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河》的婚姻“围城”解析

2019-03-15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母亲河婚姻家庭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忠诚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忠诚更是婚姻的基石,《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但在婚姻中,背叛又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精神上的,有的是肉体上的。正如钱锺书《围城》的题旨:婚姻等同于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2]。在讲究感情、需要忠诚的婚姻中,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从一而终长相厮守,为什么总不免出现背叛的现象,为什么不能共同固守婚姻的城池?长篇小说《母亲河》在描述贺氏家族几代人婚姻状况的同时,也展示了与围城式婚姻相关的诸多问题。

一、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无论是传统婚姻中的男尊女卑模式,还是现代婚姻的男女平等模式,大多女性事实上是家庭生活的核心。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是女人的家庭责任,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重大贡献。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女性解放被普遍认可和接受,女性的社会职务增多,社会价值也不断得到加强,很多女性凭借个人的才智和特殊的机缘,往往作出比男性更大的贡献,从而在家庭中也担负起和男性同样、甚至超越男性的责任。《母亲河》中的女性既有贤妻良母的类型,也有女强人的类型,但是无论哪种类型,她们对家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贺庆生是《母亲河》的男主人公,其妻子周秀琴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庆生和秀琴在克服重重阻碍结婚之后,就过上了“幸福和艰辛”的婚姻生活。秀琴出身农家,吃苦耐劳,精明能干,既能像男人一样下地干重体力活,“收割水稻时挑一百四五十斤的担子不弯腰,苦活累活尽量抢着干”,又能照顾庆生的身体,“晚上端来洗脚水,早上把刷牙的牙膏挤好在牙刷上,把杯子里的水倒满,这个习惯延续了整个一生”[3]71。小说中庆生和秀琴的农村生活写得艰苦而不失诗意:“割草、捡粪、砍柴,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啃几口红薯和干粮,夫妻是真正的同甘共苦。当背上背着大山般的重负,脚下是雨后泥泞陡滑的山路时,庆生心想,哪天日子好过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今天。”[3]71“文革”后庆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志愿到父亲付出生命的青海工作,过了两年将秀琴和孩子也接到了青海,一家人终于再次团聚。秀琴被安置到母亲凌芬工作的学校做图书管理员,工作轻松,正好可以照顾家庭:“精心侍奉丈夫,耐心照顾母亲,细心照料孩子,全心全意扑在这个家庭上面”[3]122。女性对家庭的贡献,在秀琴身上表现得非常充分。后来随着庆生的多次调转,秀琴夫唱妇随,一直相伴。尤其是庆生从市里调到省城文化厅任职以后,秀琴已然退休,专门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体贴入微、面面俱到。她“极爱料理家务”,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善于打扮自己”,衣着得体,妆容适宜;“对外交往上常常弥补庆生的不足”,重情重义,经常和亲戚朋友联系。这些都显示秀琴是庆生的贤内助,也只有聪明善良温柔体贴的妻子才能做到。

《母亲河》中还有两个成功的女性,一个是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贺玲,一个是出身底层的女强人赵春月。早年贺玲到北大荒插队,在一个严寒的冬季,不幸感染急性伤寒,在转送医院的路上,被返乡知青皇甫一清所救。在调养身体的一个月里,贺玲帮一清家烧水做饭、洗衣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两个年轻人也慢慢萌生了相依相伴的愿望。对于贺玲来说,“她深深感谢的是东北汉子的救命之恩,感动着那里土地和人民给予她的终生难忘的情怀”[3]75。对于一清来说,贺玲漂亮,心地善良,勤劳勇敢,有大城市姑娘的才学,却无小知识分子的娇气,所以他想:“如果命运能让我们结合,我一定拿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待你”。在贺玲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之后,二人宣布结合,相约二人的感情和婚姻关系“一生不变”[3]114。此后贺玲大学毕业工作、读研、又赴台湾,夫妻二人经过十多年的分离,终于在台湾安家,最终为海峡两岸交流做出了贡献。赵春月早年唱戏,后来进工厂做了工人,因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得到工人姐妹的喜欢,做了厂妇代会主任。春月的丈夫是军转干部,担任厂党委副书记。改革开放之后,春月转入机关,并且看准时机下海经商,她的丈夫反而没有了发展空间,日益消沉。春月下海后,从开歌舞厅起家,最终竟然入驻鑫州钢厂,尽管经历很多波折,但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整个家庭都因为她的精明强干而富甲一方。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出自《诗经·周南·桃夭》[4]17,三章反复咏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温柔贤惠或精明强干的女子,对婚姻家庭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二、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美满的婚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也需要精心的爱护。如果经历风吹雨打,往往会凋谢枯萎。身份和环境的变化,现实的物欲追求,很可能会对稳定的婚姻关系造成伤害。同甘共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甚至是同患难容易,而一旦条件改善,欲望的阀门打开,心中的魔鬼就会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强大的定力,很容易红杏出墙或者拈花惹草。《母亲河》描述的婚姻关系中,就有几对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出现情感危机甚至干脆出轨的情况。

国兴和惠萍,是在秀琴的介绍下认识并结婚的。婚后惠萍嫁到城里,并做了街道办妇委主任兼幼儿园园长。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惠萍逐渐重视衣着打扮,并且和县农业局局长有了暧昧关系,以至于多次深夜才回家。

惠萍的妯娌丁楠的变化更为巨大,随着国强房地产开发事业越做越大,其妻子丁楠的生活方式也随着发生很大改变,“出门奥迪车,进门脱皮鞋,头发打旋涡,嘴巴红艳艳,腕带白玉镯,脖子金项链,冬穿毛大衣,夏天裙子短,夜里打麻将,早晨睡到十一点”[3]157。整天无所事事的结果,就是精神空虚,与嫂子惠萍一起去看具有两性挑逗意味的录像片,然后被惠萍洗脑:“人家美国都性开放了,我们连看个搂抱的电影还蒙着眼睛,其实男人女人哪个不是那回事!”思想观念大胆解放的结果,必然带来行动的放肆和轻佻,最终被牌友余佳的男人马魁所勾引而失身。国强被人陷害,遭到检察院传讯,并以“虚报注册资金罪”被批捕。丁楠为了找到加害人,故意引诱马魁,最终得知内幕,也知道了自己还爱着国强:“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曾经给予过爱情的情人竟是如此卑鄙,没有想到社会会如此复杂,更没有想到自己在感情深处,还是与结发丈夫保持着痴情和哀痛!”[3]189国强出狱后,念在与丁楠的夫妻感情,原谅了妻子的不贞,但是为了求得心理的补偿,却主动勾引来家里做家教的女大学生雨晴。当丁楠发现了丈夫的不忠之后,并没有发作,而是说:“现在我们扯平了!”“就当是我给你的补偿!”[3]226“对于未来,丁楠可是想好了的,玩玩可以,但也只能到此为止,绝不能再往前走!”[3]240二者的婚姻和谐看似达成,但其实,“性从来就像一个议事厅,我们种族的前途和我们人类主体的‘真理’在那里决定”[5]。一对滥性的夫妻,已经与真理无缘了。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出自《诗经·小雅·谷风》[4]622,写的是一个弃妇痛苦的人生体验,“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当年担惊受怕时,唯我帮你分忧虑。如今富裕又安乐,你却弃我掉头去。夫妻双方共患难,却无法共富贵,事实上是很普遍的现象。《母亲河》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处于婚姻中的男女往往利用手中的财富和权势,抛弃了结发配偶,背叛了婚姻,使原本稳定的婚姻关系出现了裂痕。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风气和家庭关系的变化,作者也深有感触:“世界性的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们正在人欲物欲、消费主义大旗下日益商品化,变成了欲望的汪洋大海……”[3]322放纵欲望的结果,就是使婚姻双方都陷入痛苦或迷茫之中。

三、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尽管现在离婚率大大上升,但是从一而终仍然是中国人的基本观念。男女双方,或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或耳鬓厮磨日久生情,多数夫妻间都有深厚的感情,形成了稳定的家庭关系。但是在《母亲河》中,也有感情破裂导致离异的婚姻。庆生的母亲凌芬在丈夫去世后,生活陷入窘迫境地。民办教师秦光明耐心周到地照顾凌芬,终于打动了凌芬。更重要的是“丈夫已经在千里之外死去,弟弟又催着腾房”[3]19,在此紧迫的情势下,凌芬不得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嫁给了秦光明。二人的感情在一开始就存在问题,秦光明好吃懒做,品行不端,强逼凌芬的长女珍珍不到十五岁就出嫁了,又与庆生发生冲突,凌芬夹在其中,感到“灵魂被撕扯身体遭蹂躏”[3]23,身心受到了极大摧残。凌芬只能与秦光明分居,并在多年之后,经过法院判决离婚。

《母亲河》中呈现的更多的婚姻状态,虽然没有破裂,但是往往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国强和丁楠都有出轨,似乎算是“扯平”了。但是丁楠收心了,国强和雨晴的关系还在不断密切,丁楠提醒国强注意,国强却说现在公关全靠雨晴,“你要是年轻些靠你,现在是半老黄花啦!”丁楠怒指国强说:“你嫌我老了,那你把雨晴娶了吧,我给你腾位子!”从此丁楠“慢慢又恢复了一周三次麻将,一打打到深夜的坏习惯”,两个人互不关心,各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丁楠对公司管理也不放在心上了,只是“把一堆存折放到保密箱里紧紧看管”。此外只为儿女上学的事情操心,其他的事情都眼不见心不烦[3]323。

看似美满的庆生和秀琴夫妇,夫妻感情也产生嫌隙乃至出现危机。庆生和秀琴是患难夫妻,有着深厚的感情。秀琴持家俭朴,待人周到,也是庆生的贤内助,就这样,二人的感情也因为秦岚的介入而出现了不和谐因素。当庆生收到秦岚从香港寄来的信件,告诉他自己成了一名“逃犯”的时候,庆生心中挂念以致难以入眠。被秀琴发觉后,庆生就告诉妻子秦岚的遭遇,秀琴为秦岚的不幸而叹息,但是最后却说:“善恶自有报应,我知道你还想着她!”[3]140由此可见,作为妻子,作为女人,秀琴的关注点不在秦岚而在庆生,她用全部的感情守护着庆生,守护着婚姻。秦岚与庆生的感情日渐深厚,秀琴必然对此有敏锐的察觉。秦岚返乡探亲,庆生邀请秦岚到家住,在送行的时候,庆生不断地给秦岚夹菜,并希望秦岚留在国内,这引起了秀琴的不满,于是一场明争暗斗在餐桌上展开:

秀琴听了说:“秦岚你留下不走,就可以天天见到庆生了,是吧?”秦岚看了看秀琴难以掩饰的不满,笑了,说:

“嫂子,那我不工作了,天天伺候庆生哥!”

“那当然好!你们天天待在一起,想干啥干啥,多快乐啊!”[3]305

饭桌上的明枪暗箭,确实表明了秀琴和秦岚难以共处的紧张。这情形对庆生来说很难容忍但又不好发作,幸好秦岚还算知趣,将当时的难堪敷衍了过去。

后来,庆生到省文化厅做党组书记,曾带队到鑫州考察,回到家,秀琴说:“这次回故乡快活啊!还带个漂亮的女记者,真过瘾!”庆生解释是工作需要,秀琴说:“那你为什么不带个男记者呢?”“你们男人,都一个德行,败在漂亮女人怀里!”庆生愤怒了,恨不得像年轻的时候抽她一个耳光,但还是忍住了,当晚,庆生没有回家,秀琴也没有打电话。这还是两个人的第一次[3]521。此时的庆生,也许自己还没意识到,他正是因为家庭生活的紧张,才将情感投射到并无深交的年轻女记者欧阳意茹身上,而这却被秀琴再次敏锐地察觉到了。

应该说,庆生和秀琴的嫌隙,不仅在于秦岚,也在于二人个性上的差异,庆生“似乎不能原谅的,还是妻子那种乡下人特有的固执和绝不认错的性格。妻子几十年前对家庭抗婚的那种磐石般的倔强今天都对着了自己。”[3]476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出自《诗经·氓》[4]176,一对曾经的恋人最终感情破裂,曾经幸福的婚姻以离异告终。尽管《母亲河》中的婚姻离异的很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婚姻没有矛盾,很多矛盾恰恰是日积月累,最终成为心中的隐痛,成为婚姻航程中的暗礁。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6]婚姻中有很多幸福,也有很多痛苦;有的开始幸福,后来出现裂痕;有的日积月累,情感渐趋深厚。在《母亲河》中,不仅描绘了社会万象,也展现了婚姻百态,既让读者感知两性情感的丰富,也令读者思考世事变迁、聚散离合的无常。高质量的婚姻需要爱情的滋养,而“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7]。有情人终成眷属之后,还有漫漫人生路需要夫妻两个人共同走过,唯有互相珍惜、互相忠诚、洁身自好并积极向上,才能保持婚姻的稳定和长久,才能实现人生的幸福!

猜你喜欢

母亲河婚姻家庭
母亲河、忆江南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家庭“煮”夫
母亲河情缘
我爱你母亲河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