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生长

2019-03-14陶小军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自主探究创新意识

陶小军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终身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操作学习课堂上运用项目化学习策略,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学习;自主探究;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078-02

项目化学习最鲜明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将其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即项目任务,让学生围绕一系列的项目活动,轻松启程,快乐探究,积极发现,踊跃展示;教师应在学生的项目完成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点拨、引领,甚至个别辅导,分层教学,最终通过完成的作品来证明学习的成效。项目化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给学生营造了真实、完整、有意义的情境,让他们在做中学,思中学,议中学,实验中学,切实发展学生的学力,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探究、有效建构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知、形成一定能力的主体。师生均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践行者和创生者。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真实、具体的探究情境,在任务驱动下进行意义学习、深度学习,继而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催生创新,实现“教学做合一”。师生的教学做高度统一,是我们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的追求和收获。

一、借助项目任务分解,在真实情境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信息技术课程初期的学习内容,多偏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它对于学生的上机操作导向性较强。但如果教师以讲述、指导示范、操作演示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往往失去,自我阅读和探究验证的机会,他们的思维会仅仅停留在满足依葫芦画瓢的模仿层面,学得快,忘得也快。而且,如果新的知识来得太容易,他们就会被其他更精彩的网上信息所吸引,将本应学习的时间浪费在不相干的事情上。

因此,应给学生营造一些可操作的项目任务情境,让他们在执行任务、解决问题中,可以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成新的经验,构建新的认知。如在教学“在WPS文档中插入圖片”时,笔者给学生播放《春天的故事》这一歌曲作为开课背景音乐,提出“本节课,我们要做一份精美的海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项目任务。而后,出示导学单——项目一:要制作这份海报,我们需要哪些图片来装饰?项目二:你网上搜索图片时选择了什么作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是什么?项目三:你插入WPS文档中的图片能完整显示吗?你是怎么处理的?项目四:在WPS文档中插入图片,你发现了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个最便捷?项目五:插入WPS文档中内的图片可以再加工吗?试着摸索一下。

这样,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目标明确,动力满满,创意连连,往昔经验被激活,新的能力得到发展,自主学习的兴趣被点燃。当笔者把那些经过精心装饰的海报加以展示时,作者那份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二、注重学生认知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项目和学习小组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1918—2008)在他的专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论》中说,学生在进入新的学习前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重要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同一学段的学生,他们的起点不尽相同,这种个体间的认知发展差异,决定着学生进行新的操作时的进步空间。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期望。

如在学习《进入“我的空间”》一课时,笔者以注册、登录“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发表日志的方法。因为发表日志需要前期的各种文字、图片准备,而且管理空间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综合运用各种操作技能的要求。因为学生已有认知的必然差异,以及家庭电脑普及情况的影响,他们在完成这一任务时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异质分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匹配能力稍弱的,让家中有电脑和家中无电脑的学生有机组合,并给予不同层次的项目任务。如针对操作基础好的学生,笔者提出“课前准备自己最得意的一张照片,配上文字说明,然后上传到自己的邮箱,以便课上下载使用;课上操作:你觉得可以怎样修饰自己的日志,让它更加美观?课后巩固:坚持将自己的一日见闻感受记录到自己的日志中,打造属于自己的‘网上小屋”。

对操作水平一般的学生,笔者安排的探究项目有:(1)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你今天的心情,并输入到日志中。(2)到网上搜索与你的心情相关的图片,下载并插入到日志中,力求版面清新、美观。这样根据学生不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探究项目任务,既尊重了每个学生个体,也努力为他们提供能够实现的学习目标,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究、学习的动力。

三、引领学生角色体验,在呼唤他们身心加入中提升能力

项目化学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赋予了学生在情境角色中体验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生活情境中来解决真问题,获得真体验,提高真能力。世界课程社会学的奠基人、英国著名教育学家麦克·扬(Michael Young)在他的著作《未来的课程》一书中说,真正有效的课程学习,当从“基于事实”转变到“基于实践”。让学生在角色体验和身心参与的实践中进行项目化学习探究,以保证他们始终充满对学习探究的兴趣,真正成为一名知识的发现者、研究的探索者、实践的参与者。

如Scratch的脚本设计就是让学生参与角色体验的一个好范本。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完成基础的角色项目任务:小明对Scratch界面操作一窍不通,请你在对照课本、尝试操作后,整理一则便捷的入门宝典,让小明迅速了解Scratch,并对Scratch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设计各种有挑战性的操作任务,如自由漫步的Scratch小猫、扩充自己喜欢的舞台角色、创设活泼的生活动画场景如“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等。为让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巩固、提升,笔者还安排小老师角色,让他们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伴;安排学有余力的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

四、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在创造性地完成项目任务中生长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随着当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推陈出新,这样的时代亟需善于自主学习、用于探索创新的新型人才。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接触的正是代表时代进步和理念发展的新内容,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操作技能,进行创新整合,智慧创生,创作出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是我们必须追求的教学目标。

如教学《WPS幻灯片演示》时,笔者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性的操作之后,派发给他们一组选择性的制作任务,如《魅力江苏》《水绘园印象》《我们的学校》等,让他们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宣传册的创编。然后,从文字排版、艺术字插入、图片编辑、音乐、视频处理、幻灯片背景设计、自动播放速度设置等各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赋予他们最大的想象空间,使其创设出富有个性的幻灯片,并在搜集材料中,增加对家乡、对学校的喜爱之情,树立作为如皋人、作为江苏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为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更大地发挥,笔者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互助的功能,让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建议,互相纠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样,他们在一个个项目的学习、操作中,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不仅“会学”,而且“慧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真正让学生走向了课堂的最中央,作为课堂组织主导的教师,则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操作技能为目标,通过规划、激励、启发等手段,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带着项目任务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能力,形成积极的高阶思维,并具有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惠莹.项目化教學的设计和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潘香君.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J].江苏教育,2017,(1).

[3]王蕾.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9).

[4]万仁敏,易雪冰.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2).

[5]王昌.项目体验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

[6]孙丹.项目化课程中的学习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自主探究创新意识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探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