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2019-03-15汪顺来
汪顺来
(祁门县阊江小学 安徽黄山 245600)
在教育部第98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上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鲍传友教授强调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积累、深沉和传承的过程,真实地以过日子的方式建设学校文化。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制度,一流学校靠文化。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钱志亮从人性善恶假设,澄清教育的使命“抑恶扬善”。北师大博士生导师褚宏启教授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也就是国民的高级素养“创新+合作”暨聪明的脑、温暖的心。
这让笔者真正体会到新时代的校长必须注重学习、增强素质、包容厚德、以人为本,用责任担当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祁门县阊江小学是一所有着70年办学历史的城区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学生由原来的几百人发展至现在的2000余人,既有城镇化快速迈进的原因,更有阊小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拼搏精神的传承和对教育的热忱的原因。新时代如何让百姓实现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办有品质的学校,是现在的阊小人为之努力和思考的。阊江小学秉持着基于儿童立场,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的核心理念,围绕“团队文化助力教师成长、课堂文化构建高效课堂、育人文化营造精神家园、校本文化提升学校内涵、远景文化孕育最美校园”五个方面提升学校内涵。
一、团队文化助力教师成长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动车组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子弹头”教师队伍的引领。教师的师德素养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和灵魂。变化的世界,要求我们知变应变,理想信念是构建教师素养之本,读书学习是涵养教师素养之源,沟通合作是提升教师素养之路,教学创新是增进教师素养之力。
阊江小学目前有高级教师5人,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人,国家心理咨询师7人,构建“教书匠(合格教师)—教育者(教学能手)—教育家(教育专家)”名师体系,设置“351”年限。全员树立教师不仅仅是一项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理想的事业。学校合理规划教师成长的路径,发挥本校名师、本土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先后成立了心语工作室团队、祁门县曾健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是本校的本土专家、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实现“凝聚一些人,带动一批人,影响一群人”的目标,从而辐射整个学校,影响更多人的成长。工作室的工作内容是,教育教学的引领、青年教师的辅导、课堂教学的问诊、骨干教师的再成长。学校拨付专门资金,确保有专门场地、专人负责,先后出台了工作室工作制度、计划,编制了《工作室工作手册》和《工作室个人成长手册》,工作室出版了《心语》报,版面有《杏坛漫步》《课堂回眸》《书香生活》《校园花絮》等栏目,深受全校师生欢迎。
二、课堂文化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展示地,课堂文化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学习拥抱变化,阊江小学立足师傅是根、磨课是本、备课是本、上课是本、议课是本、练功是本、活动是本、师爱是魂、积累是术、课题研究是术等环节,脚踏实地,抓铁有痕,构建出独特的学校课堂文化。至今已有26人拜师结对,学科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近年来已有8名教师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期刊发表,10名教师在市县各类赛课中获一、二等奖,胡祁红、凌静、郑桂珍等7名教师获得市县学科带头人殊荣,3项市级课题以2优1良好的评定等次顺利结题。近百名学生在省、市、县科技创新、爱国主义读书征文、讲故事等各类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学生习作园地《YY》刊物已出版8期,20名学生被聘为该刊物小编辑,极大激发了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育人文化营造精神家园
学校这块文化栖息地,是学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创造的摇篮。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校文化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共同的价值观,由表及里,分别是文化象征、共同的行为、文化价值观、共同假设。共同假设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形态,体现为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共同愿景等。它代表着对教育和人的本质的看法,是最不可见和最深水平的组织文化。
阊江小学秉承着“学生成长为本、教学质量为根、办学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校训是“明德启智”,校风是“团结、勤奋、求实、进取”,学风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学校还树立绿色质量观:教育质量不等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不等于考试成绩,突出教育公平:“没有公平的质量是不道德的,没有质量的公平是低层次的”,全体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四、校本文化提升学校内涵
校本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一环,阊江小学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立足明德启智开发极具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珠心算、经典诵读、生命科学、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
珠心算特色课程凸显学校办学品牌。学校珠心算教学创办10余年,先后获得“安徽省少儿珠心算培训基地”“全国珠心算教学实验点”称号,多年来坚持不懈做好珠算非遗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学校在做好创新与发展,构建显性文化环境的同时,潜心研究文化内涵的发展,围绕珠算文化,开展珠算活动,建造珠算文化墙,并结合珠算文化编排了珠算操、珠算舞,将学校珠算传统内化延伸,让这项非遗传统发新芽。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诵读内容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与教材相结合的古诗词、小古文、成语故事等。诵读内容全覆盖、形式全覆盖、家校全覆盖。每堂语文课 “课前一诵”活动、每天和家长一起读经典活动、活动课的红领巾广播站诵读经典时间、经典文化手抄报比赛,班级开辟“经典角”“经典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
五、远景文化孕育最美校园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学校将构建远景文化,教师更强,学生更佳,校园更美,创建美丽校园。
学校将持续做好学校文化的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小制作、红茶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助力生本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师能力,牢牢树立公平而有质量的绿色质量观。
文化育人,学校要群策群力,做好传承和发展,做好学校整体文化谋划和实施,结合阊江小学位于阊江河畔、凤凰山边、文峰塔下,构建“上善若水”内涵文化体系,构建特色校园水文化,真正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