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2019-03-14潘泽泉
潘泽泉,朱 江
[中南大学,长沙 410083]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亲社会行为被定义为任何旨在造福他人的自愿行为,包括帮助、分享,以及关心和照顾他人等。研究证实,与亲社会倾向弱的同伴相比,亲社会的青少年有更好的同伴关系、[注]王美芳,陈会昌:《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较高的自尊水平[注]Zuffianò A., Alessandri G., Kanacri B. P. L., 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sociality and self-esteem from middle-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63, 2014.和更多的公民参与。[注]Luengo Kanacri B. P., Pastorelli C., Zuffianò A., et al, “Trajectories of prosocial behaviors conducive to civic outcom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The predictive role of family dynamic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37, No.8, 2014.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开始,家庭往往被视为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做出道德判断的最佳场所,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互动中,孩子能学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合理行为。[注]Dunn J.,“ Moral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family In M.Killen and J.Smetana (Eds.)”,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 Mahwah, NJ,2006.因此,基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现父母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机制。
(一)基于个体认知与情感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解释模型
认知与情感因素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认知与情感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道德推理、观点采择、移情三个因素。传统研究中个人的道德推理水平提高,其亲社会行为水平也不一定随之提高,两者表现出不稳定的关系。因为一方面道德推脱使得道德自我调节功能失效;[注]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另一方面道德自我知觉影响道德自我调节机制与道德同一性机制,即个人对短时期的不道德行为的回忆,更倾向于做出补偿性的道德行为,而对时隔较远的不道德行为的回忆更倾向于作出一致的不道德行为。[注]Conway Paul, Peetz Johanna,“ When does feeling moral actually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Conceptual abstraction moderates whether past moral deeds motivate consistency or compensatory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38, No.7, 2012.而作为一种认知技能,观点采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不同研究中的结论不同。Kumrn 认为,观点采择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注]Kumru A., Prosocial behavior within the family context and its correlates among Turkish early adolescents,[注]ETD collection fo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 2002.而Eisenberg认为,观点采择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要通过移情或者道德推理间接影响。[注]Eisenberg N., Zhou Q., Koller S., “Brazilian adolescents’ prosocial moral judgment and behavior: Relations to sympathy, perspective taking, gender‐role orientation,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Child development, Vol.72, No.2, 2001.关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者指出,移情作为一种情感反应,会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移情水平高的主体更容易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利他主义思想,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源。[注]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而移情除了动机功能之外,还具有信息功能,它能激发主体对自身道德原则、价值观和目标的再次确认,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注]寇彧,徐华女:《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3期。移情对的利他动机是具有条件性的,因为过高的行为代价或者过度的移情,都容易使人回避所处的情境。[注]Hoffman M. L., 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caring and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研究者们逐渐关注共情、社会比较、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等因素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神经基础得到了广泛研究。共情包括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这两种成分分别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前者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后者利于选择有效方式助人。并且研究者还通过共情的神经基础,为亲社会行为表现出的性别差异提出了解释的可能性。[注]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2期。有研究者提出,社会比较能使个体减少对所处情境的不确定感,而社会比较产生的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能促使个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对于情绪理解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中被试的对象是小学儿童,他们的羞愧、内疚能显著的预测亲社会行为,但是难过的情绪则不能预测亲社会行为。[注]张晓贤,桑标:《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2012年第2期。[注]王昱文,王振宏,刘建君:《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1期。尽管羞愧、内疚与难过情绪均属于负性体验的消极情绪,但是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取决于个体的注意力在于自己还是他人。[注]Rosenhan D. L., Salovey P., Hargis K., “The joys of helping: Focus of attention mediates the impact of positive affect on altru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40, No.5, 1981.
基于以上文献的理论分析与经验梳理发现,关于认知与情感因素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推理、观点采择、移情、共情、社会比较、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等方面。这些影响因素是青少年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因素,其中一些内在因素也常常扮演中介的角色。例如家长的亲社会教育水平,[注]Krevans J., Gibbs J. C.,“ Parents’ use of inductive discipline: Relations to children’s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Vol.67, No.6, 1996.常常通过影响孩子的移情水平进而预测其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在教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负向预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注]程琪,赵欢欢,郭德轩,许燕,克燕南,张和云:《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12期。
(二)基于社会性刺激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解释模型
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到亲社会行为产生,不仅依赖于内部认知与情感,还需要外部社会性刺激。社会性刺激主要指人际交往、父母情感反应、社会反馈、榜样示范等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人际信任等。在学校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其次是老师。孩子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会形成了一个同伴互动系统,它通过同伴的评价与接纳、同伴友谊、同伴社会圈子这三个重要的子系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注]陈斌斌,李丹:《班级生态系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5期。同伴接纳程度越高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注]Carlo G., Crockett L. J.,“ Wolff J. M., et al, The role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self‐regulation, and puberty in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s”, Social Development, Vol.21, No.4, 2012.关于同伴友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研究指出,朋友之间容易相互模仿而习得相似性行为,但这相似性行为不仅是单指亲社会行为也包括反社会行为。[注]Haselager G. J. T., Hartup W. W., Lieshout C. F. M., et al, “Similarities between friends and nonfriends in middle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Vol.69, No.4, 1998.所以成长过程中,亲社会性的伙伴十分重要。关于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社会认知能力可能扮演了中介的角色。因为有研究提出,同伴关系良好的个体一般拥有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注]杨晶,余俊宣,寇彧,傅鑫媛:《干预初中生的同伴关系以促进其亲社会行为》,《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第2期。从师生关系来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与期望、[注]Wentzel K. R., Filisetti L., Looney L., “Adolescent prosocial behavior: The role of self‐processes and contextual cues”, Child development, Vol.78, No.3, 2007.对学生的支持、[注]Fredriksen K., Rhodes J., “The role of teacher relationships in the lives of students”,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Leadership, Vol.2004, No.103, 2004.对班级组织的管理,[注]Kidron Y., Fleischman S., “Promoting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63, No.7, 2006.均有利于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从亲子关系来说,亲子关系良好的儿童青少年积极情绪更高,人际关系更和谐,问题行为更少。[注]金灿灿,刘艳,陈丽:《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2012年第5期。但亲子关系主要涉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亲社会行为不如攻击行为那样容易引起父母的强烈情绪反应。[注]陈欣银,李伯黍,李正云:《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年第3期。从父母情感反应来说,有研究指出,青少年对父母恰当反应的程度的感知与亲社会价值观念正相关,而亲社会价值观念又与亲社会行为趋势正相关。[注]Hardy S. A., Carlo G., Roesch S. C., “Links between adolescents’ expected parental reactio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al tendenci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osocial valu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Vol.39, No.1, 2010.这说明父母对孩子亲社会行为做出的反应恰当,能加深孩子的亲社会价值观念,进而有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且父母行为的不同的方面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有不同联系。[注]Richaud M. C., Mesurado B., Lemos V., “Links between perception of parental actio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Vol.22, No.5, 2013.从人际信任来说,有研究指出,人际信任使幼儿亲社会倾向更多地指向其信赖的人。[注]张兰萍,周晖:《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第1期。而关于社会反馈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研究指出,人们总是愿意按照他人的期望来表现自己。[注]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如果老师、同学与家长给个体贴上亲社会性的标签,那么个体可能会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三)理论说明与进一步验证:青少年亲社会行为解释变量的复杂性假设
研究者们不断提出各种理论与模型解释亲社会行为,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个体认知、情感因素与社会性刺激的外部环境因素。关于遗传基因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集中在对青少年父母进行调查,揭示基因解释的连续性,并探讨了可能涉及大脑和行为之间的途径,表明了独特的环境影响是个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占主导性的。[注]Gregory A. M., Light‐H?usermann J. H., Rijsdijk F., et al, “Behavioral genetic analyse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science, Vol.12, No.1, 2009.事实上,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各因素之间具有复杂性,体现了亲社会行为水平影响因素的多重逻辑。以往研究的经验性说明,个体的内在的认知、情感与外部的社会性刺激,形成一股合力影响亲社会行为。基于复杂性假设模型,我们发现:第一,以往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幼儿或者儿童,忽视了个体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时期的变化;第二,以往的研究在分析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时,忽视了对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维度结构进行测度,即缺乏对亲社会行为进行类型学分析(匿名性亲社会行为、遵从性亲社会行为、公开性亲社会行为和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忽视了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可能存在差异;第三,以往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家庭因素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父母亲教养方式的同化效应和均衡效应,对父亲、母亲在教养中的角色及不同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不一致和非均衡效应关注较少。本研究基于亲社会行为的复杂性假设模型,试图在原有的经验解释模型的基础上,将亲社会行为划分类别进行类型学分析。以父母教养方式作为理论解释变量研究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验证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四个维度结构是否具有同等解释效度,同时检验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在不同的亲社会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均衡性效应。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调查对象限定为“受教育层次是初中或者高中”的青少年,调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作答。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湖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甘肃、广东、广西8个省区(市),收集到的数据样本为2492,样本具体信息见表1。
从表1的样本可以发现,调查的青少年的男女比例接近1∶1,其中男生1245名,占50.8%,女生1206名,占49.2%;从年龄来看,青少年大多数处于14-18岁,占66.9%;从所在年级来看,初中生1095名,占44.5%,高中学生 1363名,占55.5%;大多数青少年在回答调查问题时未担任学生干部,占比63.9%;从父母婚姻状况来看,大多数青少年的父母关系是融洽的,占比91.1%;从家庭经济状况来看,大多数青少年的家庭经济状况属于一般的水平,占比73.3%。
表1 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变量测量
1.因变量。在研究中将定距变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作为因变量。问卷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操作化,是根据行为发生时的情境特征,将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匿名性的、紧急的、情绪性的、遵从的、公开的、利他的六种倾向,[注]Carlo G., Randall B. A., “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prosocial behaviors for lat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Vol.31, No.1, 2002.共有21个指标测量,包括“我认为匿名帮助他人是助人的最高境界”“在公众和媒体的聚焦下,我更愿意帮助他人”等。对理论上的六个测量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将不能拟合模型的指标剔除之后剩下14个指标再一次进行分析,模型拟合度好,得到了亲社会行为的4个测量维度:匿名性亲社会行为、遵从性亲社会行为、公开性亲社会行为和利他性亲社会行为。结果验证了构成测评维度的四因子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较好,由此得到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四因子结构。在测量过程中,分别将各个维度的亲社会行为的指标得分累加,对其赋值为1-5分,完全不符合=1分、不太符合=2分、说不清=3分、比较符合=4分、完全符合=5分。
2.自变量。在研究中将定距变量“父母教养方式”作为自变量。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注]程琪,赵欢欢,郭德轩,许燕,克燕南,张和云:《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12期。问卷中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父亲和母亲两个教养方式的量表,要求调查对象对相关陈述描述的情形作出判断,包括“即使很小的过错也惩罚我”“当我不顺心时,尽量安慰我”等。对各指标赋值为1-5分,完全不一致=1分、不太一致=2分、说不清=3分、比较一致=4分、完全一致=5分。分数越高表示所描述的教养方式越符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养方式的量表包括了惩罚的、鼓励的以及保护的三种倾向。
3.控制变量。本研究从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情况出发,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担任学生干部、父母婚姻关系、家庭经济情况,以及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纳入控制变量。
4.变量处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定类变量要处理为虚拟变量,对各个变量的处理如表2。
表2 变量的定义、赋值及描述性统计
续表
四、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OLS模型),以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以父母教养方式、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担任学生干部、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父母婚姻关系,以及家庭经济情况为自变量。建立了4个模型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表3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主要包括标准化系数、显著性水平、解释力水平等。从统计结果来看,所有模型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表示能通过线性模型来解释。从Adjusted R2的值来看,4个模型的解释力水平较好。
模型1考察了匿名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性平下,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以及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显著。从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来看,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顺序为: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0.279)、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0.132)、一般家庭经济水平(-0.121)、年龄(0.116)、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0.087)、性别(-0.046)。而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父母婚姻关系、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模型2考察了遵从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性别、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以及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遵从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显著。从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来看,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顺序为: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0.289)、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0.143)、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0.086)、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0.061)、性别(-0.044)。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父母婚姻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母亲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遵从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模型3考察了公开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统计结果来看,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父母婚姻关系、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以及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公开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显著。从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来看,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0.214)、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0.179)、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0.092)、父母婚姻关系(0.067)。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以及母亲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公开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模型4是考察了利他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统计结果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家庭经济状况、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以及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显著。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来看,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顺序为: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0.286)、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0.156)、父亲惩罚的教养方式(0.136)、一般的家庭经济水平(-0.136)、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0.107)、比较富裕的家庭经济水平(-0.098)。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父母婚姻关系,以及母亲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五、结论与讨论
(一)模型检验结果
本文通过控制其他变量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基于父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复杂性假设模型发现,各变量对不同类型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人口学变量来说,相比于男性,女性在体验和表达共情等社会认知与情感功能上更强,所以女性在需要助人的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怜悯之心。[注]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2期。但这种性别差异只体现在了青少年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和遵从的亲社会行为中,青少年中的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和遵从的亲社会行为。年龄只对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性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认知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他们对类似“做好事不留名”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更倾向于做出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基于家庭状况来说,父母关系和谐的青少年比父母离异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公开的亲社会行为。这可能是因为离异家庭中的小孩子缺少来自父亲或者母亲的关爱,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防御性的自我保护心理。家庭非常贫困的青少年比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家庭非常贫困的青少年比家庭比较富裕和一般的青少年更少地表现出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由于长期缺少资源、面临各种各样的生存威胁, 因此往往需要依赖他人和团队得以生存,从而更容易被群体导向和他人导向,往往也更加关注他人和情境的需求;而处于社会顶层的人们资源富足,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少,所以往往更加自我中心主义、较少关注他人的需要。[注]郑晓莹,彭泗清,彭璐珞:《“达”则兼济天下·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机制》,《心理学报》2015年第2期。人们总是愿意按照他人的期望来表现自己,[注]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所以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但其中的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是不希望被他人知道的。因此获得他人赞许的期望对匿名性的亲社会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2.基于父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复杂性假设模型发现,父母角色性别差异对不同类型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母亲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匿名性的、遵从的、公开的以及利他的四类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而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与惩罚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匿名性的、遵从的以及利他的三类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正效应。这说明,父亲在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比母亲更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方式能通过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影响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注]程琪,赵欢欢,郭德轩,许燕,克燕南,张和云:《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12期。母亲更多地卷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孩子交流得更多,对孩子的接纳程度更高,[注]Updegraff K. A., Delgado M. Y., Wheeler L. A., “Exploring mothers’ and fathers’ relationships with sons versus daughters: Links to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Mexican immigrant families”, Sex roles, Vol.60, No.7-8, 2009.所以孩子得到母亲的认同更容易。而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的作用更多的在于建立规则,孩子必须遵守规则才能获得父亲的认同。[注]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苏林雁:《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5期。青少年可能更容易将父亲的道德和规则进行内化,形成自身的道德认同,进而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3.基于父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复杂性假设模型发现,不同类型的父亲教养方式对不同类型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匿名性的、遵从的、公开的以及利他的四类亲社会行为的正效应,均大于惩罚的教养方式。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公开的亲社会行为无显著性影响,而对匿名性的、遵从的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正效应,并且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的正效应是父亲教养方式中最小的。其中有个结论和学者李丹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在李丹的研究中,教养方式的惩罚指标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存在负显著相关,[注]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年第3期。但是这与本研究的结论并不矛盾。因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很多,惩罚指标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惩罚、鼓励与保护这三种教养方式不是完全相互独立存在的。在现实当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方式的结合。其中鼓励与惩罚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两个维度,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是并存的,但是父母往往会倾向于某种教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父亲鼓励的方式最利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这可能是因为,鼓励的方式往往能让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有研究证明,青少年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越多,其自尊水平越高,[注]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心理科学》1998第6期。而自尊水平高的青少年往往会选择做出一些亲社会行为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注]王丽,王庭照:《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也有研究证实,温暖、支持的家庭教养通过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能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注]程琪,赵欢欢,郭德轩,许燕,克燕南,张和云:《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12期。
(二)父母亲家庭教育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
1.父亲需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承担重要的家庭角色。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存在着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父亲忙于工作,为孩子提供的支持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相比于母亲,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去了解孩子。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同,孩子常常会通过表现出他人认可或赞许的行为。根据我们的发现,父亲对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鼓励的方式影响力最显著。所以父亲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去,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人格。
2.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家庭亲子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父母亲角色扮演冲突和错位,夫妻关系越不好,对孩子的需求越不敏感,也更容易忽略孩子的需求。这样会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角色支持与关注,从而导致亲子关系趋于恶化。亲子关系的恶化容易使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产生对抗的状态。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亲密,父母能关注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并将其内化于心。
3.结合孩子的认知与情感发展特点,实施科学家庭教育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身心发展也发生了变化。父母需要通过去了解孩子在青少年这个阶段的认知与情感发展水平,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父母科学地学习育儿知识,有利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特点的把握。青春期的孩子更倾向于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亲子间的矛盾会增多,孩子的逆反心理也会更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亲子关系需要由沟通来解决问题。并且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采取合理的回应,父母对孩子的正确的行为应该鼓励与肯定,对于不合理的行为应该及时批评指正。教养方式能通过诸如移情与道德认同等认知与情感因素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这说明父母正确认识孩子的认知与情感特点,有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产生。