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互动式教学研究
2019-03-14梅盈盈
梅盈盈
(安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地方应用型高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和使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如何上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热情,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不断创新授课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关键。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任务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工作环境和性质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1]。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应围绕培养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承压抗挫能力和专业技能素质进行教学。
(一)实践创新能力
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的核心诉求,实践能力决定毕业生能不能快速适应环境并承担起岗位职责。企业招聘的人经过短期的职业培训要迅速到岗,投入工作并产生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决定毕业生能不能持续成长和进步,实现其价值增值。如果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快速适应,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既能拓展个人的职业生涯,也能助力工作单位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上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职业发展能力
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和不断追求创新的用人单位,职业发展能力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就业能力。大学生进入用人单位,能否成为优秀的员工,能否持续实现自我职业能力提升是关键。首先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在进入职场之前,大学生需要进行自我剖析,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业时尽量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项目。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承压抗挫能力
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职场中优胜劣汰的竞争也很激烈。对初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在快节奏的工作和高强度的竞争下,要做到头脑清醒,情绪稳定,必须有较强的承压抗挫能力。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心理素质,部分企业甚至通过多次面试层层筛选,就是希望招到高素质的员工。
(四)专业技能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强调应聘者的专业素养,希望尽量做到人岗匹配,最好专业对口。在应聘的过程中,大学生如何将自己四年所学在短时间内展示出来,需要一定的技巧。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导致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
二、互动式教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积极作用
互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强调互动式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结合其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我建构的完善和更新,即主张学习者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是通过自我与环境间的互动而生成的[2]。教师以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发生深刻转变,让教师作为“解惑”、“协作”和“朋友”的隐形角色更加突出出来[3]。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主动将专业所学运用于职业探索,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不断深刻认识到这一课程对自己专业和职业的积极价值和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互动式教学的课堂上,主张师生平等、民主对话,教师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并作出相应的回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老师实现双向交流、思想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课堂的讨论环节是教师精心设计好的,带有引导性。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去思考、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获取未知的知识,养成创新思维方式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潜能得到激发。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亲身参与的实践体验中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讨论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形成自己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互动式教学有全员性和广泛性特点,通过角色扮演和课堂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促进专业与就业的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全程带着学生跑,要给学生留出“空白地带”,引导学生去思考,允许学生去质疑。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双向互动”、“多边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和自我成长,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显著增强。学生在自我教育和管理中不断反思、探索,主动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就业实践中,促进专业知识与就业的融合,提升就业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设计
笔者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选择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在模拟面试环节尝试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做好课前准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
课前教师通过微信班级群进行课堂动员,将任务布置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从校园就业指导网站筛选与班级学生专业匹配的招聘启事,给学生提供资料搜集的途径,将求职简历的成功范式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招聘启事的职责描述和招聘要求,自主学习,完成简历的制作。学生根据招聘启事要求准备一份完整的自我介绍。教师提前设计好面试题目,制作面试评分表。通过课前预习,完成作业,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模拟面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与综合应变能力
课前随机选号,选择10名学生,其中5名学生作为面试评委,3名学生作为特邀观察团嘉宾,1名学生作为现场协调员,负责面试叫号和抽题工作,1名学生作为面试主持人。面试形式选择的是结构化面试。面试题由教师提前准备好6套题目,每套3个题目。模拟面试流程:面试学生先抽题,拿着抽到的题目去候考区准备5分钟,再进行现场面试。上台后首先进行1~3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按照抽签的题目逐个作答。作答完毕,主面试官(教师担任)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提问,面试学生现场回答。面试现场不做任何评价,主面试官不打分,学生评委按照现场效果从工作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诚实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打分。观察团嘉宾要对每一名应聘者写评语,主要记录面试选手现场表现好的方面或者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面试评委、观察团嘉宾和学生代表课堂分享,提升学生自我剖析与自我教育能力
面试结束后,及时进行三级课堂分享。第一级分享:5个面试评委逐一分享,从选手语言的组织、回答问题的逻辑性流畅性到现场的举止着装等方面进行评价,重点介绍表现突出的选手。评委同时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真的是这家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我会如何选人,我将选择谁,为什么。第二级分享:3个观察团特邀嘉宾逐个分享在面试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感悟:面试选手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给人印象深刻,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第三级分享:参加面试的学生代表(选择5名)上台分享自己的面试体验和感悟。
(四)教师课堂总结,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理性思考能力
现场面试和三级分享结束后,教师汇总学生评委和观察团嘉宾提供的材料,对模拟面试进行总结。对面试学生提供的简历进行点评,评选出本次教学活动的最完美简历、最佳语言表达、最佳现场表现、最佳着装等奖项,并对其他学生的表现逐个点评,给予现场指导。 最后,对每一位学生的简历和自我介绍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课后修改。
四、结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互动式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很多学生表示在互动式教学的课堂上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既改变了自己被动学习的局面,也锻炼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授课方式对比,优势比较突出,但是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师要提前为课程设计做大量隐形工作,同时教师也要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能够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互动,不能过分发散或淡化主题,否则课堂效果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