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中学生篮球队训练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9-03-14苏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 苏蓉(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保山市施甸县中学生篮球队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了施甸县第一中学、施甸县第二中学、仁和中学、保场中学、大楼中学这五所中学的篮球队的发展现状。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集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在图书馆查阅书籍,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访谈法。
就有中学生篮球队训练的有关问题保山市施甸县的5所中学中的几位教学水平和资历较高的中学体育教师进行访问、探讨和交流。
(3)问卷调查法。
运用设计好的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发放,从而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了解大家对中学生篮球队训练的看法和意见,为论题的探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4)数理统计法。
以施甸县5所中学的篮球队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篮球队训练有关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析。
2、施甸县篮球队发展现状调查
2.1、篮球队员参与训练的动机调查
表1 篮球队员参与训练的动机
通过上述表格研究显示得到:本次采样的保山市施甸县5所中学生篮球队员选择篮球运动项目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个人喜爱,所占比例为73.33%;而有14.82%的学生是希望通过篮球活动能够实现强身健体,4.45%的学生是为了应对篮球考试而参加训练。其中,抽样显示得到有7.4%的学生是由于受到他人影响而选择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的。
2.2、篮球训练时间调查
篮球队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训练时间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保证篮球队员能够获得技术和身体素质上的显著提高,篮球队员必须要能够保障自身的训练时间。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表明我国运动员平均训练的时间仅为5.31h。虽然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关系,但要有质的飞跃,必须有量的积累,训练时间的保证是必不可少的,而大部分的队伍的训练时间能得到保证。
2.3、认为要做到“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两不误”每周应训练的次数的调查
表3 篮球队员认为要做到“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两不误”每周应训练的次数
表4 教练员认为要做到“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两不误”每周应训练的次数(N=20)
通过上表分析得到有50.37%的篮球队员认为每周的训练次数应当为五次,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统筹性,而在教练员的思想观念中也认为这样是对的,有超过52.94%的教练员认为每周应当训练五次。
2.4、中学生篮球队教练员(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
(1)教练员年龄结构调查。
表5 教练员年龄结构
通过上表直观的体现出保山市施甸县5所中学篮球教练员中,25岁以下年龄段的有10人,占58.82%,而在这一年龄段当中的人员特性主要是精力比较充沛和思维比较敏捷,能够在限定时间内掌握篮球运动的发展技能,同时学习的精力和身体素养都是比较高的,能够更好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当得知自身的训练理念已经脱轨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导致这一年龄段的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有限。教练员的专业素质低也是影响篮球队发展的因素之一。
表6 篮球队教练员曾获得的运动技术等级
上表统计结果反映了保山市施甸县篮球队教练员曾取得的运动技术等级情况,其中二级占23.52%;比例最小的获得一级称号的教练员有2人,占11.73%。有67.72%的教练员没有获得相应的运动等级。
(2)场地和器材条件调查。
表7 学校篮球场地设施的调查
通过上表可知,篮球场地较少,且多数是水泥场地,木质地板和塑胶场地各只有一块。可见,篮球训练场地较少是直接影响篮球队训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表8 篮球器材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篮球场地器材设施缺乏,是不利于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是淡化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更不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形成。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就可以直观的体现出学校内部篮球训练任务水平不高,篮球场所的设施的建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篮球队的训练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而学校内部配备的各种器材也仅仅能够维持日常使用的需求。在通过调查研究之后发现篮球队员认为学校篮球配备设备能够满足自身日常需求的人数所占比例均只达到8.89%,而17.78%的篮球队员则认为一般,剩下的则都认为篮球器材设施无法满足日常训练开展的基本需求。
2.5、学校及家长对篮球队训练的支持度调查
(1)学校对篮球队训练的支持度调查。
学校在开展篮球运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学校平台的扶持,而且内部的篮球训练团队也是直接受到学校干涉和调控的,篮球队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领导管理人员的扶持,而校领导态度和支持力度也会直接影响到篮球队训练的开展,通过对这五所中学的走访调查得知,绝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对学校内部开设篮球教学课程秉持着一种支持的态度,与此同时也能定期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实现扶持。有超过60%的学校领导人员也认为本校篮球训练开展的好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各项篮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对于学校内部取得的成绩也秉持比较满意的态度;然而其中有30%的领导人员认为学校内部在开展篮球活动的过程中整体活跃层次还比较低下,获得的成绩也是差强人意的;还有10%的领导人员认为当下篮球运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极大的漏洞,尤其是在训练和比赛方面的投入力度都是比较小的。只有引起学校领导重视,相关政策才能落实到实处。
(2)家长对篮球队训练的支持度调查。
表9 参与篮球队训练的学生的家长对孩子参加训练的态度统计表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有63.70%的家长持非常支持的态度,28.89%的家长持比较支持的态度,只有7.41%的家长持不支持的态度。
3、结果与分析
3.1、篮球队员文化素质学习与篮球训练矛盾突出
篮球队员在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能够统筹协调好学习和篮球训练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学期间若是没有统筹协调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就会使得中学生篮球队的训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篮球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会导致教练员的训练工作很难得到根本性的开展。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程度不同使得中学生的参与动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在根本上保障篮球队员对于篮球运训练保持兴趣而又不耽误学习成为了当务之急。
篮球运动训练和文化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因此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每周训练多少时间能够实现统筹发展也成为了当下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
3.2、篮球教练员的训练水平不高
教练员的训练水平也是影响篮球队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当前保山市施甸县中学篮球教练员队伍以青年教练员为主,其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可能存在着训练经验不充足和训练水平不高的问题。从运动训练规律和中学生篮球队训练的实际需要来看,青年教练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运动经历,尤其是高水平运动训练与比赛的经历大部分教练员还缺乏自身必须具备的丰富的运动经历。
3.3、场地和器材较为缺乏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保山市施甸县在开展中学生篮球队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仅仅只能维持日常各项活动的开展,伴随着政府机关开始不断的投入资金来促进篮球运动场所和相关体育基础设备的建立和完善之后,学校开始配备一些专业的塑胶运动场所。而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篮球运动器材依然不能够满足孩子们日常训练的需求,在损坏之后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
3.4、学校及家庭对篮球队员参加训练的支持度不够
(1)学校对篮球队训练的支持程度和资金投入情况。
教育行政拨款不足,训练经费来源单一,自筹经费也不能完成也是制约因素之一。我们对保山市施甸县5所中学内部在篮球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究,而主要就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自身的活动经费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学校相关部门对篮球队训练的政策扶持力度水平也比较薄弱;各种训练场所的不够完善。
(2)参与篮球队训练的学生的家长对孩子参加训练的态度。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大多数家长都是禀持支持态度的,只有十位家长认为孩子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难题,担心进行篮球训练可能会使得孩子分心,不愿意在学习过程中投入过多的时间,然而由于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4、建议
(1)采用科学教学方式,实现学习和篮球训练相协调;
(2)强化教师管理,狠抓训练,提高篮球技术水平。完善教练员管理制度,科学进行技巧训练,培养中学生篮球队员主动参加篮球训练的意识;
(3)加强师资培训;
(4)改善篮球队训练的场地和器材条件;
(5)学校应多渠道引进资金,给予篮球队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