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的审美主体与网络文学

2019-03-15江飞

关键词:网络文学美学现实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地介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机器视觉、人脸识别、智能控制、语音交互、语言理解等许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主体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乃至知识生产模式,可以说,一个崭新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说,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文艺学、美学在人工智能时代也正在面对新的对象、新的问题、新的机遇,迎来新的转型、新的嬗变、新的挑战。随着5G 网络的升级换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崛起,AI时代的我们如何重新认识人与机器之间、人与世界之间、艺术与科技之间、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等各种关系,如何理解智能美学、计算美学、视觉美学、生活美学等多元新形态美学,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故开辟此专栏,对AI时代的文艺学美学前沿问题进行及时的、深入的研究,以期从理论上回应生活、回答问题,并试图建立一种真正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思路和理论话语。

复旦大学博士生周盈之的《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审美主体性反思》聚焦于人工智能对“人之为人”的深远影响,以电影这种视觉艺术作为例证,来讨论人工智能对“人”自身主体性的颠覆,对“人”在世界中主体地位的颠覆,最终发现以“感性”“精神性”和“人”作为核心品质的审美艺术具有重建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可能。整篇文章学理分明,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既有理论之阐释,又有文本之解读,更有与当下现实的密切关联,对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审美主体性问题做了合情合理的反思,是很有说服力的,不仅激发我们对“人工智能威胁论”“人工智能伦理”等要进行辩证思考,更启示我们要对“人”的概念、人类的主体性危机、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人类的未来命运等相关问题进一步反思和追问。作者最后指出,“审美艺术是人类应对危机的永恒良药”,这是其逻辑推演和“重建”冲动的必然,但也似乎暗示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审美救赎”。审美艺术究竟能否担负起重建人类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重任,能否在AI时代完成“审美救赎”的崇高使命,显然不纯粹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正如电影文本毕竟不等同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中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本身同样在经受着人工智能的介入、改造甚至颠覆,艺术家是“成为一个敢于介入现实进程的主体,敢于去改造世界的主体”,还是成为人类身体与智能机器完美融合的“后人类主体”,抑或是成为丧失人性、主体性和审美力的“机器人”,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悬而未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王江红则从媒介技术崇拜倾向、文学审美视角、生产机制区分等三个维度,对20多年来“网络文学”概念的多种内涵与演变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辨别和总结,客观地指出了网络文学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话语中的不同界定,清晰而全面地呈现出网络文学概念的共时性内涵与历时性演变过程。整篇文章结构工整,资料丰富,观点辩证,既是一种阐释,也是一种澄清,既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反思,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网络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进一步思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多种可能,正如作者在最后所指出的,网络文学是一个在网络空间或网络时代中生长着、变化着的文学概念,它生于“网络”,属于“文学”,同时也变革着、扩充着“文学”。当然,我们需要注意和进一步思考的是,除了网络文学研究者之外,传统文学作家和网络文学作家对“网络文学”概念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和完善了“网络文学”的技术利用、审美内涵、生产机制等。同时也还要看到,在机器人小冰都可以写诗作画的AI时代,人工智能写作正在推动文学的新变革、新发展,而人工智能文学的出现,与网络自动写作、网络文学、数字人文等有着密切关联。网络文学概念的界限和网络文学自由生产的边界究竟在哪里,网络文学写作者的主体性和写作伦理究竟如何建立,值得作者和所有研究者继续探讨。

本期是此专栏的第一期,诚盼有识之士不吝赐稿!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美学现实
盘中的意式美学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外婆的美学
漫画:现实背后(下)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纯白美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