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运河文化带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探讨
2019-03-15许可毛兆明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
许可 ,毛兆明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运河,是重要的历史遗产,在世界范围内,多处运河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中国的京杭大运河、美国的伊利运河、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英国的曼切斯特大运河、美洲的巴拿马运河等,其中,全长2000多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拥有规模最大、长久使用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运河沿线逐渐建设形成了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村镇,也集中体现着中国大运河的文化现象。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报告指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三个维度,分别为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与浙东运河。其中江苏为京杭大运河沿线涉及的6省市之一,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建设,自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底,《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相关报道12篇,分别从保护、传承、利用、综合等方面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规划。也为大运河文化带南通段保护与更新策略提供了具体的参考。
南通滨江临海,辖区内河航道众多,自古以来以产盐为地方特色经济,运河南通段的形成与发展,多与制盐业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由于张謇的营建,南通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南通境内的运河逐渐繁忙起来,例如通扬运河、通吕运河等,尤其出现了在运河节点上的历史遗存,值得进一步发掘其历史、人文价值,比如十八里河口、唐闸古镇大达轮步公司等,都是南通大运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对其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势在必行。本文将以唐闸为例,结合十八里河口、余东等南通市周边地区大运河历史遗存,分析南通大运河文化带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1 南通大运河文化带传统建筑保护策略
1.1 建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通过生态环境的视角,治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建筑,有助于建立村镇、街区、重点建筑等较为系统的保护措施,首先,建筑生态反映着该地区的综合特色,以唐闸为例,较多工业建筑遗存给本地带来了工业重镇的生态面貌,在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该地区传统产业特征,保护好沿运河东西两侧建设的规划,在传统建筑功能保护基础上,维持好历史的局面,才能长久体现唐闸系统化的工业重镇形象。工业建筑遗存是唐闸最为重要的特色,其建筑生态联系着沿街商业建筑、航运交通建筑、文化娱乐建筑、教育产业建筑等等,但各种类型的近代唐闸建筑,均统一在鲜明的唐闸工业文化系统之中,使每一个传统建筑遗存都符合唐闸的建筑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重在治理,建筑生态保护治理应优先发展。
纵观整个唐闸,其建筑生态丰富多样,源于唐闸拥有完善的城镇发展规划,自1895年大生第一纺织集团在这里成立开始,唐闸的通扬运河两岸开始呈现出完善的发展格局,分别在基础设施、工业、交通、教育、金融、公益慈善等方面展开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有1916年成立的大生发电厂、1913年成立的大聪电话公司、1911年成立的南通保坍会、1917年成立的电话电报局等,工业建设方面有1901年成立的广生油厂和复兴面粉厂、1913年成立的资生冶厂和阜生桑蚕染织公司等,交通建设方面有1901年成立的大生轮船公司、1913年成立的大达内河轮船公司、1904年成立的大达外江轮步公司以及1905年开始修建的港闸公路和1910年开始修建的城闸公路,结合1905年成立的唐闸私立实业小学、1912年成立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13成立的南通私立第一幼稚园等文化教育建设。综合唐闸建筑的多样性,发掘唐闸历史地位价值,在建筑生态系统概念下进行保护,首先要分析唐闸工业形态特征,在尊重唐闸建筑功能与样式的基础上梳理其保护的对象与方向,其中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对单一街区或单一建筑进行保护,而是在唐闸工业城镇文化的起点上审视建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
1.2 传统建筑修复与保护
做好传统建筑统计测量工作,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档案与数据库,分析并尽量保护好传统建筑施工工艺,为传统建筑保护性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包含当代先进技术的运用,例如数字建模技术等强化建筑修复的可控性。同时,建筑材料的时代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着传统建筑保护的价值。对于传统建筑的修复与保护,与之相关的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也是传统建筑保护的重要部分,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是当前较为紧迫的问题,修旧如旧、尊重历史原貌,在保护好建筑生态前提下修复历史建筑,其中,运河文化带沿岸建筑有很多值得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地方。比如十八里河口,笔者曾经走访过此地,当地原住民介绍有关运河的建筑遗址,有桥梁、有码头等等,现已不存,作为运河文化遗存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在重要的运河节点,恢复其航运功能性建筑,夯实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物质基础。
1.3 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是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南通地区水系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南通盐民文化、农耕文化,以至于近代的民族工业文化,均与水系资源密不可分,运河是承载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重任,南通地域的运河,同样也见证着南通这一方水土的前世与今生。在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着眼于地方历史先行特征,凸显南通地方盐垦、农耕文化与运河之间的连带关系,保护南通地方原生态文化现象,探索塑造南通特有的文化品牌,其中,可为旅游等资源开发的开发开拓新思路。比如运河文化生态游,结合南通地区特有的农作物特产、盐类深度加工类产品开发、纺织类特产、非遗项目等,重新整合南通历史文化资源,在面向社会、大众参与的过程中,融入时代步伐,做到在当代运用中保护,在历史保护中运用,使运河历史文化保护项目更亲民,更具有保护与再生设计的价值。
2 南通大运河文化带传统建筑传承策略
2.1 历史与文化传承
区域文化特质在运河文化传承中起到丰富其文化形态的作用,其中,涉及到不同的河段,呈现出的物质化文化遗产和精神化文化遗产也有所不同,从而体现出多样的文化传承关系。以南通境内运河为例,按时间与空间维度可以组建文化遗产传承信息网,也可以从功能的角度,梳理运河与地域特色经济的密切关系,将历史文化与经济文化相关联,搭建大运河文化带区域内节点经济网络图,为后续的历史遗存开发与利用提供有效的规划设计参考。
如笔者在余东古镇走访盐码头历史遗存,虽然盐码头现已仅存若干台阶,昔日的繁忙景象早已不见踪影,但此处沿岸道路宽度、房屋空间尺度、绿化植被状况等一系列物质遗存,均能反映出此地盐码头的规模以及当年运盐的方式方法。作为一个运河文化带节点性采样案例,研究其文化特质,辐射至周边盐场关系,由点到面,从而显现南通地区盐垦文化传承的区域特色。
2.2 历史与发展
纵观历史,往往能给人们在发展问题上提供很多依据,根据上述综合多维度视角组建的文化遗产传承信息网,立足发展的高度,制度化与管理化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同时,制度化管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由于历史原因,运河的主体功能渐渐消隐,文化遗产的属性逐渐增强,由此带来的发展策略性也随着多样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讲,在制度化管理方面,整合运河文化资源,联动文化生态,政府驱动与民间联动,都是值得深度思考的解决途径。
3 更新
对于历史遗存的更新,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重建、翻新、修缮等方法实现的。对于南通地区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更新问题,运河节点主体物质遗存现存较少,可以通过梳理文化现象来驱动更新建设,做到更新是紧贴运河文化背景为依据的,满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整体需求。
3.1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其范围超越行政区域的划分,南通地区运河属于中国大运河的支流,地处广袤的长江下游沿海地区,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有的运河面貌。其沿线古村落、古民居、古街道、古寺庙等等,都拥有着江海文化特色,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注重江海文化社会感知建设,扩大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外沿开发,创造丰满的南通运河文化带内涵,建设具备当代特征的大运河文化带。
3.2 大运河生态带建设
大运河沿线村镇具有较强的运河经济文化特征,在传统建筑保护方面,应着眼于建筑功能、历史、材料等方面,为全方位打造运河文化带服务。笔者走访栟茶古镇后,产生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构想,目前栟茶古镇正在改造,其重点改造的区域围绕着石板古街向两边展开,未能体现栟茶作为运河文化带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村镇的显著特征,如通过栟茶运河沿线及与之关联的商业、文化、民居等建筑协同规划,更深度的融入运河元素,产生运河文化效应,从生态的角度看,对于此地及其类似运河节点村镇,均应立足于人文生态视角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与利用设计。
3.3 大运河景观带建设
基于本文主旨,在注重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建设中的建筑保护部分,与景观带的建设的确存在较多如何协调、共同开发方面的挑战,在尊重自然村落布局、历史发展现状、建筑功能表达为背景的前提下,建议保留建筑“表情”特征。笔者梳理栟与茶运河平行的沿线传统建筑时发现,中市街的建筑立面所传递出来的“表情”信息量很大,其中有不同历史时间、不同功能布局、不同施工工艺的建筑立面,目前保持原生状态,由于其历史时间跨度基本可以从清代中期一直到建国后,整个街区历史建筑的信息量如此之大,利用本地街区资源,可以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建筑博物馆,成为大运河景观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市街沿街建筑立面有着明显的商住特征,符合运河传统经济布局,从功能上分析,有商铺、寺庙、民居等,附近还有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从风格上分析,有传统的如意门、也有民国时期的中西合璧样式,从材料上分析,有传统建筑常用的木材、砖材、石材等,也有近代建筑材料水泥等,建筑“表情”及建筑语言非常丰富,并呈现出浓郁的运河文化带节点村镇栟茶特征。
3.4 旅游开发
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相关区域的开发,均能直接或间接的带来旅游效益,因此,在旅游开发方面,建筑提供了游客游览的场景物质基础,因此,对于传统建筑而言,其中的内涵必须以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运河文化带开发是否能产生旅游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讲,传统建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不少历史村镇的旅游开发,使得原有的村镇成为空城,或是改变其传统建筑的功能,亦或是翻新重建,毁坏了建筑人文生态,均为不可取的开发方法。平遥古城开发较为成功,细看也有很多建筑经过翻新或是修缮,但整个平遥古城在保护过程中,重点关注古城功能及格局,尽量保持古城的传统功能,其古城文化生态在开发利用中被完好的保留下来,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点。因此,反思运河文化带旅游开发建设,也必须完好的保持运河人文与经济生态,在历史的角度,无论何时,均能在旅游中让游客感受到运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4 结语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沿线各地积极响应并以不同的方式与进度打造运河文化带,本文讨论了传统建筑保护在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的相关策略,通过对南通唐闸、栟茶等地的实地走访,梳理传统建筑现状,寻找保护与更新思路,注重人文视角下的保护,强调建筑生态或村镇人文生态的表达,为传统建筑的保护探求符合当地特征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