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管”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实验课教学改革为例

2019-03-15宋俊秀廖信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析方法成果案例

钱 力,宋俊秀,廖信林

(安徽财经大学a.经济学院;b.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1 文献与理论研究

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课程以微观调研数据及宏观统计数据为分析对象,基于学生自己问卷调查,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以现代统计分析软件为依托,开展跨课程的综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学术界从不同视角研究了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改革问题。首先,探讨了经济分析方法在学科领域的应用,如高桂华、张南(2013)[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分析,分别选取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构建DEA效率模型进行评价;李晓静(2014)[3]、焦大航(2016)[4]、李江涛(2017)[5]等认为经济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越来越广泛,追求利益最大化是驱使人类社会行为活动的重要运作机制,将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法学研究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刘君一(2015)[6]、刘兮(2018)[7]认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研究客观事物中多个变量之间互相依赖的统计规律性,这种分析方式在经济中的运用可以促使经济决策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规定。其次,分析了具体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如徐伟、王波(2000)[8]分析了主成份分析方法在多因素经济分析评价中的应用,并以上市公司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公司投资价值评价分析中的使用;谢水园、刘源(2011)[9]分析了Bootstrap方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认为在小样本情况下、总体分布的情况未知时传统的经济计量分析的结论值得怀疑,而Bootstrap方法为误差项分布未知的经济计量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朱小梅(2013)[10]认为多元统计分析是一种有助于经济分析的理论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历史数据将得出的结果与历史同期情况相对比,推导当前经济体系的运行状况;赵爽(2016)[11]、刘丽波(2018)[12]等将聚类分析方法引入地区人口综合评价,便于区域间差异比较分析。再次,研究经济分析方法的改进。如马娟、张涤新(2003)[13]初步探讨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因果分析方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力图将三种方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左新文(2004)[14]提出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经济计量方法、运筹与优化方法等,这些方法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王东(2018)[15]认为大数据背景下,把经济数学引入经济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能够简化研究对象、规范现代经济方法、清晰条理分析过程、拓宽经济分析思路和框架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应用以及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有关经济分析方法课程及改革的研究鲜有涉及,同时,课程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孵化作用不强、案例与现实脱离等问题。因此,本项目拟在现有基础上,在打造新经管背景下,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转换,对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丰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 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教学现状分析

2.1.1 教学平台不断完善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课程教学平台逐步多样化。一方面是在经济实验室采用电脑中控授课,教师在电脑上操作和讲解,学生在电脑上观看和实验;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了网络教学平台和慕课技术,逐步完善网络视频公开课,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交互式教学,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

2.1.2 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逐渐丰富

课堂教学和课堂延续教学的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软件操作分析,提升学生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实验分析,一方面熟练了统计分析的操作,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经济应用分析能力。

2.1.3 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

第二天一大早,李志勇就一骨碌爬起来,急急忙忙跑到一家服装店,掏出身上仅有的一万元积蓄,买了一个漂亮的小皮包、一套笔挺的衬衫西裤、一双亮堂堂的皮鞋,想了想昨天那个供货商的模样,又买了一条领带, “因为我从来没系过领带,以为也是像系红领巾那样,可怎么系都难看,瞎折腾了好一阵,把店员都逗笑了,她就重新给我拿了一条方便领带,我一看,有个拉链在领带背面,拿起来往脖子上一套,拉上拉链,就系好了!”

课程考核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纸加笔”方式,以分组形成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调研、分析,形成调研报告,突出了学生获得、管理、分析数据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针对不同章节内容设置了相应操作实验练习,作为考核依据之一。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热情,举办学生实验作品大赛,对调研报告进行评比。

2.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1 实验作品缺少孵化

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能力,通过选题、设计调研问卷、调研、数据分析,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实验作品成果孵化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调研报告最后只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并没有形成教学成果,调研报告是师生共同研究形成的作品,但在课程结束后并没有其它更好的用途和归宿,科研价值没有实现最大化增值;其二,所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没有得到学生很好的运用,大多数同学在课程结束后并没有进一步展开分析方法研究和运用,导致了课程的学习目的简单化和单一化。

2.2.2 教学与学生竞赛链接机制断裂

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竞赛活动建立顺畅的联通机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方法与手段,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各类学生竞赛正是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应用,但课程教学并没有将两者进行很好的结合,处于一种自发的断裂状态。

2.2.3 案例实践教学缺乏

课程教学与实践案例分析结合不紧密,案例教学和案例更新相对迟缓,导致案例教学没有为课程实验提供很好的支撑。一方面表现为教材理论性过强,过多描述统计实验操作;另一方面表现为经管类案例偏少,大多数是医学类、社会类等案例;还有一方面是师生缺乏实践操作,老师项目偏少导致案例分析能力有限,学生数据搜集能力不强导致难以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

3 教学改革与成果孵化模式

新经管战略的重要思想就是实现学生多元化培养,在教学中融合多学科知识交叉综合,培养出适应大数据新时代下创新型人才。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改变,课程教学方式也需要改革创新。

3.1 “经济学+”模式

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实验课程教学易受到教学主体学生的一系列交叉因素影响,如文科背景、个人兴趣等,导致学生先期理论基础薄弱,而过于偏重实践操作,薄弱理论分析和原理的掌握。打造新经管,推动“经济学+统计”“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社会”等,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增强学生统计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

3.2 “课堂+”模式

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推进“课堂+竞赛”模式,结合经济分析方法与各类竞赛,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以及以“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为龙头的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推进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课程学习热情。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课堂+案例”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参与自己横向和纵向课题研究,从传统的教学型课堂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研学型课堂。

3.3 “成果+”模式

促进教学成果深度应用,加大推广“成果+孵化”模式,通过教师对学生选题遴选、写作指导以及成果孵化,把有潜力的研究成果培育成学生课题项目,引导一些高质量成果修改形成学生论文发表。进一步打通成果孵化渠道,完善成果孵化平台建设,鼓励学生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结合课程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发表论文,并积极向创新创业实践转化。

4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才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打造新经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战略,通过对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课程教学模式不断得到完善,教学平台实现多样化。逐步实现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线下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案例实验为核心,线上展开视频公开课学习、案例练习以及课程答疑等方式。混合教学模式既避免了传统只注重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方式,又延续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充分运用了大数据教学手段。

第二,教学成果孵化不显著,长效机制需要完善。经济分析方法课与学生论文写作、课题申报、创新竞赛等联系密切,课程教学应该建立教学成果长效孵化机制,协助学生将课程调查报告修改完善后发表出来,引导学生将课程中学习的方法应用于经济问题研究和课题申报,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比赛、市场调查大赛、三创比赛等各类学术创新竞赛,孵化出更好的教学成果。

第三,新经管战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信息技术的到来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科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借力新经管战略,经济分析方法课程改革也逐渐向“经济学+”“课程+”以及“成果+”模式转变,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4.2 对策建议

4.2.1 推进新经管战略,夯实学科理论基础

主动适应新时代变化,打造新经管人才培养模式,用新视野审视学科发展,推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发展,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模式。推进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网上教学、慕课、移动课堂、线上线下互动等新的教学方法,在低年级基础课程模块中增设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运用等基础课程,在高年级专业课中增设互联网经济、智慧经济以及大数据管理等课程,夯实课程理论基础。

4.2.2 精简教学内容,丰富案例教学

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理论讲解到案例操作,前期可以先导入统计学相关知识,再介绍调研问卷选题、问题设计等,然后开始讲解及实验如何定义结构、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讲解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强化对理论的理解。案例主要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教材资料案例,需要熟练掌握操作与分析;另一个是网络案例,主要是经济分析方法经典案例模板,可以尝试运用与实验;此外,应该重视案例调研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对具体地区具体问题展开调研与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4.2.3 改革考核方式,孵化课程教学成果

传统的“纸+笔”课程考核方式侧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在课程考核中,一方面要多样化考试方式,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实验分析等;另一方面要多次化考核,不要以单次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要综合加权平时练习、实验以及期末考核;最后,课程教学成果孵化情况也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依据,比如调研报告或课程论文发表情况、课题申报情况以及参与竞赛获奖情况等都可以作为学生课程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的考量依据。

猜你喜欢

分析方法成果案例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验收成果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工大成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