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2019-03-15许林英诸亚铭张琳玲周南镚崔萌萌朱杰丹
许林英,诸亚铭,张琳玲,周南镚,崔萌萌,朱杰丹
(1.浙江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5300;2.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玉米(ZeamaysL.)属于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一带,约于16世纪中期引入中国种植,而鲜食玉米(Z.mays L.saccharata Sturt)又被称作甜质玉米,为玉米属亚种,是一种集果、蔬、饲、粮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本试验对杭玉甜12、脆甜89等8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鉴定其丰产性、抗病性及主要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从而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新品种(系),为调整慈溪市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推广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引进的8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系)分别是:杭玉甜 12、脆甜 89、翠甜 4号、浙甜 19、浙甜 20、科甜 4号、嘉华802、BMB458,以浙江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超甜4号作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8年在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进行,试验地土质为粉砂壤土(黄泥翘),肥力中等,前作空闲。试验地土壤肥力均匀一致,栽培管理水平一致。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穴距0.32m,行距0.6m。小区行长4.16m,每小区8行,每行13穴,每穴 1株,小区面积 20 m2,折合种植密度52 005株/hm2。小区间隔0.32m,四周设保护行。拖拉机耕地前1 hm2施有机肥6 000 kg作基肥。4月3日基质穴盘苗育苗,每穴1粒;4月16日移栽,4月 24日1 hm2用俄产硫酸钾型复合肥 (15∶15∶15)600 kg追肥。
各品种收获时取每小区中间2行10株进行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苞叶长、单穗质量、净穗质量及千粒质量等性状的室内考种工作,2次重复,按小区计产,并对考种后的玉米品质及风味进行现场品尝。5月23日、6月1日和6月28日全小区3个重复分别进行顶腐病、茎腐病和纹枯病的调查。6月28日各品种抽取有代表性的每小区中间2行10株,进行田间株高、穗位高、株型等测量,2次重复;全小区3个重复进行空秆率统计。
1.3 田间管理
4月16日用高氯氟氰菊酯浇根防治地下害虫;5月3日用甲维盐防治玉米螟;5月21日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和磷酸二氢钾防治顶腐病;5月22日用甲维盐、敌敌畏和多菌灵防玉米螟和病害;5月26日用农用链霉素防茎腐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见,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为78~84 d,均迟于超甜4号(CK),但相差不大,杭玉甜12和浙甜20为79 d,比对照少1 d;浙甜19和嘉华802最长,均为84 d。
2.2 田间抗性
由表2得知,就抗倒伏性而言,杭玉甜12、浙甜19和BMB458抗性最好,没有倒伏现象发生;浙甜20有中度倒伏,倒伏率2.90%。顶腐病除了超甜4号 (CK)发生比较严重,发病率达到15.05%外,其他品种均无发生。茎腐病发病率在3.88%~23.19%,超甜4号(CK)发病最轻,发病率为3.88%,浙甜20发病最重,为23.19%。纹枯病发病率在4.35%~55.77%,其中浙甜20发病最轻,为4.35%,浙甜19发病最重,为55.77%,超甜4号(CK)发病率为10.68%。
2.3 品质
由表3可见,现场品尝风味,科甜4号最好,浙甜20和超甜 4号(CK)其次,浙甜 19和嘉华802最差,其他品种口感均一般。
2.4 农艺性状
由表4可知,参试品种的平均株高为229.20~265.65 cm。以科甜4号最高,为265.65 cm,较CK高 19.30 cm;浙甜 20最低,为 229.20 cm,较 CK低36.45 cm。穗位高在65.10~110.00 cm,浙甜19最高,为 110.00 cm,较 CK高 36.60 cm;杭玉甜12最低,为65.10 cm,较CK低8.30 cm。穗长在19.40~21.73 cm,BMB458最高,为 21.73 cm,脆甜89最低,为19.40 cm。 穗粗在 4.72~5.29 cm,浙甜20最粗,为 5.29 cm,超甜 4号(CK)最细,为4.72 cm。穗行数在13.40~19.50,其中BMB458最多,为19.50行,较CK多4.95行;嘉华802最少,为13.40行,较CK少1.05行。单穗质量以浙甜19最大为347.9 g,比CK大73.55 g;脆甜 89最小,为258.81 g,比CK小,15.54 g。净穗率翠甜4号最高,为71.38%;脆甜89最低,为58.12%;超甜4号(CK)则为69.88%。千粒鲜质量嘉华802最大,为413.25 g,比 CK 大 53.25 g;科甜4号最小,为283.50 g。
2.5 产量表现
由表5可见,参试品种中除脆甜89明显减产外,其他品种产量均高于超甜4号(CK)。浙甜19产量最高,为17 841.00 kg/hm2, 较CK增产35.08%,差异极显著。翠甜4号、BMB458和杭玉甜12产量分别比CK增加22.75%、18.01%和14.60%,差异均极显著。浙甜20产量比CK增产11.85%,差异显著。科甜4号和嘉华802比CK增产,差异显著。脆甜89产量最低,为11 233.00 kg/hm2,较CK减产14.95%,减产幅度极显著。
表1 鲜食玉米品种物候期观察结果
表2 鲜食玉米品种抗性调查
3 小结
表3 鲜食玉米品种品质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浙甜19虽然产量最高,达到17 841.00 kg/hm2,但其生育期较迟、口感差,商品性差,难以有市场。翠甜4号和杭玉甜12虽然产量不如浙甜19,但口感尚可,可适当种植。浙甜20和科甜4号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口感好,特别是浙甜20产量比CK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可在当地推广种植,科甜4号也可作小范围的种植。本次试验未作当地同时期市场价格调研工作,所以经济效益分析有待在下次试验中进行。
表4 鲜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调查
表5 鲜食玉米品种产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