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9-03-15李应忠
李应忠
普洱市镇沅县人民医院 云南镇沅 666599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肾衰竭临表现为肾功能退化、肾实质损坏,引发肾脏萎缩。临床症状表现为水电解质障碍与酸碱失衡,身体内部每个系统均可能受到不良影响[1]。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较多,如多囊肾以及糖尿病等,一般会合并高血压以及尿毒症等并发症。老年慢性肾衰竭若未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会引发患者的病死率明显提高[2]。现对血液透析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8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来自本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这一期间,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44例患者中,有男23例,女21例,年龄67-82岁,平均年龄(69.75±4.26)岁;原发病类型:20例慢性肾炎,14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8例慢性肾间质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实验组44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19例,年龄68-80岁,平均年龄(69.85±4.35)岁;原发病类型:21例慢性肾炎,1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7例慢性肾间质性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两组患者在原发病类型等资料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以比较。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予以常规治疗,对可逆病因有效纠正,补充等渗盐水,对禁止应用对肾灌注或合并肾毒性的药物,维持体液平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利尿剂类药物,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水平。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下加用血液透析治疗,每周透析三次,每次透析时间4-6小时,血流量确保每分150-250ml,安居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的确定脱水量,选择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包括尿酸、白蛋白、尿素氮、肌酐与磷等)与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心衰、心绞痛、感染以及出血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如尿素氮以及白蛋白等水平表示用(±s),不同性检验用t,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发生率等表示用%,不同性检验选择χ2,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检验指标
如表1:实验组患者尿酸、白蛋白、尿素氮、肌酐与磷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
表1:临床检验指标(±s)
表1:临床检验指标(±s)
分组 例数 尿酸 磷 尿素氮 肌酐 白蛋白实验组 44500.36±78.842.06±0.5928.69±5.09887.56±125.3635.45±5.11对比组 44534.11±72.353.40±0.8732.42±6.11973.45±157.5238.60±5.21 t - 2.09218.45573.11132.83002.8632 P - 0.03940.00000.00250.00580.0053
表2:并发症发生率[n(%)]
2.2 并发症发生率
如表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36%,比对比组的31.82% 低(P<0.05)。
3 讨论
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病情十分严重,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出现,治疗难度较大,患者的生存率较低。因此,临床需加强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治疗[3]。常规治疗的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并发症较多,临床需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深入探究。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其具有较高的代谢废物率,治疗时间较短,特别是尿毒症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更明显。经早期血液透析治疗,能够将患者的尿毒症毒素明显清除,纠正高钾血症与代谢酸中毒,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状态,对肾损伤具有修复效果[4]。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通常会合并多种基础病,身体素质不高,进行血液透析时极易出现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透析治疗需确保及时性、充分性与规则性,严格控制血压与血流量,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减轻心脏负担。另外,需对感染情况有效预防,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掌握,合理的强化营养,使营养不良的出现明显减少;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患者体重的增长,透析过程中对其脱水量严格限制。透析治疗可使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尿酸、白蛋白、尿素氮、肌酐与磷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36%,低于对比组的31.82%,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血液透析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