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院校个体性突发事件多元参与互动机制的研究
2019-03-14黄佳佳
黄佳佳
摘 要: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并不平静,各类突发事件有增无减,尤以个体性突发事件突出,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敲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警钟。本文通过特定案例的展示、解读和反思,在总结理工类学生一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的“多元参与互动”概念,提出了事前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多主体反馈预警机制”和事中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多主体的协作应对机制”,以期弥补学术界在高校個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域的缺陷和不足,对高校实际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
关键词:理工类;个体性;突发事件;多元参与互动机制
一、引言
高校个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受到社会、环境、人为等因素影响,突然发生,由一个人发挥主导作用,并造成有人员伤亡或失踪、财产损失、生态环境和严重社会危害,危机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结合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高校个体性突发事件可划分为治安类(包括网络诈骗、失踪、偷盗、刑事案件)、心理健康类、人际交往矛盾类、医疗卫生类、交通事故类、学校管理类、其它类[2]。近年来,高校个体性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给学生、家庭、学校都带来极大影响。然而,以“高校突发事件”为主题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其中,研究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有近89篇,研究学生个体性突发事件的文章仅5篇,反映出个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亟待在理论指导、应对机制、具体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二、从个案?窥视问题——“C大学D学院学生走失事件”
1、事件过程
C大学D学院某学生,在中国传统“打击粗暴式”家庭教育环境长大,父母对孩子期望较高,但孩子高三复读两届仍考取一般普通二本高校,父母对这样的结果无能为力,学生对自己表现也很失望,曾经一度情绪非常低迷,是一个内心深处自卑但自尊心强的人。
2013年进入大学,该生期望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大一期间,该生表现非常突出,担任学生干部,成绩优异。但该生所在宿舍氛围一般,生活习惯均懒散,作息不规律,爱玩电脑游戏。进入大二,该生生活状况逐渐下滑,不仅退出了学生干部团队,同时还出现了明显旷课和成绩滑坡情况。
2015年8月底,大三刚开学,该生便主动找到班主任。交流中,班主任发现该生言语混乱,行为异常。当即,班主任联系了新接任该年级辅导员老师,辅导员老师立即上报学院,并迅速电话告知家长,要求其速来学校协助处理。学生家长随即来校。经沟通,商定该生休病假1个月,回家休养,建议接受专业医院诊断,如有问题应接受治疗。然而,就在该生家长准备带其回家期间,该生脱离家长和辅导员看护,从学生宿舍出走,事后告知母亲已前往外地同学处,并在外地呆5天左右回到家中。在家中,该生休息了一段时间,父母并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2015年9月10日,该生又以去外地寻访同学为借口,再次脱离父母的看护,一个人前往外地W高校。9月11日,C高校保卫处接到W高校保卫处电话获悉该生身份证和随身物品当晚均遗失在W高校校园,获悉学生走失。
截止到2015年12月,出于人道主义今生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C学校D学院的老师先后陪同父母3次前往走失地寻找,并给于了家庭近7000元资助金。学生走失后,C高校D学院一直协助家长立案调查,但均被两地派出所告知不符立案条件。
2017年9月,该生家长一直寻儿无果,于是再次来到C高校,他们情绪激动,扬言C高校如不采取措施,他们将在W高校采取过激举动,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
2017年10月,学校与家长达成协议,不再扰乱校园秩序,自行寻求社会救助,寻找失踪儿子。
截止到2017年底,该生一直未找到。家长也再没来学校闹事。
三、事件解读和反思
1、高校个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值得关注。通过以上个案及相关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个人自身因素成为诱发个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其次,来源于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关键因素;越来越多数据反映,高校问题学生大多成长于问题家庭,在大学期间矛盾凸显。再次,外部社会大环境的导向容易刺激事件产生,特别是网络平台的诱导。最后,学校管理层面的漏洞促使事件发酵;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是高校工作中最为繁琐的,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下,缺乏危机意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容易产生漏洞[3]。
2、个体性突发事件爆发前是有迹可循但隐藏较深。案例中学生走失前,在学校生活、学习等方面已表现出问题,如缺课、宿舍环境差、退出学生组织等,说明突发事件也是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问题仅仅还只停留在学生层面,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化解,很有可能加速恶化。
3、学校基层管理工作是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学生工作线是高校的基层管理单位,辅导员是学生情况反映的重要窗口。学生工作管理的制度是重要支撑,但受到社会认知偏差、高校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有较大差异,造成信息传递的断层。
4、家长敏感度不高错失最佳应对时机。案例中,学校在发现学生异常行为的第一时间采取了措施,联系家长,经过商定,父母和学生本人同意回家修养。而这期间家长并未采取任何积极手段,如咨询心理医生,监视孩子的行踪等措施,任由孩子再无人陪伴的情况下离家,而且两度离家,错过了最佳时机。
5、结果受外部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程序影响较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会牵涉到社区、警务、医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警务系统。案例中,学生失踪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外地均不能立案调查,错过了最佳寻找时间,同时家长在无路可寻地境地下选择了过激举动以求帮助,对学校和无关学生造成了影响。
四、理工类学生的一般特征
1、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政治素养提升。理工类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政治素养提升。专业学习压力比较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于涉及到人文政治类的课程不敢兴趣,对于学生活动敏感度不搞。具体表现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枯燥乏味,无实际用处;对于人文类活动自我感觉与之格格不入,将其与自己专业学习对立起来,导致理工类学生人文政治参与热情低,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突出、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弱化等问题。
2、擅长互联网技能,但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理工类学生思维跳跃,往往对于新鲜事物能迅速接受,特别是涉及到互联网的相关内容。有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各类学科竞赛和活动中,如互联网创意大赛等,表现尤为突出。但同时,以男生居多的理工类学生,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学生变得孤僻、粗暴易怒,较少有人际交往,出现较强的逆反心理。而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他们,也容易遭受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如网贷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可持续的大学生活。
3、做事严谨沉稳,但不善言辞、不够灵活。理工科学生擅长逻辑推理,有缜密的思维,往往做事更加严谨和沉稳,较少感情用事,能理性和理智的分析和判断问题,出现正面型冲突情况不多。正因如此,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调试和自我解决,不擅长向他人倾诉,不喜欢表达自我内心真实想法;处理手段上不够灵活。
4、学习任务较重,自身精神压力较大。受到专业学习的影响,理工类学习任务较文科类的更繁重,除了平时课程量大,没有多余的自我时间;同时还要完成一定量的项目和科研任务。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是有利于大学生进行知识储备,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五、高校个体性突发事件多元参与互动的机制
根据上文地解读和反思,总结高校个体性突发事件频繁上演的症结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缺乏在事前和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结合多元参与互动原理,从个案的反思和相关文献综述结果,提出了事前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多主体反馈预警机制”和事中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多主体的协作应对机制”。
首先,事前——以网络为平台的多主体参与的反馈预警机制。某些个体性突发事件爆发存在一个演变的过程,如心理健康类、人际交往矛盾类、学校管理类等,怎样将问题制止与萌芽期,不让其演变成为突发恶性事件,难在及时发现。以网络为平台的多主体参与的反馈预警机制,是将每一个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高校管理员,包括朋辈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家长、主要任课老师、宿舍管理员,以网络为平台建立实时反馈平台。这个机制将与学生联系较频繁的一类人均纳为主体责任人,能更全面、更及时的反映和发现问题,而不是仅仅只依靠某一位辅导员老师。为了充分发挥预警机制的功能,高校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学生管理制度作为支撑,特别是查课制度、查寝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等,针对每一项制度设计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查课制度包括学生自查、学生干部抽查、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定期查,实现每日一报一反馈,每周统计报家长,超过警戒线即通报处分,实现政策制度的有效落地,严格执行。
其次,事中——以学校、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多主体协作应对机制。某些个体性突发事件不存在所谓的演变过程,突发性非常明显,需要在事中作好有效应对。以学校、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为主体的协作应对机制,在传统应急主体上更强调了家庭、社会的责任,任何一个突发恶性事件发生都不应该仅依靠学校来解决,而应该得到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警务、法务、医院、社区等部门得支持。如警务体系,针对学校突发事件可开设绿色通道,给于及时立案调查;学校可设立专项基金,作为突发事件处理的资金储备,有利于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郑伟基.高校学生个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劉旭东,孙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02):50-53.
[3]刘旭东,孙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0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