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见力学 文心诗境-朱天曙的书法创作、研究与国际传播

2019-03-15李徽

中国书画 2019年1期
关键词:篆刻书法艺术

◇ 李徽

纵观历代书家,大抵可分作两种类型:一是不治他技,毕其生于一术者;二是浸淫文史、纵横儒林,于诸行当皆有兴趣,且又能以之涵泳治学者。二者面目、韵致、趣味、旨归各有不同,一主理,一主情。主理者孤守一隅,故难于学问处通达;主情者不囿窠臼,因之能博学淹贯,风神自在。我以为,朱天曙教授属于后者。

朱天曙先生出生于江苏兴化,这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施耐庵、郑板桥、李鱓、刘熙载等历史名人皆出于此。生长于兹的朱天曙先生,自幼受长辈熏陶、濡染,对中国传统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朱天曙先生因书画方面的突出成绩被保送至扬州大学,专攻中国古代史。此时的他沉浸于史料的海洋,汲取养料,用历史学视角审视书法、篆刻、绘画艺术,在理论研究上有深入、独到的见解。他常常说自己书画、篆刻创作中融通、积淀、浑厚的风格,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在扬州大学历史系四年的学习。此后,朱天曙先生先后跟随祝竹、黄惇、卞孝萱、陈智超等诸位先生学习篆刻、书法理论、古代文献和文史知识。或许正是江南水乡的氤氲造就了他沉稳、儒雅的个性,独特的生活际遇和心路历程赋予了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一路走来,朱天曙先生从历史学本科、书法创作硕士、中国书法篆刻史博士到艺术学博士后,系统的专业教育和文化积累使得他学艺兼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梁启超先生讲,研究中国的学问应走两条大路:一是文献的学问,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一是德行的学问,用内省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书画、篆刻研究不外乎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文献的学问,自不用多说,这是他的傍身之技;而德行的学问,先生们的言传身教也给了他最好的示范。黄惇先生以赵子昂“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及“书中之趣,书外求之”相授,卞孝萱先生也曾经用“专”“通”“坚”“虚”“天圆地方”给他讲述治学之道,要求他能坚守本心、触类旁通、苦下功夫。

朱天曙先生在其治学的二十多年里,一直将老师们的教诲谨记于心,坚持从书法艺术的本质出发,立足传统,面向未来,融贯中西。在学术研究中,他希望自己的研究,以创作家兼学人的视野,把创作中的艺术实践和文献中记载的理论精华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验证创作,也用自己创作的经验反观历史上的文献。先后出版《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周亮工全集》(十八册)、《中国书法史》、《宋克书法研究》、《书为心画》、《周亮工年谱》、《吴让之年表》、《齐白石论艺》等著作,这些都是把文献整理和艺术研究相结合的成果。其中《中国书法史》列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文化外译项目”,是唯一的艺术类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发行;《周亮工全集》获第三届优秀古籍著作奖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2018年,他又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

朱天曙 意临古砖铭文 纸本 2018年

而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朱天曙先生努力体会古人讨论艺术的精神内核所在,并将这种精神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他尤其注重笔法、笔墨契合的书写性、诗书画印的一体性、作书的“通变”性,曾多次论述道:

书法之要,首在笔法。笔法之要,多在于“二王”一脉中。故学书者,无不从中得其法……帖法与碑法相得益彰,若以“形似”为要,不讲用笔,难得中国书法意象与精神。

笔墨之要,贵在两合……笔墨之间,“笔”当重于“墨”。以“笔”驭“墨”,可得内力;以“墨”富“笔”,可得氤氲。近人黄宾虹、林散之尤重两者之融。若徒以“墨”法之变而求书者,必不得用笔之要,难以深入。

历来中国诗书画不分,何也?诗中涵养,书中用笔,自然陶冶皆融为画也。书之笔墨技法归于画内,诗之精神气韵归于画外,自然之美归于画道。今人沉溺西风,以毛笔作素描,言必论造型,填墨填色,不知中国画写意精神之所在,岂不悲哉!

作书最重“通变”。康南海而立后曾欲上通篆分而知其源,中用隶意以厚其气,旁涉行草以得其变,下观诸碑以备其法,流观汉瓦晋砖而得其奇。浸而淫之,酿而酝之,神而明之。然观其一生所作亦未能到。余愿弘其志,以山水闳意境,以金石求浑穆,以刀味补笔趣。王镛教授曾赠余“天然苍秀”四字嘉勉,然做到此四字难矣!

观先生书作,尤其突出“写”字,常以秃锋挥毫,求其涵泳、朴茂,篆隶皆能入古人深处而出新,学问文章之气盎然于笔墨间,行草书发轫于“二王”又佐以颜鲁公、杨凝式,以汉碑法行之,用笔含蓄、沉稳,结字古朴、自然,别具情调,风貌凛然。总体来说,朱天曙先生的书作常以韵取胜,貌似寻常,实则奇异,于劲健洒脱中展现出一种浑然天成、苍老朴实的境界。可见其在与传统的对话中,更侧重于精神境界的揣摩,运思灵台,每有所悟,发而为书。其画作更是以碑派用笔方法入画,丰富笔墨的趣味。山水学黄公望、八大山人、黄宾虹、傅抱石等,花鸟则取法沈周、齐白石等。他将自己的文人精神寄托在书画合一的作品中,“欲得身心俱静好,何如书画作生涯”。其篆刻讲究印外求印,凡金石铭刻、陶文、秦汉刻画、封泥等,皆从中取法而生发出古味,同时又具晚清印人隽永清雅之意韵,含蓄而恣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求古诀,但不显怪诞,求新意,但不失古味”。

作为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朱天曙先生更肩负着传承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他认为要拓展书法的国际教育与交流的范围和方式,不仅要向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汉文化发达的国家开展国际书法教育和学术交流,还要对“非汉字”的国家加强书法的国际教育,使他们逐渐喜爱、欣赏中国汉字,进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领会书法的人文精神,充实书法国际教育与交流的内涵,扩大国际书法教育与交流的“有效性”。在交流方式上,他主张不能仅仅展示书法作品,还应该组织书法家和热爱书法的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书法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和现场书写创作,沟通思想,直观书法的创作过程和器具使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要加强中国书法和相关文化如中国篆刻、中国画、题跋、收藏、诗词、装裱、博物馆学等的修养,这些都有利于中国书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教育。

除此之外,朱天曙先生还经常出席各种国内高端论坛,如首届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等,介绍中国艺术国际教育的经验,将自己的讲座和书画展办到了韩国、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际文化机构中,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的声音,也因此获得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文化交流贡献专家”和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中国书法贡献奖”等荣誉。凡此种种,都是朱天曙先生身体力行地为促进书法教育事业发展和书法文化的国际传播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朱天曙先生曾提出“正见力学,深美闳约,文心诗境,圆融神明”十六字。“正见力学”强调书法重本源实践,“深美闳约”体现书法重艺术审美,“文心诗境”揭示书法重文化精神,“圆融神明”讲求书法重哲思象征。朱天曙先生将此定位自己的学术追求和艺术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天曙先生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注意将精神境界的培养看作是笔耕之外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谙中淬炼自己的精神品格。他通晓书论、精通文史,对中国书法韵致、情境的把握更是得天独厚,再加上他擅长绘画、篆刻,从宏观上深知中国艺术的三昧,他以全面的修养为书画艺术营造了一个自足的天地,这也正是奠定其书法艺术品格的文化根基。清人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中曾言:“学问为铜,文章为釜,而要知炊黍芼羹之用,所为道也。风尚所趋,但知聚铜,不解铸釜。其下焉者,则沙砾粪土,亦日聚之而已。”在当代书坛上,就学术研究与创作而言,朱天曙先生正是这样一位“聚铜、铸釜、知炊黍芼羹之用”的学者与书家,愿他早日实现“正见力学,深美闳约,文心诗境,圆融神明”的艺术理想。

猜你喜欢

篆刻书法艺术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篆刻
纸的艺术
书法欣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