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四川省5所高职院校的调研
2019-03-15何意
何意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近年来,随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还催生出了一大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激发了微观经济的活力,令人振奋而欣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广大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
1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调研情况综述
1.1 调研目的
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对象,在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路径,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深入,最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2 调研方法
(1)文献调查法:浏览各高职院校官方网站,搜集、阅读每所高职院校近五年发布的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闻,了解其创新创业教育动态。
(2)问卷调查法:以5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群体为对象,编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3)访问调查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与5所高职院校中主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者以及部分专任教师进行深入访谈。
1.3 调研对象
(1)四川省内5所高职院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创新创业教学管理者及专任教师:共计70位高职教育工作者,其中女性教师41人,占比58.5%,男性教师29人,占比41.4%。
1.4 调研结果
调研结果如表1~3所述。
2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仍显薄弱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必须有一支理论素养深厚、实践能力强、教育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师资力量层面还显得较为薄弱。从前文中的统计数据来看,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队伍专兼职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明显偏少。5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兼职教师数量与专任教师数量之比在1.5~3倍之间,专任教师数量少,则必然有一部分创新创业课程教授仰赖兼职教师,这对于复杂度高、专业性强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教育而言,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教师教龄结构不合理,高教龄教师严重不足。教龄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通常而言,教龄越高的教师,其教学经验越丰富、教学技巧越纯熟,教学效果也越好。在5所样本高职院校中,教龄超过3年的创新创业教师数量占比仅在20%~28%之间,说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师群体整体上尚处于自我成长阶段,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三,“双师型”教师数量过少。5所样本高职院校中的“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占比仅在7%~14%之间,这不仅说明了高职院校为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还意味学生们能享受到的高质量教育资源有限。
2.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途径。我国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较短,教育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实践教学经验积累不足,造成了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从调研数据分析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过少。不论创新还是创业,都是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活动,相较于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言,具备完善的实践技能体系更加重要。
表1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统计表
表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统计表
表3 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过程统计表
然而,前文中的调研数据显示,5所样本高职院校中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课程不论是在开课数上,还是在课时数上,都远大于实践课程。这一方面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比较薄弱,难以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高职教育仍然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倾向。第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选修课偏多,必修课偏少。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关系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就业质量的改善,也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成败,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百年大计。因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应是普及性、全面性教育。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都呈现出必修课程少,选修课程多的情形,这说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领域还处于边缘地位,对广大高职学生的引导力和约束力不强,教育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2.3 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过程不科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不仅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也需要合理、周密的过程管理,只有做好了教育过程管理,相关教育设想和规划才能高效有序地推进,从而较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首先,从高职院校内部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管理来看,5所样本高职院校中的创新创业讲座举办频率和创新创业学生社团数差强人意,但必须指出的是,当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讲座还远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此同时,校内的创新创业学生社团数量也不多,尚未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氛围,这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下一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外界的交流情况来看,5所样本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次数都十分有限,尽管这其中有调研选定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层次较高、获奖难度较大的原因,但由此亦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外竞争力还显不足。此外,5所样本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校际交流、创新创业校外培训方面工作力度都比较小,两者的组织次数都明显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管理中不甚重视与其他学校以及社会组织的联系,而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脱离实际。
3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3.1 强化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品质
高质量的师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要深入扎实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将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为此,第一,高职院校要着眼长远,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建设的整体规划,将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制定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培厚有利于师资力量持续成长壮大的土壤。第二,高职院校要着重练好 “内功”,深挖校内的师资潜能。首先,高职院校要提高思想认识,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配备工作,组织校内各专业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组建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现职创新创业教师的再教育,一方面要选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外出学习深造,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鼓励创新创业教师群体走出校门,深入市场、企业,切身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氛围,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第三,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优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对于创新创业这样的专业性强、较高实践技能要求的社会活动而言,尤其需要“双师型”教师来开展教育工作。高职院校要在完善教师人才选拔机制的基础上,整合行业企业资源,积极聘请在社会创新实践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显著成绩的专门人才到校任教,选送创新创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到行业企业中挂职锻炼,引进、培养更多“双师型”创新创业师资,持续巩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基础。
3.2 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在充分、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际,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层次衔接、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保证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也要确保课程体系具备足够的专业性。为此,第一,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扩充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根本属性,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论面对多大困难,都必须把实践教育课程建设好、教授好,必须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来抓。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特点,开设更多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面向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模拟训练、创业项目孵化等途径,帮助有创业意愿、创业想法的学生将项目落地。第二,高职院校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提高创新创业必修课在总课程中的比重。首先,高职院校建设几门相对浅显、普适性较强的通识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全体学生必须学习必修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用以普及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初步唤醒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高职院校要在各个专业中开设嵌入性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通过较为深入的创新创业知识讲解和技能教学,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
3.3 优化创新创业管理过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高职院校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过程管理不科学,“关起门来”教育的现状,着力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外界、与社会的联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第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高职院校在做好基本创新创业资源投入和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注重营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综合运用媒体传播、讲座宣传、典型树立等方式,将创新创业意识灌输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在校园里形成提倡学习、鼓励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第二,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外部的联系。首先,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更加积极地与普通高等学校、其他职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一方面能够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学生参与地区性、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支持力度,组织优秀教师和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具体化创新创业想法,这不仅能对全校师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产生带动作用,还有利于树立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决心和信心,可谓一举多得。
4 结语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实施教育改革和创新战略驱动,通过强化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品质,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创新创业管理过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的综合素质人才,达到供需匹配,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合理就业、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