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助力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与尝试
——以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9-03-14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分第二课堂图书馆

刘 斌

信息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捕捉能力。避免海量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基地。但一直以来,图书馆层面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距离真正能让绝大多数同学参与进来并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所幸,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2018 年9 月,《天津美术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实践学分的认定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我校正式实施(目前仅对2018 级及以后新生有硬性规定,对于其他在校生采取自愿申请的办法)。这一措施有力地将三全育人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证,同时也让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一、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度在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自《办法》实施以来,图书馆配合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举办了多场文献资源获取、阅读指导类素质教育讲座。讲座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参与人数较以往同类型讲座激增近200%,基本呈现爆满状态,这与《办法》实施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对《办法》的认真学习及半年的实践总结发现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度多措并举,大幅提升学生参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奖惩并重,鼓励参与

《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获得情况不计入学业加权成绩,但纳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详细规则见《天津美术学院学生奖励办法》),并可作为推免研究生的参考依据。”将奖学金、保研、毕业这三个本科生最为关注的要素作为奖惩机制与实践学分挂钩,一方面,充分体现出学校对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重视,另一方面,获取达标的实践学分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更多地参与活动不仅能丰富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甚至还可以为评奖评优甚至推免研究生提供重要依据,这就更能调动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堵住漏洞,合理实施

实践学分在毕业、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一些学生投机取巧,集中获取实践学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四年制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的第二课堂实践学时不得少于160 学时,10 学分,其中前三学年每学年需取得不少于40 学时,2.5 学分。五年制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的第二课堂实践学时不得少于200 学时,12.5 学分,其中前四学年每学年需取得不少于40 学时,2.5 学分。思想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四类实践学分在学期间每类不少于1 学分。”此举有效避免了某些同学利用某一学年集中获取学分,或集中在某一类活动中获取学分的行为,为学生循序渐进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类型多样,易于达成

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度实践活动认定类型涉及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社会工作共六大类、几十个小类,涵盖了在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获取分数的项目,平均下来每年达标学时为40 学时,并且可以通过参与和获奖兑换两种方式取得学分,对一般大学生而言获得达标分数并不是难事。

(四)权力下放,效果提升

图书馆以往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等活动参加人数少,效果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完善的对学生的考评机制和约束能力,没有将培训效果的达成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这样就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而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度是将实践学分授予权下放到各开课单位,这样就赋予了图书馆充分的权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因素给予其相应的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分数,而分数又是与毕业、升学、评奖等重要因素息息相关。有了这个“尚方宝剑”,图书馆开展各项信息素养教育就能充分掌握主动,培训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五)网络认证,细化管理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从活动宣传推送到实践学分发放完全通过实践学分认证网络平台完成。该平台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培训活动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首先,通过平台和学生手机客户端的关联,活动发起单位能将每条活动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同学手中,极大提高了信息发布的效率,同时特定的手机客户端也能让活动信息避免被其他信息覆盖;其次,平台后台的统计功能能让信息发布者及时了解活动的参与人数,有效控制活动规模;最后,平台具有活动签到及签退功能,同时完成签到签退才被认为是有效地参与了一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培训效果。

二、对图书馆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认证制度的进一步思考

随着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度的进一步推进,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让更多同学从中受益,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并逐步完善与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相对应的规章制度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完善制度的保障,正是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为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图书馆作为开展相关活动的主阵地应针对实践学分制尽快制定并逐步完善、细化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实践学分活动的顺利开展。此类制度应包含图书馆可承办的实践学分制活动的类型、参加人数、活动要求、达成目标、效果反馈以及各不同类型活动详细的学时学分折算方法(范例见表1),要做到有章可循,依规而行。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实践学分认证平台打造成与学生互联互通的综合服务体系

实践学分认证平台的搭建在一定程度上让各类实践活动的管理更为精细,效果更加可控,成为有效连接图书馆和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笔者认为如果能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理念将更为丰富的功能嵌入平台,其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互联网+”思维提倡以用户体验、用户需求为核心,强调在充分研究用户的基础上,提供超越用户预期的细致、周到的智慧服务。在现有平台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探索性地将馆藏文献检索平台、商业及自建电子资源平台与学分认证平台有机结合,实现一站式的跨平台的文献资源发现服务。继而,我们可以用平台的统计功能对学生的需求信息、浏览痕迹、参与活动历史等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学历层次、专业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构建融入学习全过程的、及时的信息推送服务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平台的反馈能力较差的问题,我们还要建立与同学间完善的反馈机制。多渠道、多层次获取学生对活动、服务的反馈信息并形成互动,用搜集可行性参考意见不断完善与改进我们的服务,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加入到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策划与资源建设中。

“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将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多平台、多领域跨界融合的形式实现知识与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将功能单一的原有平台逐步打造为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集学分认证、资源发现、信息交互、读者教育、智慧服务、学习助手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高效、共享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馆员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互联互通。

(三)逐渐实现获得实践学分类型的多样化

《办法》规定,实践学分认定活动类型可分为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社会工作共六大类、几十个小类的实践活动。目前,图书馆只是针对第五类素质拓展类实践学分进行了相应的尝试,如针对各种类型的文献获取培训讲座,针对新生的图书馆资源导览,针对毕业生的论文写作,针对各个不同数据库的专题讲座以及读书心得分享会、校级阅读之星大赛、天津市阅读之星大赛、微书评大赛等等。今后,图书馆还应该根据实践学分的具体分类开展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扩展到思想教育类,举办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活动,聘请国学专家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相关讲座,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图书心得分享会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类可以开展“我做一天图书馆员”的志愿活动,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与各公共图书馆沟通,让同学们参与到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中;社会工作类,我们可以邀请同学们组成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聘任学生馆长和学生馆员共同完成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总之,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学分活动的重要阵地。

(四)注重实效,打造精细化培训内容

为了能让同学们在培训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每次培训我们都需要精心设计。首先,要充分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做到与时俱进,推出同学们关心、喜欢的培训主题;其次,将知识模块化,构建“最小必要知识”,一次培训精心组织一个或几个知识模块即可,切忌长篇大论,同时最好能寓教于乐,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构建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不仅想听而且爱听;再次,保持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信息素养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信息技能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课的教学获得,真正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靠的是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是需要同学们多元化的实践与深层次地参与到信息素养培训的各个环节中的,故此,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尽量保持连续性和系统性,逐步形成系列课程与培训体系。我们还可以在一次培训课程的最后用很短的时间介绍一下下次培训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要让同学们有了解,有期盼,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还要严格控制每次培训的时间,“讲座六十分”是我们曾经做过的比较成功的一个培训系列,除了内容精致以外,更重要的是,整个培训过程严格控制在六十分钟以内完成,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最佳时长。

(五)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密切配合,提升第二课堂效果

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度的顺利开展需要学校多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根据《办法》相关规定,党委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在学校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认定委员会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担负着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实践教育体系的规划与设计、实践学分认定的指导与监督等重要职责,所以,要想实践学分工作顺利开展,还需要图书馆与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与相互协调。如果说图书馆资源与师生之间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障碍急需我们去打通,那么图书馆与各相关部门就是顺利开展实践学分认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在实践学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与以上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有效地沟通,才能达成协调一致的意见,形成步调统一的行动。同时,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具备更多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三、结语

第二课堂的实践与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高校都颁布了针对自己学校特点的《本科生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虽然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殊途同归,制定该办法的宗旨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竞进的优质人才。故此高校图书馆应该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实践学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以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认定机制为抓手,制定系统、有效的与学校实践学分制度相吻合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课程。要真正实现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逐渐变强制参与为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效果,助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分第二课堂图书馆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书馆
学分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去图书馆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