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应用研究
2019-03-14周坤赵冲
周坤 赵冲
摘要:自古至今,科技都是一个国家兴旺衰退的根本,科学技术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根本,在新经济背景下,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根本。在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到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是依靠科技能力的提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在国际上地位一步步提高,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也不断提高,智能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就主要对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云服务 应用探究 智能家居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1-0275-02
在新经济背景下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向科技大国、科技强国一步步迈进,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具有充分的机遇,如今的中国,已经在互联网移动终端分享上处于领先地位,新经济发展已经使中国与世界的步伐越靠越近,新经济发展步伐已经合拍于世界,智能云服务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大到空调、洗衣机、电视,小到扫地器、洗碗机等都逐渐趋向智能化,遥控器的运用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掌握电器的开关,智能化的广泛运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面就主要对物联网运用原理、我国物联网智能云服务发展的现状、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相关背景与原理
1.1 智能云服务发展的背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如今被广泛提起,所谓经济新常态在中国具体指的就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深度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开始产生和发展,不再是由传统产业带动,而是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不断涌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经济背景下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向科技大国、科技强国一步步迈进,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具有充分的机遇,如今的中国,已经在互联网移动终端分享上处于领先地位,新经济发展已经使中国与世界的步伐越靠越近,新经济发展步伐已经合拍于世界,智能云服务的发展正是基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在中国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指导下,智能云服务的发展是必然结果,人工智能的不断开发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我們要充分运用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来加强科技研发,把智能程序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促进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1.2 智能云服务发展的原理
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智能云服务主要以手机小程序为依托,智能小程序通过绑定家里的电器设备,运用语音系统发送回家指令、睡眠指令、开机指令、起床指令等实现对智能电器的控制,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平台通过提前储存好的数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传送,主要是通过芯片控制,云平台主要通过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实用信息、个人账户信息等实现智能控制,芯片通过蓝牙等手段将命令传给智能摄像头,很多家用电器都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指令来实现家具的智能化,智能云服务之所以受到居家的欢迎,还在于它的智能化存储功能,他可以通过物联网记录家庭成员的使用习惯来调节,让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化,还设有一定的背景音乐,给人带来舒适的生活体验,让人有好心情,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为家庭提供了安全保障。
2 我国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发展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科技领域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与突破,但是大部分是依赖外国先进技术与手段,受外国先进技术的制约,难以吸收到核心技术,从开始苏联的技术援助到后来我国自主研发,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跨越,甚至一步步缩小与发达国家极大的差距,但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长期的对外国先进技术的依赖容易导致懒惰心理,关键的核心技术却始终得不到进步。
在我国知识产权始终得不到保护,而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很重视的一环,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较大的资金投入,较强的技术支持。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侵权现象横生,对专利保护力度不够,造成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由此打击了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再就是我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恰恰就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存在瓶颈,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科技创新任重而道远。
智能云服务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我国一代代先驱不断探索出来的,物联网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现代技术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技术运用时候还会出现技术信息泄露、智能化不够彻底,产品设备寿命周期不够长等特点,智能云服务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日,科研投入依然是我国一大笔消耗,在创新智能研究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环节并非一日之功,并且存在很大的风险,研发成功率不可预测,这也是我国智能化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的原因,如何快捷有效提高智能化水平也是我们所要考虑的。
3 物联网家庭智能云服务应用系统的硬件
3.1 主控芯片
以MT8516主控芯片为例,它主要是通过蓝牙等实现设备互联,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当用户通过手机小程序来开启睡眠模式的时候,主控芯片便会自动开启智能化,把睡眠模式开启,想要睡觉的时候,窗帘会自动开启缓降功能,灯光调试到最佳状态,有些智能化程序还会自动开启背景音乐,控制室内温度,在炎热的夏天还会自动开启空调设备。当用户离家之后,主控芯片会自动开启离家模式,智能空调模式会自动关闭,智能防盗系统会自动开启,如果发生盗窃行为,智能系统还会自动报警,发送指令到用户手机,用户就能知道家里的情况以便报警,主控芯片是智能化系统的核心,这款智能系统的运用会让智能化设备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
3.2 WIFI模块
现如今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深度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开始产生和发展,不再是由传统产业带动,而是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不断涌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无线网络的运用很显然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传统的设备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让物联网与家具设备的联系不断加强,总而言之,WIFI模块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应用促进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应用研究
4.1 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方面的智能云服务已经广泛应用到家居生活中,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智能电器设备的控制,用户通过手机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智能化运用会让家庭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什么时候想要开电视,就可以通过小程序开启设备,特别是在夏天,回到家之前可以提前开启空调,让室内温度快速冷却下来,以便自己能够更加方便享受空调。家居生活走向智能化已经成为趋势,前景无法估量,在探索智能云服务平台与市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开拓新业务,刺激市场需求,带来广阔的市场价值,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够更加智能化与舒适化。
4.2 在城市消防智能服务的应用
在城市消防中智能服务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时常会遭遇火灾,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发展,面向城市消防的云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拓展,在网管管理方面的系统管理不断完善,云端运营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整个家庭智能系统的应用与资源管理,主要通过数据库、用户数据库针对于每一个家庭的信息储存、查阅、配置等,网管系统主要有核心控制网管,核心控制网管通过无线传输模块等来进行数据上传,并根据云端运营服务体系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消防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进行有效调整。
4.3 在温室大棚方面的智能云服务运用
温室大棚的种植也逐渐运用智能云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面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等提供软件等服务,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利用大数据记录作物的生长过程、产量预测等,以便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技术的变革与发展,通过决策支持系统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节省了人力成本,促进了资源整合,方便了智能管理,避免了数据中心和软件的重复建设,为农业的发展节省了大笔资金,降低了资源的消耗性,为消费者提供了绿色、健康、环保的农产品,促进了社会效益的提高。
5 总结
新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是我国努力的重中之重,无论什么时候,加大科技投入都是一个国家的强国利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我国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从而摆脱外国先进技术的依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要进一步促进物联网的发展,加强智能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加强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进步,科技供给要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
参考文献:
[1] 吴新胜,李震,何鲲,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8):46-48.
[2] 智能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云掌柜[J].辦公自动化,2018,23(12):16.
[3] 郑琳子,张莉.基于云服务和物联网访控技术的智能电缆井盖研究[J].智慧电力,2017,45(08):103-105+110.
[4] 创高安防智能家居畅销海外转型全球物联网云服务运营[J].中国安防,2016(09):37.
]5] 黄媛,郭利朋,杨英茹,等.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案[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1):359-361.
[6] 机智云 物联网云服务领先品牌只为智能硬件而生[J].经济,2015(18):101.
[7] 何天翼.基于车联网的智能车载终端及TSP云服务后台系统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03):32.
[8] 崔铁良,卢许,陈援非.基于云服务的家庭物联网智能消防系统[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12):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