认真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亲自落实相关政策和部署分配任务,切实担负起扶贫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第二,完善扶贫干部驻村制度。选派第一书记和进驻工作队是增强贫困村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精准助力贫困村脱贫的组织保障。扶贫工作必须要有一支思想先进、作风正派、综合能力较强、乐意服务群众的优秀干部队伍。习近平提出各地要鼓励和吸收优秀干部、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其他积极分子参与到扶贫的工作中去,使贫困村的基层党组织转变为领导人民脱贫致富和追求幸福生活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也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第三,创新扶贫考核机制。要改变贫困地区过去主要依据地区生产总值来考核的做法,更多地把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工作成效和民生改善程度作为考核依据。习近平指出:“要把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14]同时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离脱贫攻坚目标实现期限越近,任务越艰巨,越要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15]健全和创新扶贫考核机制,将使贫困地区的党政干部更多地把工作的重心和功夫花到扶贫攻坚上来,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三重价值意蕴
习近平扶贫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了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扶贫工作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现实价值和国际价值。
(一)理论价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习近平扶贫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思想宝库,是对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一是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高度认识脱贫攻坚的极端重要性。从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出发,阐明了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二是明确用发展的办法着力解决贫困问题。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提出“加快闽东发展,尽快走上脱贫致富路”,后来他又多次强调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总钥匙,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的办法着力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扶贫提供强劲的动力。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重大问题,着眼于真扶贫、扶真贫,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重视产业扶贫、精神扶贫,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治贫与治愚相结合,形成了各方力量综合参与的大扶贫新格局,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扶贫的理念、路径。
(二)现实价值: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扶贫思想是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而形成、发展、丰富的,这一从实践中来的科学理论成为指导脱贫攻坚的强大思想武器。
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我国脱贫攻坚成绩斐然。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 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 660万人,6年时间减少了8 000多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 300多万人。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万个,2018年底还剩2.6万个贫困村。从贫困县来说,有832个贫困县,2016年摘帽28个县,2017年摘帽125个县,2018年摘帽280个县,832个贫困县有一半的县摘帽。可以说人口已经做到了85%左右脱贫,村80%左右退出,县超过50%摘帽[16]。这充分说明习近平扶贫思想符合中国扶贫实际,是党和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保障。
党的十九大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17]。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战,习近平扶贫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当前,我国仍有1 660万困难群众尚未脱贫,尚未脱贫的地区扶贫的难度和深度依然较大,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完成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一定能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全胜利。
(三)国际价值:为其他国家扶贫行动贡献了新思路、新方案
扶贫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思索治理之道、破解之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业绩,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为全球扶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扶贫成功的理论和经验也为世界扶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种思想理论是否具有借鉴作用,取决于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习近平扶贫思想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扶贫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扶贫工作措施粗放、贫困人口懒惰之风盛行、贫困的代际遗传严重、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大水漫灌”思路转变为“精准滴灌”,提升了扶贫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于改变当下国际扶贫事业措施粗放的现状具有借鉴意义;习近平重视内源扶贫,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尤其重视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遗传,改变贫困人口的懒惰思想和“等、靠、要”观念,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这对激发第三世界国家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拔掉“穷根”具有参考价值;习近平坚持大扶贫格局,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作用,明确用发展的“总钥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人民的获得感。毫无疑问,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脱贫攻坚、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国际价值和深远的国际意义。
三、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键之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实际出发,站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战略高度,谋划和指明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法和路径,坚定走内源扶贫之路,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扶贫思想。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价值意蕴丰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国际价值和深远的国际意义。我们应深刻把握和理解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内容维度与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