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产业扶贫研究述评
2019-03-14苟利武李清芳农彩梅黄晓燕
苟利武 李清芳 农彩梅 黄晓燕
摘 要:精准扶贫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扶贫则是精准扶贫的长效举措,通过对已有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广西产业扶贫发展在桑蚕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烟草种植、旅游扶贫以及体育产业带动扶贫等领域初见成效,如果要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进来,同时让这些新兴产业成为广西经济新的增长点,还需要在产业转型、机制完善、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人才资源培育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广西;精准扶贫;产业扶贫
党的19大报告对今后的扶贫工作做了进一步要求,再次明确表示要在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此基础上,广西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集中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针对广西的精准扶贫,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
一、广西产业扶贫现状
近年来,广西在产业扶贫上加大扶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思路。积极与东部发达省市接轨,在淘汰落后产业产能之后,努力培育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格局,主要有:
大力发展蚕桑养殖产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脱贫举措之一。广西政府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通过了《广西蚕桑产业扶贫工作指导意见》和《广西蚕桑产业脱贫2016春季大行动实施方案》,在部分贫困山区大力推广桑蚕养殖业产业,既符合产业转移与发展的规律,又能解决扶贫工作的实际难题,由于其相对轻松的劳动力投入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地人对桑蚕养殖产业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助推渔业精准扶贫。广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鱼类养殖也有独特优势。鱼苗养殖方面,主要放养已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的“三江稻田鲤鱼”,使稻田形成“水上有稻、水中有鱼”的立体开发模式,收到“一水两用、一田两收”的效果,并通过科技普及、示范带动、点面结合的形式来推广。
广西贺州烟草种植产业。近几年随着烟草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广西贺州晒黄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黄烟种植已经成为广西贺州贫困乡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晒黄烟品質优良,具有色泽鲜黄、叶片醇厚、油润丰满、评吸清香浓郁、无青杂味、烟灰白色、燃烧性好、阻燃力强等特点,最大程度地将广西贺州烟草种植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打造扶贫产业带,促使贺州烟草种植成为广西地区经济长效发展的增长点。
旅游扶贫就是通过对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放,发展旅游产业,使其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进而达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的效果。如何使贫困人口通过旅游扶贫项目获益而不是沦为“边缘人群”,对此,可以尝试通过对区域、人口、项目的精准细分来深化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内涵,完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以开发核心IP、跨界融合等营销模式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推动旅游扶贫特色化发展等对策。上思县也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发展,助力当地脱贫致富的同时成为地方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发展新的着力点,发展体育特色小镇能够促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降低政府扶贫支出成本、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在广西,民族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主要有竞技、游戏、表演、舞蹈、节会、养生等6大类300多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广西产业扶贫的效果评析
产业是贫困群众增收乃至脱贫致富的基础,按照习总书记“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的指示,广西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重中之重,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全面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广西探索创新出了九大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探索出了龙头企业定向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经济能人带动;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贫困户贴息贷款资金入股;金融扶贫创新;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带动;集体经济带动九大产业扶贫模式。
2017年广西实现9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4个贫困县摘帽和1450个贫困村出列,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广西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科学规划,推进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遴选培育工作,在全区105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均确定了2至5个特色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主导特色产业。指导全区有扶贫开发任务县(市、区)发展“5+2”特色产业,贫困村发展“3+1”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和完善利益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加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其在促进脱贫攻坚的辐射带动能力。在54个贫困县新建15个以上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天等县和三江县定点帮扶联系村各建设1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点。
三、广西产业扶贫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市场主体辐射广度不够。虽然政府积极为地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牵线搭桥,但合作不够充分,有提升空间。其次,农村合作社带动深度不够。少数近期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尚不够成熟,缺乏精英群体的积极带动,与社员之间还未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发展难以精准到户。这主要源于部分贫困户对于产业发展的理解存在缺失,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种植、养殖模式上,没有让资源变为优势、让产品变成商品、让商品变成收入,稳定脱贫存在风险。
除此之外,广西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着结构性难题,首先,贫困人口不光基数大而且分布广。2015年精准识别,有超过140万户贫困户、5000个贫困村分散在广西境内。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到目前为止,广西贫困村中依然有部分村落没有实现水泥路全村覆盖;长期受到靠山吃水的贫困户依然存在饮用水不足的风险;由于山区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容易导致返贫。第三,受生态和资源限制明显。广西贫困户大多生活在禁止开发的生态功能区,贫困发生呈现出区域性、整体性特征,对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很高。因此,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各地实际,不仅仅要尊重贫困群众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还需注意针对石漠化山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等区域的贫困特征,既要摘掉贫困帽子,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从产业扶贫方面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积极着手:
首先,充分发掘广西现有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创新产业模式。广西有着深厚的红色资源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以将红色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融入到产业扶贫当中,成为产业扶贫的有益补充,使其在广西扶贫脱贫攻坚战占中发挥应有的价值,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生态扶贫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其次,加大对农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村反贫困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规模化的扶贫主体,是农民利益的“保护者”,合作社处于政府与贫困户之间“上传下达”的位置,可以向政府及时准确地反映贫困户的实际想法,也可以及时地协助政府落实相关的扶贫政策,在扶贫过程中担当农村政策的有效贯彻者。
第三,“互联网+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开发新趋势和新模式。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精准扶贫”成为贫困地区发展后发赶超的重要抓手。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不仅需要扶贫对象的自发参与,更需要政府有所作为,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贫困地区资源配置中的功能,推动各类资源向困难群众集结,实现脱贫致富。对于适合互联网创业的困难群众,政府要顺势而为,找准着力点,促使其走向“互联网+创业”的风口,实现增收。“互联网+”可以为扶贫对象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信息。设立扶贫对象数据中心,创新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率和信息化率,对接各方资源,实时更新情况,对单个贫困户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2] 2017年1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
[3]吴婧婧, 陆春霞, 董桂清,等. 广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蚕业, 2017, 38(3):48-51.
[4]張显良. 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助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J].中国水产, 2017(5):118-123.
[5]谭莹. 广西贺州烟草产业精准扶贫现状与机制创新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10):1997-2000.
[6]侯琳, 赵禹骅. 精准扶贫背景下促进广西旅游扶贫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18(4).
[7]九大模式引领广西产业扶贫. 广西日报.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71031/newgx59f7e1de-16632484.shtml.
[8]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印发产业扶贫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桂农业发〔2018〕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