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阈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2019-03-14汤丽萍
汤丽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问题的提出
工业4.0在促进工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大变革。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高效劳动者、管理者的重要战略任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年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务院2017年12月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均提出应用型本科“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办学原则和目标。如何“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这种交互融合跨界的运行体系,通过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市场等多方协同立体联动,贯穿于教学、生产实践、创新开发和应用服务等过程,变革传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今教育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区域经济与应用型教育共同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地区的经济体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经历着转型升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度转型,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反应效率和服务能力。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培养市场亟需人才,为企业培养具备一定科研能力以及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结构优化,还能更好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市场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要求,协调与帮助区域产业经济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将充分发挥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互补优势和潜在能力,双方共谋发展,共推社会进步
校企合作将政府、行业企业、市场、学校、学生五要素紧紧联系起来。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中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市场前景及时准确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可以获得企业提供的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市场对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办学成本。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优势,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技能水平和素质;可以借助高校教师理论水平高及其科研成果转化,解决企业的技术和流程管理难题,提升品牌附加值。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成立行业企业二级学院、订单班培养等,既可缓解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问题,也可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对口就业。
(三)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是区域经济内知识流与技术流合理流动的基础和保证
“复旦共识”提出了地方高校服务面向的具体要求,指出地方高校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于区域经济。高校技术层面的研发一般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而企业偏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的搭建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主要途径。如何找准双方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联合优势形成特色,有待我们思考创新。
(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使学生获得默会知识和实践智慧,生成具身经验,是新工程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强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具身参与情境,让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发生联系,形成具身场域,促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内化,让学生在典型的工业环境中感受社会和产业的革新,从而建构一定水平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创新,培养学生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核心能力,养成探究、合作和良好的职业精神。
三、国内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国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典型模式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是比较全面且先进的,他们以学生就业为目的,有国家制度和政府政策的保障和支持,管理过程系统且严格,学生顶岗工作时合理取酬。具代表性的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产学合作”、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从形式上分为交替式和并行式,各有利弊。
“双元制”是由德国国家立法支持的协同育人模式,政府通过“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企业参与度很高。“双元制”其中“一元”为企业,是协同育人的主体,受教育者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时间约是学校理论教学的3-4倍;“一元”为学校,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通识课程和基础技术理论学习。校企合作贯穿于整个办学过程,包括学校的招生、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学生实习、学生学业成绩认定及办学经费投入等。学生在完成学校基础理论学习后,以徒工身份进入企业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接受实践教育,生产与协同育人紧密结合。在德国,70%的中学毕业生升入“双元制”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目前,这种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支柱和核心,不仅给德国职业教育带来了成功,也给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是借鉴德国“双元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教学工厂”以学校为本位,合作企业出资建设实际项目所需的生产车间,将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氛围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学校二级学院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科技与创新中心,承接企业项目,并通过ISO9000认证。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理负责制,经理既是中心的管理者又是专业方向的负责人;专业教师依据研究方向分属各中心,既是中心项目研发人员,也是课程负责人;中心以实际工业生产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要求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和训练下独立地进行实际生产操作,并进行成本核算。这种模式是“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明天服务”,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亦得到不断更新。新加坡最成功的“教学工厂”践行者是南洋理工学院。
(二)国内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主要模式
我国校企合作教育起步较晚,但经过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见表1)
表1 国内主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
(三)国内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1.政府的作用
从国外协同育人模式看,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首先,依法推行合作教育,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促使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形成制度化,以保证其深度发展;其次,财政政策支持,德国通过补贴优惠政策、美国和英国通过立法拨款等激励机制推动合作教育的积极发展;第三,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德国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成立国家培训局、英国成立80多个“培训和企业协会”,协调合作教育中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宏观导向清晰,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支持明显不足。由于各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结构、企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校企合作也呈现出差异性。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结构较优、企业发展水平较高、高等教育政策相对宽松,投入相对多,其校企合作水平较高,中部次之,西部地区较差。
2.企业因素
企业参与程度高是国外合作教育的一大特色。如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学校管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等;在日本,产业界直接向学校投资,直接向学校委托研发项目。
在我国,由于合作教育双方目标存在差异、企业利益驱动机制、学校管理机制等问题,使企业仅限于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某些方面和环节,并且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合作层次浅,合作中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主导性较差;第二,相对于培养周期而言,合作时间不长,持续度和稳定性不高;第三,合作效果不理想,虽然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双师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的效果非常有限。目前,我国企业尚未形成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校企合作的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逻辑,现阶段仅仅停留在解决用人需求的层面上。
3.学校因素
国外合作育人模式在内容上和实施方式上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合作双方通过职业分析,将一个或若干个社会职业归结为一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专业群。学校根据专业群的变化设置专业,通过对职业群各个岗位的职务分析,形成职务说明书,明确其应具备的知识、技术和素质,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实践教学方面,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学生,80%的时间在企业的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本位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实践。
我国基本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在规划重点发展专业时,往往从专业实力强弱和专业发展历史等“供给”因素或“教育逻辑”来确定本校优先发展的专业,而非结合专业发展的成熟度、市场人才短缺程度、行业背景、市场需求等来决定;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一定差距,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衔接不够、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双师型”教师缺乏,校内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脱节、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在招生宣传上,从招生市场“冷热”程度来引导学生报考专业,而非根据就业市场引导考生提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专业评审、评估上,没有将企业和行业纳入并作为独立的评估主体,衡量指标除了专业本身实力外,较少关注专业的市场需求与专业性程度。
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视阈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健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政策与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1.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能够顺利、有效运行,与其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分不开。政府从弥补“市场失灵”、服务院校、促进产业发展的角度,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法律制度体系迫在眉睫。首先,要核准国家资格框架和行业资格框架,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各合作主体的关系、职责、权利和义务;第二,修订完善配套法规条例,如在《工伤保险条例》中增加关于企业实习生实习期间的保障内容;第三,政府的政策工具应着力于如何引导并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出台措施和优惠政策平衡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加大创新资金投入、优化协同创新环境、完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第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制定接受实习生的企业的资质标准,建立实习企业的准入、年检、问责、退出制度;第五,由政府部门、教育部门、行业部门及社会人士组成评估小组或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定期对行业企业校企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配置资源、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第六,制定行业组织的法律规范,加强企业行业协会建设;第七,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实行学历证书+专业能力证书制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的本领。
2.加大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统筹与规范
呼吁地方政府站在发展区域经济和增强地方活力的角度,认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从而大力支持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工作。首先,将地方应用型本科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规划,支撑地方产业调整与布局;第二,地方政府出台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措施和办法,明确管理主体和各参与方的责任与任务,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规范管理与评价;第三,地方教育部门加强所在区域院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规划与预警机制;第四,建立学生实习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学生实习补贴、实习基地建设经费补偿等的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程序、经费来源等;第五,制订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或生产性实习基地所享受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如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的条件、标准、实施规则;第六,设立地方校企合作专项资金,规范审批流程。
(二)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共容机制
1.建立利益共容机制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单个企业无法利用自身有限的内部知识资源实现创新和发展。分析三大产业校企合作教育情况发现,资本/技术密集的第二产业合作水平显著高于第一、三产业,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绝大多数的产学合作行为中优势明显;大型企业因为拥有较多的专用技术和技术投资倾向,合作水平比中小企业高;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拥有先进的专业技术,所以在接受毕业生就业人数、订单班数量、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合作技术培训等校企合作行为指标方面水平显著。由此可见,企业充分认识到优化以与高校合作为核心,辅以相关政府部门、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客户、中介机构等异质性组织的复杂合作创新网络建设的重要性,亦更加重视利用外部知识和人力资本来提升竞争力,延展竞争优势。首先,构建共容的动力机制,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和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利用各合作主体核心能力的广度和多样性,提高地方应用型院校引领地方产业升级的能力,推动社会进步,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第二,构建共容的运行机制,依托双方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和企业技术攻关,促进学校教师对企业生产和市场动态的理解,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和科研水平;第三,构建利益共享和职责分担机制,实现增值与风险同担。
2.促进协同育人利益相关者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影响着地方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以文化育人,成为校企深入合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决策层和管理层要认识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价值取向各有自己特殊的一面,校园文化是教育文化与使命文化,企业文化是经营文化与责任文化,两者的融合有利于人才培养。第二,学校搭建多元化的融合渠道,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和吸收企业的竞争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品牌文化,传颂企业的精髓文化,让学生感悟职业人格;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在学生中普及产业文化知识、开展产业价值观教育,在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渗透产业文化因素,促进学生产业文化素养的提升。第三,建立“旋转门”机制,通过到企业实习实践、经常性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等将校企文化进行交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校企融合的发展愿景。
(三)开展区域产业链与学科专业链融合的协同育人创新
国家和地方产业集群的螺旋上升催生了相对传统工程教育而言的新工科,新工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生态意识与工程认同感的品格、全方位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终身学习与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这些促使新工科学生的培养方式要突破了学科专业壁垒和校企隔阂。
高等教育外在环境的变化、区域经济中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发展需要、通用技术供过于求与专用技术供不应求并存的矛盾致使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等原因,促使政府和应用型高校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达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由地方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主的区域性混合所有制下的产业学院和共享综合平台建设是区域产业链与学科专业链融合的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各地方应用型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的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特点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促进自身特色建设和深度转型。首先,产业学院的专业要针对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设置,通过多元的资源整合,产业群与专业群的聚集效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质量;第二,在政策范围内将不同资本主体引入产业学院,形成产权联结的利益共同体;第三,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建立以主办企业(产业内的标杆企业)的负责人为董事长,相关部门和其他企业及科研院所为董事单位,董事单位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共同组成董事会。董事会要制订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组织的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确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组织资源的相互关系等。在董事会和合作契约的作用下,成员间责权利对等、权力分持,各司其职。
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资源共享型的综合平台,发挥高校实验手段先进、研发能力强的优势,利用科研院所和企业工程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过程技术实现能力,提高合作各方的自主创新能力,缩短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的周期,最大程度地实现地方应用型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