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探讨
2019-03-15赵丽华
赵丽华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 671000
产妇因无法承受分娩疼痛,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对正常产程造成极为不利影响,适度给予镇痛,可以缓解产妇疼痛感,调节其心理状况,确保顺利分娩。我院在产科分娩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成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0例执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3±1.3)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3±1.4)周。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2±1.1)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6.5±1.8)周。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两组产妇子宫颈口打开到3cm时,实施镇痛。
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挑选第2-3腰椎间隙或者第3-4腰椎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顺利穿刺后,把腰穿针置入其中,穿刺蛛网膜下腔,直到流出清亮的脑脊液,接着把0.2%1.5mL罗哌卡因注射进去,然后把穿刺针拔出,放置硬膜外导管,并加以固定。让产妇呈平卧体位,阻滞平面调整到T8~T10的位置,当药物注射到蛛网膜下腔40min之后,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适量1.5%利多卡因试验量,观察5mim后把8mL芬太尼与0.1%罗哌卡因的混合液注射进去。如果没有缓解疼痛感,在产妇有明显疼痛感时,再注入5mL芬太尼与0.1%罗哌卡因的混合液。当子宫口张开到9cm时,最后一次注射药物。
对照组执行硬膜外麻醉,选择第2-3腰椎间隙执行硬膜外穿刺,接着把硬膜外导管放置其中,适当深度固定。同样,适量1.5%利多卡因试验量,5min后8mL芬太尼与0.1%罗哌卡因混合液,若没有压制镇痛,当产妇感觉到明显疼痛时,再注入5mL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的混合液,在子宫口打开到9cm时,注射最后一次药物。
1.3 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麻醉起作用时间、麻醉药剂量,统计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及镇痛效果。
依据产妇主诉对镇痛效果加以评定:稍微疼痛或没有任何疼痛感,不影响产妇正常活动,视为1级;腰腹出现程度较轻的疼痛,产妇能够承受,视为2级;腰腹有显著疼痛感,产妇无法承受,视为3级;腰腹疼痛感完全无法承受,产妇大声喊叫,视为4级。1级、2级代表镇痛效果良好,3级、4级说明镇痛效果欠佳。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麻醉起作用时间、麻醉药剂量
观察组麻醉起作用时间短于对照组,且麻醉药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麻醉起作用时间、麻醉药剂量比较(±s)
表1:两组麻醉起作用时间、麻醉药剂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麻醉起作用时间 麻醉药剂量对照组 4010.21±4.6219.74±6.81观察组 403.46±1.179.65±3.98 t 8.95768.0904 P 0.00000.0000
2.2 比较两组产程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都显著比对照组要短(P<0.05),如表2。
表2: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s)
表2: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时间(min) 第二产程时间(min)对照组 40291.14±113.2650.31±7.18观察组 40226.28±103.4731.75±4.64 t 2.674013.7310 P 0.00910.0000
2.3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无痛分娩就是分娩镇痛,指分娩当中采用不同手段消除或缓解产妇的疼痛,促进产妇顺利自然分娩。分娩镇痛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调节产妇的紧张、恐惧等心理状况,缓解产妇的生理痛苦,提升自然分娩率,大大减少剖宫产率[2]。实施镇痛,需要挑选恰当时机,通常当子宫口打开3cm时,是实施镇痛的最佳时机,如果在太早实施镇痛,会影响药物作用,如果实施镇痛时间太后,就会延长产妇的疼痛时间,增加产妇痛苦。与此同时,实施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子宫收缩产生的疼痛,推动产程顺利进展,同时产后出血量也不会有所增加。
3 讨论
表3:两组镇痛效果对比[n(%)]
腰硬联合麻醉的特点是可以快速起作用,麻醉药物剂量较小,阻滞神经的作用较轻,持续性镇痛效果,有较高安全性与可靠性[3]。麻醉药的浓度不高且剂量小,可以明显减轻分娩的疼痛,或者快速退去分娩的痛苦,同时不会影响产妇的交感神经与肌肉力量,产妇可以自如地活动。统计分析本研究数据,发现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痛效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产科分娩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痛苦,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