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思考
2019-03-14陈志全胡月英
陈志全, 胡月英
(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支撑,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而且可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多姿。此外,还能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社会文明进步。故发展休闲农业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在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一直都在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全国人大会议上也有代表多次呼吁要加快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步伐。
1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是以观光为主的农业旅游。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进入21 世纪以来,休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休闲农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形成了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区域特色明显、多重模式发展的繁荣景象。总体来看,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休闲农业发展较早、较快,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我国休闲农业销售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智研咨询集团《2018~2024 年中国都市休闲农业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3~2016 年休闲农业行业销售收入分别为:2 700、3 000、4 100、4 850亿元。到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行业市场共接待游客近28 亿人次,从业人员900 万,带动了700万户农民增收[1],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迟,目前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规划、法律保障不到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筹融资难、营销手段落后等。如何使我国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学习他方成功经验并加以创新是一条捷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休闲农业发展较早,现已具有相当规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2 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
休闲农业最早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休闲农业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于90年代,进入21 世纪达到较大规模。2014 年农业部门又提出将休闲农业打造成亮点产业,成为农游新乐园[2]。休闲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2.1 科技引领休闲农业发展
休闲农业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视科技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休闲设施投入、农产品生产加工品质提升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真正实现了农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多年来,积极研发应用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拥有大学园艺技术培训中心和蔬果花卉产业科技发展协会等一大批致力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院校和企业。目前,在休闲农业生产上应用的自动化技术有农作物受灾预测及遥测、地理资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等。在农产品品种改良方面,运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对农产品不断优化、改造提升。如一家七彩火龙果园,一直致力于火龙果的研发创新,用水蜜桃、百香果、木瓜等水果与火龙果授粉,改良火龙果的口感和香气,生产出不同口味的火龙果,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3]。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抗虫白菜、甘蔗、花椰菜及抗病木瓜等;以组培方式培育出花卉、果树种苗;在动物防疫方面,完成了“六合一”疫苗的开发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试剂的研制,科技对休闲农业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2.2 生态美化理念贯穿休闲农业全程
发展休闲农业,生态理念极强,多数休闲农业名称中都有绿色、有机字样,其用生态来提品质,向生态要效益,用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追求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同时台湾地区休闲农业设计融入许多美的创意与元素,每一家休闲农场都在追求精致、美观、自然、和谐之美,各有特色,独具匠心,让消费者既能感受现代科技文明的魅力,又能充分体验田园风光的韵味和美的享受。
休闲农场多半建在山区、丘陵地带,空气清新,远离吵闹,极目远眺,满眼的绿色,水果蔬菜等有机新鲜,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置身其中,休闲放松,开心快乐。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山多、水多、花多,因此,每一家休闲农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生态休闲农场,由于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与环境十分协调融洽,在消费者面前呈现出了山水田园诗的神韵。景观设计均采用木、竹等天然材料,再加上精心的美学设计,场内是移步换景,就连洗手间都变成了一大亮丽景点,有时新人拍婚纱照还到此取景。
2.3 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主题吸引不同消费者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吸引消费者,必须有特色,特色产生吸引力,形成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休闲农业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各具自身特色。区休闲农业主题较多,有水果采摘、竹园、香草园、茶园、昆虫收藏乐园、奶羊休闲场、奶牛养殖休闲牧场、螃蟹养殖休闲场、鳄鱼养殖与观赏、鸵鸟养殖休闲场等等。休闲农业经营者们善于思考,创新不断,让消费者始终感到新鲜有趣[4]。很多休闲农场观其名,就能知道其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以鱼为主的“八甲休闲渔场”,以农业教育为主的“生态休闲农场”,以各种花草为主的“富田花园农场”等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既形成差异化,又方便消费者选择,各具优势,避免过度竞争,各休闲农场共同发展。
2.4 合理规划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发展
合理规划是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前提。要取得骄人业绩,与相关部门直接参与规划指导有很大关系。休闲农业的发展已形成一整套申报审批制度,每一个具体农场、农户,大都有一个长、中、短期规划,使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程序化,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的规范有序发展。每一家休闲农场的建设与发展都是经过精心规划,专业设计,认真施工,场内所有建筑都体现农村建筑的风格特色或异域情调,尽最大努力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温泉、草场、溪流、大海、岩石、古树、种植、养殖等。在区域规划上,形成“点——线——面”联合,便于旅行社包装推介,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线路。休闲农业与旅游机构关系密切,休闲农业为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产品,旅游企业为休闲农业带来客源,实现双赢。
2.5 延长产业链提升休闲农业收益
休闲农业属于现代农业的一种形式,因此要以农为本。农业要想多赚钱,仅销售的初级农产品肯定不行,如果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那将会使利润翻倍甚至增加几十倍。许多地区在休闲农业发展中,都格外注重农业产业链的打造。如水果较多,休闲农业就从果品鲜食、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成分提取制作面膜膏和护肤美容保健品等,具备一系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长了产业链。九品莲花生态教育园区作为一家休闲农业经营者,就设立有自身系统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各类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喷杀处理到分拣包装,加工农产品琳琅满目,从吃的雪糕、果粒制品、干制果品,喝的鲜果饮料再到护肤品等一应俱全,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园区收益大大增加[5]。还有大湖乡草莓观光园也做得相当不错,种植草莓达450 多公顷,占草莓种植面积的60%以上。每年冬春之季,在大湖乡,举目望去是一大片“草莓海”,名副其实的“草莓之乡”。观光园草莓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告别单纯草莓种植模式,将草莓观光培育成为最大特色,并利用闲置粮仓设置农村酒庄,实现草莓产业链延伸。大湖酒庄是亚洲地区唯一的草莓酒产制中心,以低温酿制手法保留草莓原有香甜风味,生产系列草莓酒,如湖莓恋、草莓淡酒、草莓香甜酒等,酒产品在不同评鉴会上均成绩突出。园区从最初的草莓观光采摘到草莓酒品的开发,融入了复杂的品尝和制造知识,彰显了文化内涵。同时,在酒庄设有专门的品尝中心,供消费者参观品尝,打造的草莓文化馆供消费者参观、学习与交流。草莓加工产品除了草莓酒,还有草莓醋、草莓豆腐乳、草莓煎饼、草莓豆干、油炸草莓等,令消费者大开眼界。另外,还围绕草莓开发了草莓娃娃、草莓马克杯、草莓抱枕等旅游纪念品。整个大湖乡草莓观光园从草莓生产、加工到相关纪念品制造、销售,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来休闲观光。产业链的延长,使园区销售收入大大增加。
3 推进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休闲农业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缺乏科技的农业不会产生高效益,对消费者也难以产生吸引力。要推进休闲农业科技发展,就必须加大投资。在农业科技研发上要舍得投入,农业研发资金应主要由政府投入,农业企业也应投入部分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尤其对休闲农业新品种的引种、选育、栽培及示范推广项目的科技研发资金要逐步加大,促进休闲农业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农业科技研发。
3.2 突出休闲特色,避免雷同建设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休闲农业在发展中采取多样化模式,使休闲农场各具特色。我国民族众多,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各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存在显著差异,休闲农业资源相当丰富。因此,在发展休闲农业时要结合当地休闲农业资源特点,找准定位,突出休闲农业的发展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竞争力。切忌盲目发展,项目雷同,恶性竞争。同时,休闲农业应保持自然和乡土气息,避免城市化倾向。各休闲农场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提升休闲产品的文化品位,做到特色鲜明,给消费者以深刻体验和心灵震撼。
3.3 注重休闲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综合效益
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是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高度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对农产品进行精心包装设计,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在每一环节都能让消费者参与体验,增加农业知识,留下难忘印象。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总体看,产业链还不够长,生产、加工、销售缺乏有效链结,大多休闲农场停留在观光采摘,初级农产品销售上,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不理想。因此,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要积极进行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增加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休闲设施,美化休闲环境,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休闲农场综合效益。
3.4 规划先行,切忌盲目行动
规划是避免盲目的前提,没有规划的发展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很难取得好效益。首先,国家要进行全面的总体规划指导,各省、市、县、区、镇都应有相应规划,每一个休闲农场也应有建设发展规划。在规划时要坚持五原则:即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和多样性原则。一般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选址应选择在距离城市、景区较近且交通非常便利之处,距离主要客源地不超过100 公里[6]。休闲农业发展的依托模式通常有四种:即都市郊区、景区边缘区、特殊村寨、特色农业基地,在规划时要明确自身依托的模式,然后再对休闲农业园区内发展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休闲农业园区拟发展项目即景观规划与设计要科学、合理利用当地休闲农业资源,开展休闲游憩活动,并使休闲农业与农田保护及其他利用达到和谐统一,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视点和休闲观赏方式,保证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品尝、采摘、购买等各种需求,让其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3.5 推进绿色有机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态化。所以发展休闲农业必须是绿色有机的。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约束趋紧,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所以,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至关重要。只有良好的环境、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和环保的设施才会吸引消费者前往。如何证明自己是绿色有机的休闲农业,“三品”认证极为重要。所以休闲农场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之一的认证。“三品”认证,不仅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农业园区的证明,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贡献。要实现休闲农业的绿色有机发展,还必须加大绿色科技创新与运用力度,使休闲农业更具活力,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满足消费者的新奇感。
休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市场需求、有发展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利国利民,一举多得。我们要加强学习,多汲取一些地区或国家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休闲农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加收入,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