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

2019-03-14张晓彤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蜂巢迷宫艺术家

张晓彤

编者按:“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将摄影史本身视为一项集体努力。在世界各地,摄影师们为这个时代创作了适时的复杂肖像,他们观察、记录、诠释人类是如何工作、玩耍、交换商品、交流思想、合作与竞争、结成联盟或发生冲突的,并将这些记录留传给我们的后人。摄影本身也是它所记录的文化的一部分——它赋予我们关于当代生活的启示。

展览链接:

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

展览时间:2019 年3 月9 日—5 月19 日

展览地点:北京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威廉·A.尤因、容思玉

摄影展览基金会(明尼阿波利斯/纽约/巴黎/洛桑)、韩国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与北京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制作呈现

爱好摄影的人可能都知道,1839 年8 月19 日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发明的纪念日,其实最早的摄影术是由16 世纪以来画家写生使用的暗箱发展出来的,从最开始的黑白、胶卷、耗时,到现在的彩色、电子、便捷,从刚开始的昂贵,到现在的普遍,摄影术从发明到发展可谓神速,摄影对于瞬间的凝固比人脑的记忆还要快,在事物观察上比人眼还要精确,它不断以更先进的方式参与到大众的生活之中。

摄影,对于普通人来说,莫过于记录生活,将眼睛看到的东西定格,成为回忆;而对于摄影艺术家来说,他们往往寻找时间、事件、人物及地点的最佳配合,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传达无限的含义。

“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大型摄影作品展于2019 年3 月9 日至5 月19 日在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览规模空前,集中呈现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32 个国家120 多位摄影艺术家创作的250 余幅作品。

这次展览讨论的是地球的、全球的文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全面的、先进的、跨越时间的缩影,它会反映城市、反映文化、反映社会组织、反映人的信念以及反映其他任何东西,以至于在展览一开始的新闻发布会上,策展人威廉•A.尤因就讲道:“此展实际上是一个具有两重含义的展览,既是一个关于文明的展览,又是一个关于摄影的展览,观众可以将摄影视为文明的眼睛,感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该展览聚焦于21 世纪全球范围内人类生活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将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连接起来的行为模式——协作与冲突、生产与消费,展览认可塑造周遭世界的独立尝试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更对往往被个人主义和异质性叙事所模糊的集体性成就和集体内部的各种张力加以特别关注。本次展览凸显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发展历程,以及摄影师展现当代生活方方面面的独特才能。此次展览由威廉•A.尤因与容思玉共同策划,由摄影展览基金会(国际)、韩国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与UCCA 联合制作呈现,格调非常,被关注度极高。

杰弗里•米尔斯坦 纽瓦克机场B 航站楼8 号客运大楼 纽瓦克,新泽西州 2016 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洪浩 结算2007 B 我的东西系列 2008 年 图片由佩斯画廊提供

展览的布局是一个迷宫的结构,共分为8 个主题,分别是:“蜂巢”“一起孤独”“流动”“说服力”“逃离”“控制”“断裂”和“下一章”。策展人容思玉说:“‘迷宫’正如人的一生,人类的文明具有不可预知性,邀请观众进入‘迷宫’,通过展览的8 个主题板块,纵览21 世纪大规模、秩序井然的人类生活。”

当观众步入展厅时,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蜂巢”单元,其实“蜂巢”一词来源于小说家汤姆•沃尔夫。他曾用“蜂巢”一词来指代纽约喧嚣的社会生活,而该词刚好可以很恰当地比喻当代城市文明的重要一面,我们看待世界实际上是把世界看成一种能够舒适居住、学习、生活和思想的一个蜂巢。在这一单元里,麦克尔•沃尔夫的《建筑密度#91》这件作品可以说完美地呼应了这个主题。照片中所呈现的高层公寓不正是千千万万像蜜蜂一样辛勤工作的劳动者的“蜂巢”吗?接下来是“一起孤独”,该板块着眼于社会关系的维系,“一起”是集体,“孤独”是个体,正如我们的生活中,为同一件事共同努力的团队,队员却有各自的任务,或者和朋友明明生活、工作在同一个城市却各自忙碌事业,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流动”板块系指人、事物、思想、文化的流动,关注的是摄影师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摄影艺术去捕捉在流动中的全球的世界。“说服力”是说我们有创造我们所生活世界中各个形象的这种能力。比如Priscilla Briggs 的《幸福》,表现的是这样一个内容,在中国人的商场里,用的全是外国人的广告,仿佛用此种形式表明商品的格调,说服国人来购买,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不乏崇洋媚外之人,可见该作品具有一定的讽刺性质。“逃离”着眼于日益兴起的娱乐产业,展示了放松、消遣、冒险与挑战极限如何为人类提供逃离常规的自由。“控制”就是所谓力量、权力或者秩序。“断裂”板块则反映的是集体性主题问题,让我们认识到文明的盲点,认识到在离我们或近或远的地方,存在很多超越我们想象的东西。最后一个板块叫作“下一章”,讲的是tomorrow,是关于未来的,讲的是前沿科技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影响和改变,让我们知道当下科技对世界和未来的探索。这是关于此次展览内容的一个大概介绍,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当你真实地穿梭在迷宫里,遇见你熟悉或陌生的照片时,你的内心会有属于自己的感受。

麦克尔•纳贾尔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出自“外太空”系列 2017 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麦克尔•沃尔夫 建筑密度 #91 2006 年 图片致谢上海M97 画廊

穿梭在迷宫,面对如此多的摄影作品,你会发现它们无一不具有强大的力量,不是关于某一个主题或某一个人,更像是一种整体的气氛,作为观众的你不一定了解它的背景,甚至不一定知道艺术家是谁,但你会体验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正在被拓展,摄影非常直观地描述了这种文明的现状,让你清晰地认知,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帕布罗•洛佩斯•鲁兹 墨西哥城鸟瞰图,XIII 出自“水磨石”系列 2006 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对于当代生活的一个真实记录,当然也有一些作品经过轻微的后期处理,也有一些作品是完完全全摆拍的,但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摄影,是讲究一定技术技巧的,对于文明,每个人、每个国家的理解也都有其侧重点,所以不同国家的摄影艺术家展现的作品所传达的讯息各有不同,我们无论把它当作一个摄影展还是一个文明展来观看都不要紧,如果你喜欢,不妨尝试达到一种动态的两种方式的结合。

摄影虽讲究技巧和技术,但往往有些人被这些所谓的技术所束缚,所以他们只能成为摄影师而非艺术家,他们可能忘了这些技巧也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却忽略了那些出于本能、本心的东西才最能打动人。艺术家们恰恰是跳出了理论的束缚,亲近生活,用对生活的感知,创作更好的作品,赋予作品人类的温度,用作品跟观众对话,和世界交流。

猜你喜欢

蜂巢迷宫艺术家
走进科学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换蜂巢
大迷宫
迷宫
捕网迷宫
创造独一无二的迷宫
火星上的“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