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齿槽外科的应用
2019-03-15吴浩驰
吴浩驰
94701部队医院医疗所 安徽安庆 246000
为了提高齿槽外科的临床疗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采用了无痛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拔除,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月期间在本院齿槽外科因下颌阻生智齿而需要拔牙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为下颌第8阻生智齿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平均年龄为(27.43±4.87)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平均年龄为(26.55±5.0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拔除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拔除手术前均应当进行口腔常规消毒,2%盐酸利多卡因4mL进行下齿槽、舌神经以及颊神经的阻滞麻醉,且加用1.7mL碧兰对其换牙及颊舌侧牙周遭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1.2.1 对照组
对照组40例患者行以传统凿劈分牙去骨,而后使用常规技术进行拔除。
1.2.2 观察组
观察组40例患者行以无痛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拔除,具体拔除措施如下:使用高速涡轮牙钻去除病患换牙有阻力的牙冠,而后使用微创拔牙刀从病患的近中颊侧挺松牙根,并使用牙钳将患牙进行拔除,应当使用高速涡轮牙钻对双根牙以及多根牙进行分根后拔除。当拔除患牙以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局部冲洗,并且需要彻底清除病患牙槽窝内的碎片。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拔牙手术时间、术中畏惧及疼痛情况、拔牙窝完整性以及术后感染情况,并且进行拔牙效果评价。拔牙效果评价采用分级法来评估患者对拔牙的满意度,Ⅰ级为患者对拔牙效果最满意,Ⅱ级为患者对拔牙效果满意度一般,Ⅲ级为患者对拔牙效果不满意。在拔牙完成后1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记录其对拔牙的满意度。手术时间为患者完全麻醉后,自牙齿拔除术开始计时,直至患者牙槽窝清理完毕后停止计时,计时以min为单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研究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拔牙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畏惧率、术中疼痛率、术后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牙窝完整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拔牙效果评价比较
观察组的拔牙效果评价为Ⅰ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Ⅲ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拔牙效果评价比较
3 讨论
拔牙可谓是齿槽外科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常规拔牙技术中却存在着:出血量多、牙齿局部组织损伤大以及疼痛感强烈等诸多弊端,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言,都是一种不小的损伤。相比于传统拔牙技术而言,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局部组织伤害小、出血量少以及疼痛感不强烈等优点,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患者对于拔牙的恐惧心理。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的拔牙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畏惧率、术中疼痛率、术后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牙窝完整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拔牙效果评价为Ⅰ级的比例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而Ⅲ级的比例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比于传统拔牙技术,无痛微创拔牙技术更适合应用于齿槽外科治疗,且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具有安全、无痛、微创等诸多优点,并且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