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究
2019-03-14李晗
李 晗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要深刻思考并积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颠覆原有的守旧的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课堂内外无缝链接的移动学习环境,搭建一个学生能够“时时”“处处”进行学习的教育平台。
将课程资源建设融入这样一个学习平台可以实现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信息化教学。以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为主干,以学生为中心,高效整合课程各种资源,利用最新的互联网通用平台打造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基于课程内容的闯关游戏导入和手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建立更为友好和互动及时的课堂形态,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1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4S店、维修厂等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对国内、省内高职院校进行网络调研、对杰出校友、企业骨干人才进行电话调研及与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进行座谈,经过总结和归纳,发现高职院校现有的专业课程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1 没有与职业标准完全整合
现有课程资源没有完全与职业标准对接,不能满足学生零距离上岗的需求;现有课程资源过于倾向与理论知识,维修技能方面的内容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技能需求。
1.2 没有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以培养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目的在于为汽车行业培养出优秀的综合职业能力或职业行动能力较强的维修人才,而现有课程资源开发较早,随着企业生产过程、车型、工具等变化,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生产过程。
1.3 不能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完全对接
无论何种教育层次的人,其在接受最后学历教育中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极其有限的,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难以适应社会快节奏的要求。这要求必须依靠不断地充电、学习来完善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以适应科技与社会的变化,要求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要能够实现与时俱进。
2 高职汽车专业课程资源库的框架和内容的设计
资源库的整体框架的设计要以岗位能力需求驱动教学内容为根本,以学生学习特点及兴趣爱好确定资源形式为思路,以“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依托,以构建一个理论、虚拟、实操高度结合的“有趣有效有用”的三维度课堂为目标。
2.1 课程资源库的确定
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因此,汽车专业课程资源在建设时应建立多个资源库,来满足教、学、做、评的多方面需求,包括标准课件资源库、微课资源库、仿真与虚拟资源库、视频类素材库、动画类素材库、试题库、文献资料库等多个资源库。
2.2 课程资源内容与形式的确定
对于职业院校,好的课程资源的内容是能适应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能满足企业人才标准,技能点属于企业所需的技能,而且要能满足教师的需求。课程资源建设的载体和内容呈现形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理解程度,因此展现形式也需要多元化、创新化。
正是因为要满足以上的需求,课程资源的内容需要在多方面调研、反复斟酌的情况下确定,每个知识点都包含理论、实训、测试等内容。而搭载形式就可以多样化,如教学PPT、微课资源、教学动画、虚拟仿真、立体结构图(包括结构爆炸图)以及教学实训录像等。
3 高职汽车专业课程资源的应用规划
信息时代如何利用智能手机构建一个课堂内外灵活多样的移动学习环境,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将课程资源与我校现已应用的多交互界面网络教学平台——云课堂深度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具体融合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资源与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效果
4 结语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的必由之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资源库的建设要以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为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资源与教学平台高度融合,实现手机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良好地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即时分发和课程学习的考核。这种模式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