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刮痧法辅助治疗儿童积滞发热的临床效果

2019-03-14王秀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发热效果护理

王秀丽

[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采用刮痧法作为辅助治疗方式进行患儿积滞发热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研究采用刮痧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为应用中医外治儿科疾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积滞发热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顺序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100例)与对比组(10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外加刮痧辅助治疗方法,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物理降温的方法。比较两组的体温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体温下降程度稳定,退烧程度高于对比组,体温复温次数少于对比组(P<0.05);退烧患儿比例高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刮痧法作为一种治疗儿童积滞的辅助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退烧效果显著和持久。

[关键词]小儿积滞;发热;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a)-0250-03

儿童脾胃发育不健全,其抵抗能力远低于成人,同时由于其控制能力差,不能准确掌握食量,容易导致儿童积滞。彭雪英等[1-3]研究发现,因积滞造成儿童发热已经成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患儿表达能力欠佳,无法准确表述真实的自身感受,患病早期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病情容易加重,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常的降温方式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通常指外敷冰袋、冰冰贴或温水擦浴,但这种降温方式对患儿的皮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中药或西药的药物降温方式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不主张对患儿采取药物降温的方式。刮痧法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赵瑜等[4-6]认为其是一种纯天然的治疗方式,具有作用时间长、痛苦感弱、价格较低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具备治疗和养生的双重效果,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因积滞导致患儿发烧,是儿科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体症状为发热,同时会伴有腹胀、呕吐、大便干燥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上仅行清热解毒,往往难以奏效,而且过度的寒凉对患儿的脾胃造成伤害,引起发烧加重。李亚静等[7-15]研究发现采用刮痧法作为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刮痧法作为辅助治疗方法进行患儿积滞发热的降温效果研究,对比分析刮痧法和物流降温的临床治疗效果,推动绿色传统医学的在儿科积滞方面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小儿积滞患儿。纳入标准:①患儿年龄3~6岁,诊断为小儿积滞发热病史,低热标准(37.3~38.0℃)、中等热(38.1~39.0℃)的患儿,皮肤完好、无炎症、无破损,患儿家长同意接受该治疗方法。排除标准:患儿年龄>6岁或<3岁,皮肤为过敏体质、存在皮肤炎症或有外伤、患儿家长对刮痧治疗有抵触情绪、患儿入院温度>39.0℃。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3.0~6.0岁,平均(4.6±0.1)岁;汉族99例,蒙古族1例。对比组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3.2~6.0岁,平均(4.6±0.1)岁;汉族99例,蒙古族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和民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的家长签署了刮痧治疗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与患儿监护人沟通,细致讲解刮痧法的原理和必要性,对刮痧法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进行细致讲解,消除心理误区。研究组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刮痧法辅助治疗;对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发烧时行物理降温。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制作患儿症状量化表,其中无症状记0分;有症状但可以接受且不对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计1分;有症状并对日常生活带来轻微影响,计2分;有症状且对日常生活构成严重影响,计3分。建立患儿体温记录表,分别记录患儿在发病后3 d内6:00、10:00和14:00时患儿的体温幅度变化情况;记录患儿在治疗后0.5、1、1.5、2、3、5、7、24、36、48、60、72 h体温并进行比较,比较患儿在治疗后24、48、72和96 h内退烧患儿的病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退热程度和发热反复性的比较

观察组自发热起24、48和72 h的体温变化,记录6 时、10 时和14 时3个时段体温的幅度变化。研究组各时间点的退热程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8 h的退热程度低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72 h的退热程度低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变化

分别记录两组在治疗后0.5、1、1.5、2、3、5、7、24、36、48、60、72 h体温变化情况,两组的体温整体都呈下降趋势,对比组行物理降温后体温下降明显,但存在回升现象;而研究组体温基本均匀下降,不存在体温回升现象,研究组的体温降低稳定指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

2.3两组四日内退烧病例分析

研究组第1日33例患儿退热,第2日60例患儿退热,第3日83例患儿退热,第4日96例患儿退热;对比组第1日7例患儿退热,第2日33例患儿退热,第3日73例患儿退热,第4日83例患儿退热,研究组患儿退热情况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的住院天数为(7.1±0.5)d,对比组住院天数为(9.3±0.3)d,研究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同一时间段,研究组体温降低幅度高于对比组,发热的反复率低于对比组,研究组几乎无复温的情况发生,整体降温程度优于对比组。

研究组采用了刮痧法进行儿童积滞发热的辅助治疗,患儿的降温更加平稳和均匀;而对比组由于采用了物理降温的方法,患儿前1 h降温较明显,但1~2 h内患儿体温出现回升情况,体温回升后,患儿的降温速度明显低于研究组,提示研究组采用的降温方法比对比组法更加平稳和持续。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7.1±0.5)d,对比组住院天数为(9.3±0.3)d,研究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住院天数的降低可有效降低住院期间的费用,也可降低患儿家属的时间成本,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刮痧疗法通过外通经络,刺激身体内部神经,实现对身体五脏六腑和神经系统的调节目的,是一种对患儿无痛的辅助治疗方法,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陈丹等[16]研究发现采用小儿推拿可有效改善乳食内积型积滞患儿的治疗效果,蔡建新等[17]研究发现消导法有效治疗食积,吕爱华等[18-20]研究发现刮痧法的临床护理可以应用于因为疾病所引起的痛症、发热和失眠,详细介绍了刮痧的由来及临床应用效果,认为刮痧法作为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的研究结果相似,采用刮痧法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效果显著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对刮痧法的治疗机理研究还存在不同的学派,其量化的治疗效果还有待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彭雪英,欧阳冰冰,林乐容.中医护理配合健脾益肺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9):59-60.

[2]李娟.浅谈儿童冬季久咳的中医护理方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11,13.

[3]刘尹丽.探讨中医护理新技术在临床实践应用与推广[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167.

[4]赵瑜,万长秀.中医护理发展的难点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7,15(5):541-543

[5]张玉卿,肖国红,宋星凤,等.中医护理技术在CVA患儿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42-44.

[6]张琰敏,周燕,王蕾.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对儿童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6):130-132.

[7]李亚静,马纳,屈金源.眼部刮痧治疗视疲劳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4235-4236.

[8]靖瓛,黄帅立.温灸刮痧法治疗颈肩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7):42-43.

[9]樊同涛,雷衍东,侯珣瑞,等.吕明庄临证运用通阳刮痧法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8,50(5):254-255.

[10]吕海燕.白脉软膏循经刮痧对脑梗死恢复期肩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75-176.

[11]沈红岩,张程,贾广良,等.王雪峰采用输合配穴针刺疗法从疏肝健脾论治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5):915-919.

[12]程宏亮,周静珠.试论刮痧法和走罐法异同点[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1366-1368.

[13]曹娟,王俊伟,望庐山,等.大椎穴刺络拔罐配合刮痧治疗麦粒肿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6):704-706.

[14]彭宇.中医健康管理对儿童积滞(乳食内积证)干预效果的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

[15]高丙南,胡浩然.捏脊法治疗小儿食积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58-59.

[16]陳丹,温娜.小儿推拿在社区改善乳食内积型积滞儿童症状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5):48-49.

[17]蔡建新,张介安.消导法治疗食积的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106-107.

[18]吕爱华,马小琴,任娄涯.刮痧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量学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8,17(9):18-21.

[19]陶广正.刮痧由来与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8-02-10(004).

[20]赵冬,卢春霞,黄冠,等.刮痧介质的临床应用及效应分析[J].中医杂志,2018,59(7):573-576.

(收稿日期:2018-09-25  本编辑:崔建中)

猜你喜欢

发热效果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灵动耳环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