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消解及重塑路径

2019-03-14张合营

关键词:亚文化价值观核心

张合营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浙江 湖州 31300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当前,日益活跃的亚文化拓展了青年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文化实践,影响青年学生情感世界、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在亚文化迷蒙的“后真相时代”,必须廓清本相,凝聚共识,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切实做到“两个巩固”,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推动立德树人工作。

一、青年亚文化的生成逻辑与现实表征

亚文化既游离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又隐身于大众文化之中。青年亚文化作为亚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支流,是青年学生群体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另类表现,在保留亚文化意识形态的朦胧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寄存空间的广泛性、存续时间的持久性、依托媒介的多变性特征的基础上,又充分展示了大学生群体文化的“时尚元素”和独特的价值诉求。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是青年亚文化滋生的逻辑前提

以标榜“反思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预设了青年亚文化的整体走向。后现代主义以重写现代性、质疑权威、解构合法化为己任,成为青年亚文化的时尚元素,左右着青年亚文化的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放逐理想”,助推青年亚文化以游戏姿态告别激情、拒绝崇高和话语体系游戏化风格的形成;在质疑权威中,培植了青年亚文化挑战权威和自我张扬、特立独行个性意识的空间;在“逃避解释”的语境下,撕裂“深度模式”,形成青年亚文化拒绝解释、零度体验的实践场景;在“消解责任与去中心化”的催生下,戏谑人生成为大学生亚文化的漂移能指。时下大学生中流行的“网络自拍”正是这种解构主义的后现代文化的表现。网络自拍打破了传统的精英垄断文化的局面,网络媒体不再仅仅是政客和明星的主场,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进来,通过网络自拍展示自我,更有甚者借此成为网络红人。网络自拍以自我的风格诠释自媒体时代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具有鲜明的青年亚文化的特点,反传统、反权威、追求多元化和差异。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自拍,不仅可以展示自我的外在形象,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个性、理想、追求等,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互动交流,构建自我身份和寻求他人的认同。

(二)对狂欢的渴望是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情感动能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快乐也是一种逃避,但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对残酷现实的逃避,而是要逃避最后一丝反抗观念,娱乐所承诺的自由,不过是摆脱思想和否定作用的自由”[2]。在各种经典文化审美疲劳的情况下,具有反讽性的“恶搞文化”既迎合广大青年求异的心理,又满足了他们参与公众生活和获取社会认同的诉求,赢得了许多青年的支持和拥护。“恶搞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具有青年亚文化鲜明的特点:反叛性、颠覆性。恶搞文化借助反讽的修饰手法进行表意,在经典文化符号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创作,将各种元素和符号按照创作者的想法进行排序、组合、拼贴,产生新的文本,形成新的意义。“恶搞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一方面是“恶搞文化”的客体大都是经典的文化符号如经典人物、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歌曲等,其本身具有获得公众关注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恶搞文化”的主体青年本身具有反叛性和颠覆性,他们通过恶搞经典的文化符号,既可以获得话语权,宣泄不满,又揶揄了公众。在“恶搞文化”意义场域,通过篡改经典文化符号、象征性解决问题,表达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快感和对群体创造的归属,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反叛和颠覆,这背后其实隐藏着青年对于狂欢的本能渴望。“娱乐至死”成为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持续诱因与动能。

(三)自媒体蓬勃发展是青年亚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马克斯·霍克海默等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青年亚文化受到外部环境尤其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影响。全媒体时代,网络宰制了青年群体信息生产、传播和选择的权力。真伪莫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助推青年对权威的质疑和批判,从而使青年亚文化走向“以去中心、解构事实、戏谑人生”的虚幻极端。这种极端一方面反映了青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会过多地思考某些主张是否真实,更在乎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否符合自身感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有些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浏览量,故意营造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第三种现实,从而迎合青年受众的情绪。基于事实而又偏离事实的情绪化传播,在强烈呼吁情感和个人价值中放大碎片信息,将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卷入借助事实建构情绪和解读情绪的场域之中。

二、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消解

青年亚文化的活跃给大学生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方式,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作用不容忽视。

(一)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与向导,也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就是在引导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共识,遵循社会规范。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日益商业化和产业化,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侵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纷扰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尤其是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青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会受到“市场”的诱导,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精致利己主义以及对主流价值的疏离。精致利己主义激发了部分大学生对虚荣和名利的欲望,诱导他们由建构自我身份和寻求他人的认同转变成为满足对虚荣和名利的欲望,按照网络审美的标准展示所谓的自我,通过美颜、滤镜等自拍神器装扮自己,沉浸在虚荣和名利所带来的即时的情感满足之中。过分地追求外在形象和风格符号化的同时,造成了文化涵养的空心化,从而使青年亚文化逐渐浅薄、媚俗、低俗。亚文化的“大话”鼓噪和无厘头吞噬,助长了部分大学生价值实践中私欲膨胀的“犬儒主义”,价值判断让位于功能判断,公平、正义、法治的本真诉求和社会伦理的终极关怀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游走。

(二)挤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空间

青年亚文化借助具有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特点的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形成了冲击。青年亚文化以丰富、新奇、颠覆的表达方式,以“发泄性娱乐”、“满足性游戏”为需求,影响大学生价值形成和实践取向,使部分大学生在不自觉状态下实现意识形态整合,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期许。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亚文化在改变和整合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也在塑造他们的情感以及“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方式”。“后真相时代”,一些大学生注重个人情绪的表达,有时偏离事实,激烈批判影响公平正义的社会现象,过度渲染社会的丑恶面,放大社会问题,释放负能量。进一步说,在真实性和虚假性相交织的青年亚文化影响下,有些大学生习惯于“跟着感觉走”,价值选择在确定性与不确定之间游离,甚至产生“越努力越悲伤”的颓废心态,个体体验代替了集体主义,瓦解了自由解放和追求真理“堂皇叙事”的深度模式,形成历史意识的断裂和信任信仰沟渠。

(三)弱化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责任和伦理共识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亚文化的意义场域,他们在网络虚拟中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喜怒哀乐,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亚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狂欢的文化盛宴,但是当娱乐过度时,“傻乐主义”的反抗性解读蕴涵着微观政治的巨大潜能,削弱了大学生价值自觉和伦理责任。 一方面,青年亚文化激发了大学生对于狂欢的本能渴望,使部分大学生沉沦在即时的情感满足和感官刺激之中,主体经验不再是一种焦虑,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分裂,放弃了对于本真存在的思考,忽视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精神和价值追求,削减了社会责任感。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世界本无终极精神和价值追求,也没有什么中心,没有绝对的权威,于是碎片化、平面化、消解权威、倡导感官愉悦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导向。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通过恶搞经典的文化符号,调侃经典著作中的精神偶像,一堆无所指涉的能指符号实现了对所指和意义的放逐,深度模式被瓦解。这种以“快乐幻想”为标志的反抗和颠覆解构了主流文化的核心要义,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形成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论上的多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导致主流文化能指与所指偏移甚至背离,动摇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甚至削弱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三、青年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路径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黏合剂”[5],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亚文化表象之后隐藏着的意识形态企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性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塑造,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青年亚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侵蚀,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越条件,建设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的文化阵地,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平台,为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提供服务,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指引,使“以文化人”落到实处。要努力净化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优化校园网络平台,营造崇德尚能的校风和积极进取的学风,争取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又要利用青年亚文化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主动对接学生需求,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文化实践,打造校园文化平台,通过举办时事报告会、红色事迹宣讲、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学校大事,组织文艺演出、各类比赛、经典诵读、音乐、游戏等娱乐活动满足学生休闲娱乐生活的需要;要在学业指导、就业服务、勤工俭学、生活服务等项目中,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活动、辩论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凝聚共识,弘扬主旋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

面对青年亚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弱化和负面影响,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6]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在坚持正面引导、理论灌输的同时,因时而变,转向需求—动机—行为的良性导向,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以扩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共识和践行效果。要正视青年亚文化的出现给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把握大学生思想的最新动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要注意增强思政课的思想魅力,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在思政课的 “思”上做文章。要着重进行典型引路、事实引导,化抽象为具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化,增强大学生对现实行为的辨别力和选择力,培养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要协调推进课程体系育人工作,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密切配合,同向而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

(三)积极回应与收编青年亚文化,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积极回应与收编青年亚文化,抢占话语权高地,深耕主导权的领地,种好在大学生中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地,在积极回应中凝聚共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根据青年亚文化的特点,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回应。一是切实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谋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占领主阵地的实际效果。二是要坚定“四个自信”,抢占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高地。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思想和文化的高地。要充分发挥高校知识智力优势,促进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良性互动,推动用学术讲政治。三是要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积极回应青年亚文化,种好责任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要注重突出“时代元素”,面对亚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文化习得的语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话语置于大学生现实生活之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方式,以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和喜闻乐见的语言来呈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亚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