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雍正:第一个禁用象牙制品的皇帝

2019-03-14刘永加

文史博览·文史 2019年1期
关键词:巡抚雍正象牙

刘永加

从2017年12月3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境内任何市场、店铺和摊位买卖象牙及其制品,都属于违法行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意味着中国把对大象的保护力度提升到了最高级别。其实在历史上,有一位帝王曾经禁止过象牙制品的交易和使用。

象牙工艺品素以纹质细腻,色泽洁白,雕刻玲珑,编织精巧著称,极具收藏和观赏价值,历来备受人们追捧。

中国的象牙制作历史十分悠久,新石器时期就有了象牙雕刻。早在秦代,就有象牙雕工艺的记载了。据《淮南子》载:“秦始皇统一岭南,其目的之一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到了晋代,在广州甚至出现了象牙编织的精湛工艺,据《晋书》记载:“车永为广州刺史,永子溢多,使工作象牙细簟。”可见当时的广州工匠也已掌握了牙雕技艺。

唐宋时期,象牙雕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艺都很精致。到了明代,象牙雕刻已出现新的风格,其与竹雕、木雕一样成了文人雅士书房几案不可缺少的陈设和物什。明代早期牙雕制品以龙纹、荷莲纹、蟠螭纹等纹饰居多,至中晚期则以梅、兰、竹、菊及松石人物图案纹饰居多,古朴典雅。

清代是中国牙雕的鼎盛时期,传承了明代的风格,在宫中专设牙雕作坊,有江南和广东两大流派。作品种类繁多,小到扇骨、香薰、花插、笔筒,大至花卉盆景、山水人物、巨型龙舟、连幅围屏等。清代中期陆续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主要以苏州、广州、北京为代表,各自形成了地方牙雕的风格。苏州牙雕典雅醇厚,文化气息浓厚;北京牙雕古朴典雅,带官宦气质;而广州牙雕精细工整,玲珑剔透,富有装饰性,在当时的中国牙雕艺坛上独领风骚。

广州象牙大多来自東南亚,广州象牙雕刻与牙丝编制工艺凭借进口象牙的方便条件得到发展。在广州牙雕的丰富品种中,以象牙扇、象牙球、象牙灯、象牙龙船为典型特色。它们集中反映了广州牙雕的特点,因而特别受到民众和官员的喜好和收藏,尤其是精美的象牙制品被清代广东官员作为贡品大批进贡给朝廷。

据《宫中进单》所记可以窥见一斑:雍正九年(1731)五月初一日广东巡抚鄂弥达进象牙面扇5柄;同年四月二十一日广东总督郝玉麟进象牙扇4柄;雍正十年(1732)二月二十八日广东巡抚鄂弥达进牙扇5柄;雍正十一年(1733)二月二十七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象牙葵扇50柄、鹤顶牙扇5柄;同年二月二十八日广东总督鄂弥达进牙扇5柄,牙牌掌扇50柄,牙香囊100枚;雍正十二年(1734)二月二十七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牙扇5柄、牙席2副、牙枕4个、牙座褥4副;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广东海关监督毛克明进象牙席2床;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二十四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象牙扇5柄;同年闰四月十九日广东巡抚杨永斌又进象牙扇5柄。

这些记载,表明雍正时期广东官员进贡朝廷有象牙雕刻和牙丝编缀两种。牙丝编缀在清代广州象牙工艺中堪称一绝。它首先将硕大而坚硬的象牙劈成篾子,再编缀成席、枕、座褥等凉爽宜人的夏季用品,以及编缀大小龟背纹或线纹等牙丝工艺品,因而特别昂贵。其用料贵、耗料大、工程复杂、劳民伤财的程度令人震惊,因而激起民愤,人们纷纷予以谴责和抵制。对此,雍正帝曾降旨严禁广州编制牙席,乾隆朝继之,牙席编制遂绝。

在大清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清实录》中,就记载了雍正皇帝禁用象牙制品的事情:雍正看到各地特别是广东进贡到宫里的象牙制品日盛,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在雍正十二年(1734)四月谕旨大学士等:

朕与一切器具,但取朴素实用,不尚华丽工巧,屡降谕旨甚明。从前广东曾进象牙席,朕甚不取,以为不过偶然之进献,未降谕旨切戒,今者献者日多,大非朕意。夫以象牙编织为器,或如团扇之类,具体尚小。今制为座席,则取材甚多,倍费人工,开奢靡之端矣。等传谕广东督抚,若广东工匠为此,则禁其勿得再制。若从海洋而来,从此屏弃勿买,则制造之风,自然止息矣。

这道谕旨表达了雍正以俭朴为美、爱惜民力的帝王胸怀,同时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象牙制品的禁令。

猜你喜欢

巡抚雍正象牙
象牙是个“土特产”
一字一师
象牙长啊长
雍正:朕终于把自己毒死了
雍正:奏折上面玩段子
跟踪导练(三)
这么痴情的皇帝我也是第一次见
陈县令拍错马屁
象牙战争
遥远的道德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