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省域消费需求弹性系数的创新测度与比较

2019-03-14管惟琦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消费升级

管惟琦

内容摘要:本文从六个消费类别分析了2001年以来我国省域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借助QUAIDS模型分析了我国省域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文章进一步将“十五”、“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强对消费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各地的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政策优惠;第二,加大对新型消费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完善商圈规划,在用地规划中打造适合新型消费产业的基础设施;第三,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第四,针对公共福利性质的消费应当予以财政补贴。

关键词:消费弹性   消费升级   需求弹性

引言及文献综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将以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生活、引领共享经济、促进创新发展为重点,着力培养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建立起消费领域的新动能,深度强化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從政策引导路径来看,当前消费升级的释放关键在于中高端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自2012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越来越高,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4432.7亿元,2016年为332316.3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9.16%,远高于GDP增长率;从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来看,2012年最终消费贡献率为54.9%,2016年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4.6%,5年内上升了9.7%。可以看出,消费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消费转型的背景下,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法考察了我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城镇居民的需求弹性,从而探讨我国居民随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变化,其消费结构如何演进,并根据城镇居民的需求演进规律,为我国的“十三五”中后期培育中高端消费提供相应政策建议。从国内外需求弹性的研究文献来看,AIDS模型得到学者广泛认可。但由于AIDS模型是线性模型假设,故又受到学界广泛质疑。如,Bank等(1997)提出的QUAIDS,其原理是为AIDS模型添加一个二次项。ELES模型则是建立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研究成果上,对每一类商品消费逐一估计分析。而从实际应用看来,国内学者也借助AIDS模型(张颖熙,2014;王晓辉,2014;徐振宇等,2016;)。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消费支出的分类,分析我国省域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弹性,并且针对时间与空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依据我国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了QUAIDS法测算我国省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弹性,并重点比较了我国重要经济区域或经济带的变化。

现状分析

本文借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来分析各类别居民消费支出的历史与现状,但由于自2013年开始,消费支出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可能导致比较结果产生误差。故本文取“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以及2013—2016年这三大时间区间进行分析。

自2001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持续上升。2001年我国城镇人均食品消费为2014.0元, 2005年为2914.4元,即“十五”期间食品消费的年增长率为9.73%;“十一五”时期,2006年城镇人均食品消费为3111.9元,2010年为4804.7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1.47%。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居民的食品消费高速扩张,这与居民生活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时期的成果密切相关; 2013年城镇人均食品消费为5571.0元,2016年为6762.0元,平均年增长率为6.67%,增速有所下滑。总的来说,食品消费在“十一五”期间达到最高,在2013年后增速降低,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以食品为代表的基础需求已得到满足。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变化趋势与食品消费相似。“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0.67%, “十一五”期间达12.50%,而在2013-2016年间增长率下滑,仅为3.82%。总的来说,“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居民衣着消费支出获突破性增长,而在2013年后增速下滑,这一方面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海外需求萎缩的结果,同时也与城镇居民全面攻克温饱型问题有关。

近年来,智能家居行业飞速发展,消费升级为诸多中高端耐用品打开市场。“十五”期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0.43%,说明在我国步入21世纪初期时,居民消费能力受到了收入约束,支出温饱型消费为主;“十一五”期间,城镇家庭设备及用品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飞速增长,年增长率达了16.17%,说明2006年后居民收入开始提高,温饱型消费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消费诉求,其消费结构更符合城市化的特征;2013年后,家庭设备及用品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8.12%,仍属较高水平,说明家庭用品消费旺季还未消减。

自2001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高速增长。“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1.37%,“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8.87%,2013-201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2.84%。可以看出,居民对健康保持高度重视,其人均消费增长较高且比其他消费类别更为稳定。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十五”期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21.52%,“十一五”期间为14.67%,2013-2016年期间为11.04%。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进步,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愈发完善,这都促进了居民交通与通信的支出的提高。

文教娱乐消费具有非刚性特征,这类消费品的消费内容一般是虚拟性的,消费者通过消费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在“十五”期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12.30%,在“十一五”期间为7.85%,而2013—2016年达9.89%。可以看出,我国文教娱乐消费的增速也相对较快,我国城镇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其对无形性产品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多。

模型设定

(一)QUAIDS模型

AIDS模型即“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Deaton和Muellbauer,1980),AIDS模型的原理是以成本函数为基础,在确定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效用的前提下,通过支出最小化目标求出需求函数。这种需求对于多种商品则可以作出相应的商品需求函数,而这些商品需求函数也组成了一个方程组,再通过联立估计法来得到参数的估计值,通过估计值的再运算来获取需求弹性。前人对需求弹性的实证研究中应用AIDS模型进行测算,AIDS模型建立在希克斯需求函数基础之上,通过方程组的方式将所有消费需求纳入到同一系统中进行联合估计,AIDS模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符合齐次性和对称性。因此,本文借鉴了AIDS模型,测算了我国省域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交通和通信消费、文教娱乐服务消费这6个方面的消费需求弹性。笔者进一步借鉴了张颖熙(2014)的QUAIDS模型,通过二次项拓展AIDS模型,这能更灵活的分析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区分刚需消费与非刚需消费,本文所建立的QUAIDS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式中, wi代表了省域城镇居民家庭的第i类人均消费支出占总人均消费比重,并且满足条件;pj代表了消費类别j的价格水平;m代表了省域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总消费支出;pi代表了消费类别i的价格水平,P(p)代表了综合价格水平,其函数形式为:

在满足消费者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QUAIDS模型受加总性、齐次性和对称性约束。其中,加总性约束代表所有消费支出之和等于总消费支出;齐次性约束代表当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同百分比增长时,消费者对所有消费类别的需求量固定不变;而对称性约束代表了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与价格之间是齐次性关系。

(二)模型设计

本文使用stata 12.0的编程功能模拟QUAIDS模型,模型原本包括了省域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交通和通信消费、文教娱乐服务消费这6个方面的消费需求弹性,但鉴于过度识别问题,在估计方程组中去除了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为因变量的方程,后采用近似不相关回归(SUR)对QUAIDS模型进行联合估计。QUAIDS模型是由一组方程组构成的数学模型,如先前所述,本文采用近似不相关回归(SUR)进行分析。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考察了所有的消费类别,所有消费类别i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之和为1,这会产生过度识别问题。但本文考察的因变量中不包含居住消费与其他消费这两大类别的消费,因此不必去除方程。

模型估计结果

(一)QUAIDS模型的估计结果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的省级面板数据,包含了31个省市自治区,时间跨度为16年。表1中是全样本的模型估计结果。

表1是QUAIDS模型的近似不相关回归结果,系数下的括号内为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估计结果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另外,本文添加了“十五”期间与“十一五”期间的虚拟变量,以比较不同消费需求的时期差异性。可以看出,“十五”期间与“十一五”期间的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与衣着消费的比重较“十二五”期间更高,而交通通信消费与文教娱乐消费的比重相对更高。从系数比较来看,δ1与δ2在食品消费与衣着消费的回归方程中有δ1<δ2,而在交通与通信消费与文教娱乐消费的方程中有δ1<δ2,这个结果与先前的分析相一致,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温饱型消费在“十一五”期间已得到满足,所以在“十一五”期间比重开始下滑,且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重心转移到了交通通信消费与文教娱乐消费,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文教娱乐消费与交通通信消费的比重结构快速增长,且在“十二五”期间也保持了增加。从消费结构的弹性差异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对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弹性较高;对家庭设备用品、食品和衣着的消费支出弹性较低。这说明自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收人水平快速提高、消费类别越来越丰富,在满足基本温饱需求的前提下,中高层次的消费需求逐渐旺盛,这促使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从物质性消费转向精神性消费,对虚拟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意愿越来越大。

(二)马歇尔价格弹性的估计结果

本文还测算了马歇尔价格弹性,其代表不同消费品价格水平对其他各类消费的交叉影响。文章将各类消费的交叉弹性系数列于表2,是横轴所对应的消费类别的价格水平对于纵轴的交叉需求弹性。可以看出,食品消费与衣着消费的自价格弹性分别为-0.1154与-0.1651,价格弹性不高,且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值分别为-0.3311与-0.2481,说明衣着消费与食品消费紧密度较高,消费者对其呈现了较高的价格敏感性。然而,食品消费与衣着消费对文教娱乐消费交叉弹性为正且较高,说明了食品衣着消费对文教娱乐消费的替代性较强。对交通通信消费和文教娱乐消费而言,自价格弹性为负且较高,分别为-0.9948与-0.9152,说明当交通通信与文教娱乐的价格水平提升时,其对应的消费量将减少,说明这两类消费并非必需品。

(三)不同经济区域的支出弹性

如表3所示,本文从时间上将“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与“十二五”年三个不同时段为分类,在空间上以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为分类,以此分析支出弹性的地区差异与变化趋势。

由我国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对比看来,四大经济区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和医疗消费的支出弹性与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说明2001年以来这些地区的基础温饱型消费与刚需型消费发展处于同一水平。同时,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在各项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与变化趋势上较为一致,可能是由于这三大经济区的省份大多属于我国东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与区位优势。而中原经济区属于我国的中部地区,由于未得到政策照顾,其城镇化、第三产业与产业转型均落后于其他地区,故其他地区在文教娱乐消费、家庭设备消费与交通通信消费的支出弹性都高于中原经济区。

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带动了我国多层次消费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新经济将引领我国形成全新的消费格局。制度是引导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故应加快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通过制度优化促进消费升级,并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对消费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各地的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政策优惠。如贷款优惠、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并加强新技术的创新扩散,加快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供给;第二,加大对新型消费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商圈规划,打造适合新型消费产业的基础设施。同时加强与商业经济相配套的交通、电信服务、能源使用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流通业发展,大力支持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新型消费设施的结合,加快传统商业模式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为新兴消费产业提供有力支持;第三,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推进消费升级需要政府建立行业标准指标,保证我国的消费产业转型有序进行。当今背景下,信息消费、金融消费、医疗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权益问题已开始凸显,消费者立法应加快落实,以此保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第四,对公共福利性质的消费进行财政补贴。如为商业健康保险予以更高程度的税收优惠,以此降低其经营成本。或者为节能导向低能耗家电、车辆、设施等提供相应财政补贴,通过当地政府建立长效的消费补贴机制,刺激消费者与政府共同实现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颖熙.中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需求弹性研究——基于QUAIDS模型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4,35(5)

2.徐振宇,梁佳,李冰倩.我国城乡居民食用农产品消费需求弹性比较——基于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5)

3.王晓辉.基于消费需求结构模型的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与消费弹性评析[J].商业时代, 2014,72(24)

猜你喜欢

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背景下主题酒店发展策略研究
新型渠道模式“引导型渠道”形成原因探究
这次“消费升级”,就是越买越贵吗?
消费升级给营销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