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品管圈对防控跌倒坠床的效果分析
2019-03-15刘丽萍赵雪平辛金亮赖成兰吴亚菲
刘丽萍 赵雪平 辛金亮 赖成兰 吴亚菲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三科 734000
住院患者由于疾病与个人意识方面的不足,导致对危险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引发跌倒坠床等风险的出现。相关问题容易导致患者功能损伤,情况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导致医患纠纷矛盾。本文回顾研究本院2018年7月23日到2018年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758例住院患者,分析运用品管圈护理管理下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跌倒坠床发生率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研究本院2018年7月23日到2018年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75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1例,观察组为387例,对照组中男194例,女177例;年龄从18岁至75岁,平均(45.92±4.10)岁;观察组中男201例,女186例;年龄从19岁至78岁,平均(46.76±3.19)岁;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病情以及性别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品管圈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需要对科室护理骨干与护理基层工作人员做好品管圈培训管理,让所有人员理解品管圈活动内容。通过基本的认识提升来更好的保证后续操作落实到实处。要挑选护理骨干成员做好品管圈小组具体管控执行工作[1]。骨干人员要调查本科室实际的跌倒坠床问题情况,包括危险发生的原因、频次,要了解具体的主客观因素,既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因素,也要分析护理工作中的工作人员因素、医院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2]。而后在对情况的了解上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细节,优化工作水准。
要落实好具体的执行工作。要认真分析发生跌倒坠床的情况。首先,相关患者中以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为主,他们几乎占据了坠床摔倒群体的9成以上。这个问题告诉护理人员要关注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患者综合评估中,对于这类患者要引起防坠床跌倒的指导与管理。其次,发生坠床跌倒的环境多集中在湿滑的厕所、浴室有关的区域,这里说明了这些湿滑或者活动开展中容易导致患者自控能力下降,风险性更高。其三,患者本身的心理因素也是导致跌倒坠床的关键,例如患者自觉病情好转,自理能力提升,因此忽视了陪护人员与家属的辅助价值,由此导致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导致坠床跌倒的发生。其四,患者因为治疗配合度不高,容易引发疾病控制不良,由此导致风险问题发生。其五,由于护理人员在沟通技巧、护理技术、患者心理学以及工作意识上的疏忽,导致护理不周到,由此引发患者风险[3]。其六,由于心血管特殊用药,例如扩血管、利尿等运用,也容易导致风险问题的出现。要认真的分析上述问题,而后做针对性的管理改善。
品管圈的活动就是依据实际情况设定活动计划与目标,分析风险问题的原因,然后制定完善对策,执行且要做好执行报告总结,为后续完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要将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各岗位,做好指标考核,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同时依据风险系数做不同护理方案与层级的设置。做好风险宣传与警示工作,提升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可以做好床头标识,同时张贴风险高发区域的标语,例如在浴室厕所张贴防滑说明,字迹醒目清晰,配合图片。要总结每个月、每季度、每年的跌倒坠床事件报告,出现问题还需要做科室内的学习通告,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做好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夜间等情况还需要加强巡护,避免工作疏漏。要依据情况定期进行品管圈会议讨论,汇报工作情况,总结经验,讨论问题解决对策。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护理管理下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跌倒坠床发生率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可以划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非常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基本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护理管理所得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情况
见表1,在跌倒坠床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52%,明显少于对照组2.96%,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情况[n(%)]
2.2 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见表2,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8.71%,明显多于对照组89.49%,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n(%)]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在跌倒坠床防护工作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需要充分的考虑实际情况,考虑人力、物力条件的支持,让风险意识贯彻到医护人员与患方心中,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将具体细节落实到实处。不断总结与分享工作经验,让潜在风险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
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对防控跌倒坠床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