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模型构建
2019-03-14赵丽英
赵丽英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生鲜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时间联系紧密,如何选择更优的流通渠道成为了保障农户利益的首要研究方向。本文根据我国实际存在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采用深度调查的方法从农户角度统计了渠道选择数据,并利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最优效用情况下生鲜农产品的选择模型。本文研究表明,选择合同化及公司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农民的知识层次更高;选择传统化流通渠道的农民的年龄更大,家庭人口更多。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流通渠道 Multinomial Logistic回歸 深度调查
引言
消费升级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需求不断上升,优质的农产品供给关乎居民健康和社会安定,但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仍比较落后,存在着交易成本过高、交易层次复杂、信息流通较慢、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着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有效需求,也限制着农民生产福祉的提高。“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农民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是新时期发展和实现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立足于农民视角分析流通渠道选择问题,不仅是契合农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农民在现代化流通产业中基本利益的重要立场。
文献综述
对于生鲜农产品流通及运输问题,我国已有较为完备的研究。现有研究中目光更多聚焦于不同流通渠道间的选择问题,而“农村-超市”对接问题就成为了农产品渠道选择问题的一大热点,浦徐进(2017)就单一“农超对接”与多渠道“农超对接”间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全渠道的销售模式更有利于生鲜农产品的流通。类似的,杨怀珍(2017)对于S集团的“农超对接”的流通渠道效率进行了实践评估,并比对了合作社模式与“农超对接”模式间的优劣。
除“农超对接”这一问题外,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选择也成为了当前农村流通中的一个主要方向,王红梅(2016)认为农村电子商务是破除当前我国运转效率低下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有卫宗超(2017)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瓶颈在于配套物流设施运营效率的低下,这一问题在生鲜农产品市场中尤为突出。对于生鲜农产品的研究,则可以分为生产视角和消费视角两个层面,聂文静(2016)从苹果这一典型生鲜产品入手,分析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属性偏好,而杨亚(2016)则是从生产者—农民的视角出发,以构建的新鲜度指标分析了产品运输供应中的博弈行为。总的来看,当前研究中尚未从农民视角出发,对生鲜产品渠道选择的偏好问题进行研究。
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分类
科斯(Coase,1937)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进而形成了制度经济学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在科斯的理论体系中“市场-企业”两者是属于相互替代的关系,而生产者的交易选择则取决于哪种交易的制度成本更低。在各个生鲜产品流通渠道中,不同的代理人提供多种方式让农民进行选择,目前的供应链除传统的批发商收购外,还包含“农超对接”、“农村电商”等新型模式,实质上,农民依然要面临中间商进行物流分配的问题。例如“农超对接”模式也可等同视为“农民-中间商”的合并企业,这一模式下,农民与中间商进行利益共享,农民获取的是土地权益的“租金”及个人劳动所得的“工资”,而中间商则从销售活动中获取剩余索取权价值。而典型的“农村电商”模式中,农民本身并不进行电子商务销售(由于学习成本等问题),而是由大型企业之间与农民进行契约合作。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传统化渠道”虽然充分发挥了市场条件下农民的议价自由,但由于上游批发商和销售商同样具备这一议价能力,在价格机制下,农民所需要承担更多的制度成本。而“企业化渠道”下,农民丢失了依据“行情”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获取较为稳定收入。“合同化渠道”则同时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农民-批发-批发市场-终端市场-消费者”的销售链条如图1所示,A环节代表农民向批发商进行售卖生鲜产品的流通环节;B代表批发商将生鲜产品引入批发市场的流通环节;C代表终端(超市、菜市场)经营者从批发市场批发生鲜产品的流通环节;D代表消费者购买生鲜产品的流通环节。
在表1不同的渠道模式中,所包含的环节不同,每一环节的投入设定为IN,N=A,B,C,D。模式发生变更时,对应总成本TC也会发生变动,如图2所示,假设农民本身只负责管理流通环节A的成本投入,即为IA,其对应的投入就较小,而当批发商同时负责A,B两个环节的流通投入IA+B时,对应的投入增加,管理成本会随之加大,设为TCA+B。如图2中TR曲线走向所示。在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过程中,理论上存在一个F*的投入水平,能够兼顾成本与收益,即(TR-TC)的值最大,此时的整体产品流通链的收益最高,而F1与F2则代表了生鲜农产品的有效流通范围,这一有效范围可以这样进行理解。当投入过小时,流通链无法达成运作,故不存在有效流通;当投入过大时,收益无法覆盖投入,企业会因此破产,故同样不存在有效流通。
为了分析TR与TC这一动态差值,并进一步探究F*对应位置,本文引入净利润曲线,图2所绘制的投入收益曲线所对应的净利润曲线如图3所示。
随着企业流通一体化水平的上升,对于生鲜产品的流通速度更具控制力,由于生鲜产品的新鲜度直接关联了最终售价,其净利润在一体化程度上升的同时不断增大,并在F*处达到最高值。但由于把控更多供给环节需要更多的企业流通成本,在F*位置之后企业的净利润开始出现下滑。
如图4所示,由于传统化渠道所依赖的投入F1更小,其对应的有效流通范围处于x轴最左侧,而企业化渠道投入F3最高,其对应的有效流通范围处于x轴最右侧,合同化渠道投入F2则介于两者之间。
企业化渠道具备更高的规模经济水平,能够获取更高的净利润收入,而传统渠道存在于各环节的议价情况极大的增加了交易成本,无论是农民层面的寻租,还是批发层面的价格索取,都抑制了净利润的增加。而合同化渠道则兼具两者的部分特点。但在实际情况中,三种的流通成本投入差距并不如图4的理论模型中所显示,也就是说,F*1、F*2、F*3三者的距离会进一步缩小,如图5所示。
由图5可见,现实情况中不同流通渠道间的实际最佳投入差距会小于图4的模型设定,在这一情况下,三个净利润曲线会进一步靠近,并产生三个极为接近的交叉点,交叉点所对应的投入分别为CF1、CF2、CF3,这三个点是企业对不同流通渠道进行选择的分野点。当农户和企业生产产品的本身生产投入水平小于CF1时,两者会选择传统化渠道进行合作;当投入成本处于CF1和CF2之间时,传统化渠道和企业化渠道收益类似,农户根据偏好选择两种渠道之一;当投入成本处于CF2和CF3之间时,合同化渠道表现出的规模经济最优,农户会选择以合同模式与企业进行农产品销售合作;当投入成本大于CF3时,只有企业化运作才能收获较高规模经济,并能够获取更多净利润,农户会加入生鲜产品企业进行生产。
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
在制度成本分析層面,农民对于生产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选择受制于其生产规模和对应企业的投入能力。但这一模型分析中忽视了个体行为,即“效用”所产生的因素。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中的多分类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进一步将农民的行为纳入分析过程。随机效用理论是逻辑回归的基础行为理论,假定农民n(n=1,…,N)在进行生鲜产品出售时,会面临多种流通渠道j(j=1,2,3:传统渠道、合同渠道、企业渠道)的选择,这些渠道构成了一个选择集合C。不同的选择除对应不同的交易成本外,还会对农民产生一定的效用(例如卖给批发商更省心、签订供货合同更稳定),这一效用的大小设定为Unj。而这一效应的构成则分为决定成分(deterministic component)和随机成分(random component)。决定成分是指农民本身所具备的固定因素(如家庭人口、最高学历、生产类型),设为Vnj,而随机部分则是无法直接观察的个人偏好部分,设为εnj。对于随机成分,本文需要做出如下设定:εnj是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εnj服从双重幂函数概率分布εnj~e-e。效应分解为:
基于上述的理论设定,本文可以完成从调查值到计算值的所有过程。而数据的来源需要深度调查方式,本文借助于网络平台问卷星的有偿问卷调查,对生鲜产品的生产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区域包含全国20个省份,在保证问卷严肃性的基础上,进行了问卷来源地核查,并就近与生鲜市场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对比性反馈,所发放的20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382份,其中符合实际信息的问卷数量为1191份,问卷结果如表2所示。
本文采用SPSS 19.0计算了上述多类别回归模型结果,首先采用了模型拟合对上述方程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显著性水平(sig)为0.000,在5%的置信区间内有效。其次使用了似然比检验了各个变量对方程的影响水平,学历和人口变量对于方程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具备解释力,而年龄的sig值为0.06,仍小于0.1,可以作为统计学研究内容。剩余的社会地位和劳动力人口的sig值分别为0.243和0.923,均不在10%的置信区间内。表3为模型的回归结果(剔除了社会地位和劳动力人口两个变量)。
结论
本文首先将我国现存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分为了“传统化渠道”、“合同化渠道”和“公司化渠道”三个类别。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设定了生鲜农产品不同销售渠道下的制度成本,采用了净利润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第一,生产规模较小、投入成本较低的农民更倾向于选择传统化渠道进行生鲜农产品流通。第二,公司化渠道的净利润高于其余两个渠道,传统化渠道的自由性最高,合同化渠道兼具了两者之间的优点。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深度调查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引入了农民的偏好因素,分析了实际情况中的渠道选择模型,结果表明:第一,“传统化渠道”中,农民的年龄和人口均产生了显著作用,且这一作用为正向,这证明年龄较大的农民和家中人口较多的农民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渠道进行生鲜产品流通。第二,“合同化渠道”中,仅有学历因素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证明学历更高的农民更能够意识到合同化交易的稳定性和高净值特征。第三,“公司化渠道”中,年龄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学历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证明年龄较大的农民对于土地的使用更加谨慎,而学历较高的农民能够意识到公司化流通渠道中的高净值特征。
参考文献:
1.浦徐进,金德龙.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比较:单一“农超对接”vs.双渠道[J]. 中国管理科学,2017(1)
2.杨怀珍,李灿灿,刘瑞环.基于“农超对接”的S集团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3.王红梅.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挑战[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4.卫宗超.互联网环境下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运营服务机制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5.聂文静,李太平,华树春.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属性的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苹果的案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9)
6.杨亚,范体军,张磊.新鲜度信息不对称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16,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