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以《与蒙娜丽莎的一场邂逅》为例

2019-03-15房丽男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蒙娜丽莎美术作品美术

房丽男

(安徽省濉溪中学 安徽淮北 235100)

2017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正式走进“核心素养”时代。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落实到美术学科,就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部分。

素养1: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是美术学科素养中的基础,要求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等形式特征;以搜索、阅读、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培养的是美术学科素养的初级能力。

素养2: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以现代与传统的教研内容为主体,多方面利用技术与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形成创造视觉形象的相关意识,并能够利用多种方式综合美术元素,通过表现等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过程以及蕴含的情感,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素养3: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核心素养,存在于精神层面。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拥有健康的审美趣味,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利用各种方式正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积极主动地利用美的方式来美化生活。

素养4: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

美术学习能鼓励人们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创意实践能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要领,运用创新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造新的美术作品。“创意实践”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中人们必不可少的素养。

素养5: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能让学生认识美术和文化的关系;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能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成果和他们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有人称之为文化视野。从文化的角度看事物是整合的,因为文化是跨学科的,可以将很多方面和学科整合于其中。对于美术而言,通过作品,我们可以“以小观大”,透过特定时代的作品进而感知当时的社会文化,可以“以大观小”,通过对当时文化特征的认识,理解具体作品的内涵。

高中美术课程应该怎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把教学落实到实处呢?作为高中美术教师,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美术鉴赏作为必修部分,安排在第一学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也对学生美术感知和表现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蒙娜丽莎的一场邂逅》的教学案例出自高中美术鉴赏学习模块。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高中二年级学生,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认识有限,缺少深入赏析美术作品的能力,因此完成美术鉴赏是有一定难度的。本课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鉴赏活动中,深入探索,感受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这也正契合高中美术的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形成高中生必备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把以上课程目标作为精神旨归。

一、创设课前导入情境

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课《蒙娜丽莎》,了解这幅传世杰作的基本信息及其背景,然后请学生填写纸质自主学习单,回顾微课内容,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深入探究,甚至质疑,让学生愿意走进世界名画,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

由于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达·芬奇的绘画已有初步感知,但对其作品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认知有限,也缺少深入赏析作品的能力。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就完成了对画作基本信息的学习。

以上教学环节解决了达·芬奇画作基本信息这个教学内容,是最基础的图像识读。

学生的自学成果并不完整,且其研究方向、程度各异。我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提出疑问,利用柱形图展示学生的多个关注角度,形象直观。学生的观察思考,既是识读,也涉及理解和判断,为下一阶段的探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三、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探究

1.赏析作品艺术价值

在赏析作品艺术价值环节中,依据数据图展示的角度,借助相关辅助软件,结合自学活动,学生上台汇报成果。汇报的内容主要是从技法、色彩、背景、构图方面对作品进入初步分析,并在需要时动手画一画,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一步赏析作品的艺术价值,并用多媒体展示归纳了知识点。

2.理解作品的历史价值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历史价值,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巧妙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手中的移动设备,查阅相关资料,从作品内容、表现形式、绘画风格三个方面对比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探讨《蒙娜丽莎》的历史价值。

为提高课堂效率,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活动充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这种交互式教学,让课堂的信息共享、反馈变得迅捷高效。在充分探讨后,学生理解了《蒙娜丽莎》更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二)结论

师生一起探讨“美”的标准。

课堂在此进入最高潮,学生的共同疑问被顺势提出:名画不应该好看吗?

我借助QQ群,请各个组把他们认为美的事物发到QQ群里,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学生思维活跃,互动热烈,很好地诠释了他们的审美标准。至此,我的最后归纳也就水到渠成:没有人强迫你认为名画是美的,博物馆里陈列这些画作并不是为了重塑你的美学观,而是为了告诉你这些画作的历史意义——连接着怎样的变革,隐喻着怎样的事件,表现了哪些人类文明的成就。学生学会深层次地欣赏绘画作品,这是学科能力,是艺术修养,而理解画作历史意义则是更深刻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了对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认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了个性化学习;课上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网络化资源整合,利用手中的移动设备查阅、筛选信息,随时随地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这种翻转课堂的模式,极大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整节课中,教师通过UMU、QQ群、微信、计时器等工具在课堂中的运用,让课堂的信息共享、反馈变得迅捷高效;学生使用移动设备查阅资料,进行交流,并形成观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达到最终解决疑问的目的。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合理搜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学所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会大大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养成的主动性,促成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是不断发展的国情需要,是国际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美术教学观念,积极创新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迎着扑面而来改革春风,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当仁不让的精神觉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不遗余力地落实新课程目标,科学育人,文化育人,争取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道路上留下自己探索的足迹。

猜你喜欢

蒙娜丽莎美术作品美术
可爱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蒙娜丽莎说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