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9-03-15李祥
李 祥
(合肥市第二十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1)
一、STEAM教育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关系
STEAM教育是一种由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艺术(Arts) 、数学(Mathematics) 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STEAM教育倡导“从做中学”和“体验式教学”,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教授学生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解决真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STEAM 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将学科知识简单叠加的现状,倡导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以综合实践的形式改造世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科学探究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成分之一,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校教育需要保护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既可以体验学习的乐趣,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获取科学知识,又可以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促进全面发展,这些与STEAM教育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基于STEAM 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途径
(一)STEAM教育硬件空间环境的创建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工程技术等抽象概念,将STEAM教育理念下的新奇想法转变为现实,学校先后建成科学探究室、绿色植物创新室和综合实践活动室等专用教室,满足科技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
科学探究实验室分为展示区、创造区、研讨区,材料区和电子资源区等功能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实验器材,通过机器人编程、3D打印技术,把学生新奇的创意变为现实,分享富有创意的技术知识和理念。绿色植物创新实验室是我校和安农大合作项目,设有菌类生长温室,生态平衡模拟微系统,绿色植物培养器等设备,通过对动植物生长过程的科学研究,探究自然世界的奥秘,并结合大蜀山植物的考察发现,进行科学探究实践。学校还建有多个综合实践活动室,学生开展模型拼搭,科技手工制作,十字绣,脸谱制作,科幻画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感受创造的乐趣。
学校还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将科技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中。学校北天井的设计主题为开眼看世界,从楼上俯视,整个天井造型是一只眼睛,凝视蓝天,仿佛正在探索未知世界。南天井地面是动感的五环造型,象征科技之光,激发无穷的想象。校园内建有苏州园林回廊风格的科技主题展览厅,介绍科技知识,展示学生科技作品,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
(二)STEAM教育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
STEAM教育理念倡导,所有的学科都可以也应该相互连接,学生参与跨学科的学习,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学科间的融合,鼓励各学科老师互相协作,以“1+X”形式,整合学科资源,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尝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打破了传统教研组分科设立模式,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老师共同合作,创建STEAM教育教研组。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主题,结合所任学科特点,开展STEAM教育实验。比如三年级语文课文《放飞蜻蜓》,语文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蜻蜓尾巴和眼睛的特点,知道蜻蜓是益虫,要保护它们。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蜻蜓对农业的作用,加深认识。同样的蜻蜓教学主题,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教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优美意境,激发学生对蜻蜓的喜爱之情。美术课上,老师指导学生画蜻蜓,了解仿生学,设计想象中的飞机造型。科学课上,让学生了解蜻蜓的身体构造和捕虫技能,引导学生思考蜻蜓的外形结构与飞行的关系,制作竹蜻蜓和纸飞机,学以致用。围绕蜻蜓这个研究主题,学科知识融合,课堂资源整合,让学生对蜻蜓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探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科学探究能力。
STEAM教育强调整合,重在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善于建立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比如数学课堂上,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制作学具,锻炼科学思维方法。语文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学会观察思考,尝试写实践研究报告。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科普类书籍,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美术课上,融入音乐和民俗元素,开展地方戏剧脸谱制作,鼓励创新,培养动手能力。科学课上,采用音乐、图画、情景剧等形式,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有趣形象。
(三)STEAM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
学校开展STEAM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必须依托相应的特色课程。STEAM教育特色课程既要跨学科综合性,也要结合日常生活,是生活与学科的融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科学性解释及其迁移运用,还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意识、技术运用、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等素养,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勤于反思、乐学善学、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良好品格。
学校结合大蜀山丰富的动植物生态资源,自编《绿色植物》综合实践教材,教材内容以主题活动为主,以植物的茎、花、叶、果实、种子和胚芽的研究为主线,探究植物与环境、植物与生活、植物与科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认识自然,陶冶情操。
学校依托科技创新实验室,联合安农大、科大讯飞等专业技术团队,开展项目式科技课程的学习。如植物研究的绿视界社团、植物标本模型社团,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机器人编程、讯飞语音合成、小小机器人、专利发明等特色课程的设立,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学生积极创新创造,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科学探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学校基于STEAM教育,结合实际师资力量,引进校外专业机构,不断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科技类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升核心素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STEAM教育综合活动的探索设计
STEAM教育重视实践研究,强调做中学和玩中学,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情境的设置,开展体验式学习,学生在趣味盎然的科技活动中,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同时提高交往合作能力。
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云集,有中国声谷科大讯飞、量子肿瘤治疗研究所、光伏太阳能产业等尖端科技院所,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科宝游高新”活动,通过参观众多科技企业,了解目前国内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感受科技魅力,从而激发孩子们的科技创新兴趣。
研学旅行,在旅行中探索科学奥秘。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外出研学,锻炼综合素质。每次研学都有科技主题,比如滨湖湿地公园的“垃圾去哪儿”活动,浙江安吉的竹文化研究,无锡的陶瓷文化之旅,药都亳州的中草药探秘等,学生搜集资料,开展小课题研究,收集标本,撰写调查小论文等,将旅行和科学考察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能力。
校园“三创节”,让科学变得更好玩。学校每年举行以“创意、创新、创造”为主题的“三创节”活动,学生展示机器人项目、植物研究标本、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开展创意作文大赛、科幻画评比、数学小论文比赛,开展科普游戏体验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创造发明的乐趣,在充满科技元素的活动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三、STEAM教育对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促进提升
(一)增强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丰富多彩的STEAM教育课程,形式多样的科技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到新鲜好奇,在解决问题的实验过程中产生满足与愉悦。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在合肥市绿色学业质量测评中,我校学生的科学学业水平达到优秀等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好奇心求知欲、潜能发展、兴趣特长指数等绿色指标均远高于同区域平均水平。
(二)激发学生科学创新意识
STEAM教育注重知识的整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围绕项目开展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创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多角度分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并在试验中大胆求证,促进创新创造意识的发展,让探究发现的过程迸发智慧的火花。比如我校学生研发阿尔法语音狗,就是在原有复读机功能基础上,增加互动读答、自主选择朗读内容的创意,让复读机更智能更人性化。STEAM教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热情。
(三)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STEAM教育强调实践,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实验室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动手去探索发现,不断尝试实验,最后得出实证性的结论。这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研究范围、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仪器的选择等方面得到锻炼,懂得运用科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绿色植物社团学生观察蘑菇生长过程,理解植物成长所需要的条件。机器人社团学生在灭火机器人的开发中,不断尝试各种方案,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STEAM教育开辟全新的视角,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注重问题导向和研究项目设置,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特别是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上,具有巨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