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探析

2019-03-14薛天飞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法治

薛天飞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的传递从来没有如此快捷和畅通。发达国家为了占领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通过网络、电影、图书杂志、电子游戏、卡通漫画等新媒体和新介质大肆鼓吹美化西方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甚至通过各种方式肢解丑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由于青年学生的判断力、辨析力不够成熟,易受价值多元化趋势的影响,从而逐渐失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和理想信念的偏离。基于此情势,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面对时代宏大背景的强烈转换,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从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对历史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这不仅充分阐释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和路径。要正确面对和更有效地解决当前困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获取理论支撑的源泉和实践探索的导向,并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旨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 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文化包含价值观,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的优秀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其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集中反映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深厚的文化结晶和集体智慧,反映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思想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基和沃土。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的传承、升华和创新[5]。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已经被时代进行了诠释和延展,交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自我革新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价值亦将会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得到进一步升华、创新。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必将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实现创造性升华、创新性发展。

2 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积极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立德树人的理念指引和实践指向,是提升当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我们应积极探索优化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藉此提升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自觉和外在推行。

2.1 家国情怀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支柱。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到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爱国主义的经典再现。同时,古人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整体利益。孙中山则明确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家国情怀浓厚。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我们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强化其系统性和趣味性,在浓郁的家国情怀里,强化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教育。

2.2 立身处世教育

“伦理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鲜明特征。”[5]张岱年在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时,就鲜明指出:由于人性论的德性主义和对道德政治功能的强调,使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道德修养论和道德教育论尤其发达。立身处世是国人立足社会的基点。古人有鲜明的义利观,如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孔子提出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 (《论语·里仁 》)的思想,这些思想已经浸入国人的骨髓,世代传承;古人亦有明确的荣辱观,十分强调耻辱感的培育,如孟子提出的“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把知耻提到了人性的高度;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孔子强调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孟子则提出“思诚者 ,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诚信应当是立人之本;孝道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伦理规范,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孟子就提出“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当然,忠孝具有一致性,忠孝不能两全时,古人就把对父母的孝转化为对国家的忠。我们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义利观、耻辱观、诚信观和孝道观,彰往而知来,察古以鉴今,进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廓清大学生的价值观认识误区,破解价值观迷失之困,引领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2.3 人生境界教育

冯友兰提出了人生的四大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境界是逐步提高的,传统文化为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提供了厚重的理论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有乐观主义的价值倾向,孔子就是乐观主义精神的提倡者和践行者。尽管物质匮乏,他仍自得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战胜困难,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高度理论概括和价值凝练。历史上的诸多仁人志士都遵循这一原则,在逆境中奋发图强,逆势而进,取得了成功。我们应把历史伟人的故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程中,为大学生提供“正能量”,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品味,使其成为一个有志、有学、有德的人。

3 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在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由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地气”不足,教学手段单一,教育的合力尚未达成,教育的长效机制不健全,使得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传统文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难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因此,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3.1 以传统文化中的“教化法”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作为“以文化人”之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具体有效的教育方法,尤其是教化法,这种方法契合社会发展状况,吻合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也与现代的道德教育理念高度融合,为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1.1 正面灌输,强化引导 灌输是教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特别注重运用灌输来维持社会的稳定。《礼记·学记》中指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代灌输主要通过编纂经书,对人们进行灌输,要求人们奉读铭记于心。古代的灌输法与列宁提出的灌输法,是一脉相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借鉴运用传统灌输法,它可以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掌握道德养成中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从而将道德信念固化在思想深处。

3.1.2 行胜于言,知行合一 身教示范、身教胜于言教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一条重要原则。这一方法指出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应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来影响、引导受教育者,给受教育者以启迪作用,达到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目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也提出:“是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强调了老师的典范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各级官员、家长和教师都要主动、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积极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积极践行。

3.1.3 因材施教,激励自觉 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综合运用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法和道德考评法,如学思并重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克己内省的方法,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则提出了“反求诸己”的观点。慎独自律的方法,《礼记·中庸》就提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强调要在“隐”和“微”处下功夫。古代的品德考评法主要有观察法、谈活法和自我评价法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倡导自我反省、外部督促,达到学行合一,实现内联外通。高校可借鉴这些传统的道德考评方式和自我修养方法,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旨浸透于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日常基本遵循和生活习俗。

3.2 以“法治与德治结合”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美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庞德认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道德、宗教和法律。”[6]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法治思想,帮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法治价值,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战国策·赵策二》);商鞅提出的“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商君书·定分》)。大学生可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法治思想的过程中,崇德向善,涵养自己法治素养,提升守法意识,做一个知法用法的人。

3.2.1 以法律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逻辑和思想精神理念上一脉相传,交融互通。核心价值观涵养法治建设,而法治建设则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传统文化中注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宽猛相济”(《左传·昭公二十年》)、荀子的“隆礼而重法”;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汉书·董仲舒传》);唐代奉行“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旧唐书·刑法志》);宋元明清时期传统法文化的精髓“德法共治”,德治和法治结合是治国方略,是经历史和实践证实的治国理政和育人、教化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导向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化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的需要。法律靠价值观认同而自律。法律须体现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法律规范也只有合乎国家和社会倡导的价值原则,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信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之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法治有效实施创造良好条件。[8]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涵养社会主义法治,成为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2.3 法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 坚持法治体现道德的理念,道德就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须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全社会文明水平。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屏障。对那些激起公愤的严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严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驾护航”。

3.3 以规章制度的完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保障

高校应该以制度为抓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一方面,高校要以传统文化为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包含教育计划、教育评估、教育激励等各项完备的制度。另一方面,必须让墙上的制度“走下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考核,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甚至可以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考试,使制度不走样,不变形,并及时奖优惩劣,以制度推动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大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 以教育情境的设置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良氛围

高校要利用各种场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场景,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在校园硬件设置上,通过标语、雕塑、园林建设等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校园软件建设上,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校园网络,以契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游戏、音乐、情景再现的娱乐方式,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在网络技术下拓展新的传播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技术层面的新跨越。通过多样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明辨精神和乐学态度,推动传统文化热的复归,实现从文化传承到精神传承,外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心入脑,既靠思想者的理论整合和教育,也要靠制度、环境的相辅,各要素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有效的稳定系统,只有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度契合,方能打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旨任务。

猜你喜欢

中华价值观法治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